許多企業在考慮部署超融合架構時,會傾向於採用靈活的硬件搭配而不只僅侷限於一個品牌。SmartX 超融合解決方案提供 Halo 一體機和 SMTX OS 純軟件兩種交付模式,可以更好知足不一樣用戶的需求。對於選擇 SMTX OS 軟件解決方案的用戶,SmartX 特別推出了這份硬件配置指導手冊 ——《SMTX OS 超融合硬件選配推薦指南》(如下簡稱《指南》),旨在從專業角度提供參考,幫助用戶更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本身的硬件產品,讓超融合硬件配置更輕鬆。服務器
SmartX 將《指南》分爲單機硬件配置、硬件資源預留方案和擴容選擇三個部分,第一期裏咱們摘選了概述和單機硬件配置中的 CPU 章節(點擊回顧),今天繼續爲你們呈現第二期 —— 單機硬件配置以內存篇。架構
若是但願提早獲取完整《指南》,可點擊這裏進入下載通道。app
單機硬件配置以內存篇ide
用戶在作總體超融合應用規劃時,通常能夠先根據實際應用需求規劃出內存總容量需求,而後根據整體內存容量需求來作內存配置選擇。SMTX OS 目前對內存的品牌無指定要求,主流品牌便可,但最好確保單臺服務器配置的內存爲同一品牌、型號。佈局
1. 內存數量推薦性能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 每顆 CPU 支持 6 個內存通道 Channel,每通道最大支持 2 條內存 DIMM,雙路機架服務器最大能夠支持 12 個內存通道、24 條內存,當內存數量爲 12 時,內存會佔滿所有的 Channel,即每通道配置一條內存;當內存數量爲 24 時,內存佔滿所有 Channel 及 DIMM,這兩種狀況下,內存整體性能最優。內存性能最優的含義是達到更高的內存帶寬,因此推薦配置 12 條或 24 條內存。測試
若不能保證 12 或 24 內存數量,也要保證內存數量能夠除以 4,或者說單顆 CPU 配置內存數量能夠除以 2,在保證 2 顆 CPU 對稱配置內存的同時也要保證單顆 CPU 內存對稱配置。
spa
如下是具體說明。scala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 CPU 內存佈局示意圖以下:orm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 CPU 內存佈局示意圖
其中單顆 CPU 內存配置佈局用每通道內存數量「A:B:C」,「D:E:F」表示,舉例 2:1:1,2:1:1 的配置以下圖橙色標識:
舉例 2:1:1,2:1:1 的配置
內存條的配置要儘可能符合三個 Balanced 原則:
全部通道(配置了內存的通道)下的內存配置保持一致;
同一顆 CPU 下兩個內存控制器下的內存配置保持一致;
同一臺服務器下全部 CPU 的內存配置保持一致。
單顆 CPU 內存數量配置達到的相對性能(以 12 DIMM 配置下 Stream 測試的帶寬值爲 100%)對照表以下:
數據來源:https://lenovopress.com/lp0742-intel-xeon-scalable-family-balanced-memory-configurations
對比圖示意以下:
不一樣內存配置下的相對性能
因此咱們能夠看出,推薦單顆 CPU 內存數量爲 12 條或 6 條時,內存性能達到最優,即兩顆 CPU 配置內存數量爲 24 條或 12 條,但這兩種配置之間差別不是很大,從後續單機內存擴容角度考慮,更推薦單臺服務器配置 12 條內存,爲後續擴容預留內存插槽。
2. 單條內存容量推薦
目前內存主要容量分爲 16 G 及 32 G,8 G 內存基本淘汰。128 G 內存昂貴,在不須要超大內存容量時,不建議配置。單條 32 G 內存市價廣泛優於 2 條 16 G 內存,優先推薦 32 G 內存。若單臺服務器須要配置較大內存容量時也能夠考慮 64 G 內存,但要對比下實際與 32 G 內存的價格差別。
3. 總內存容量配置推薦
根據用戶需求、性能、價格及擴容狀況來選擇內存數量與容量的搭配關係。如整體內存容量需求爲 384 G,建議配置爲 12 條 32 G 內存;整體內存容量需求爲 192 G,建議配置 12 條 16 G 內存。
若不能符合 24 條或者 12 條內存,建議配置若干數量的 32 G 內存,如需求容量爲 128 G,則配置 4 條 32 G 內存;如需求容量爲 512 G,則配置 16 條 32 G 內存。或者根據 1 中表格靈活配置,以保障最大內存性能。
4. 內存類型推薦
目前主流的服務器內存爲 RDIMM 及 LRDIMM,UDIMM 內存基本被淘汰。三種內存主要區別以下:
UDIMM:也稱爲 Unbuffered DIMM。當數據從 CPU 傳到每一個內存顆粒時,UDIMM 要求保證 CPU 到每一個內存顆粒之間的數據傳輸距離相等,這樣並行傳輸纔會有效。這須要極高的製造工藝,較難作到高密度、高頻率,所以 UDIMM 容量和頻率都較低。
RDIMM:也稱爲 Registered DIMM。爲了保證並行傳輸的有效性,RDIMM 在內存條上加了一個寄存器進行轉發。它位於 CPU 和內存顆粒之間,這樣就減小了並行傳輸的距離。同時因爲寄存器效率很高,所以 RDIMM 的密度和頻率就容易提升。
LRDIMM:也稱爲 Load Reduced DIMM。當服務器配置 RDIMM 時,內存總線採用並行模式,全部 DRAM 都由處理器的內存控制器進行控制。隨着愈來愈多的 DRAM 集成到 RDIMM 中,內存模組的電力負荷會不斷增長(這稱爲內存列 - 內存模組具備單列、雙列和四列可供選擇)。
隨着更多的列安裝在內存通道中,致使內存速度下降和/或額外內存插槽的使用受限。LRDIMM 經過使用內存緩衝芯片來擺脫這些限制,並相應地進一步提高內存支持容量。當服務器只配有 LRDIMM 時,處理器中的內存控制器將自動切換到串行模式 - 全部數據、命令和控制信號都被打包並傳輸到 LRDIMM 上的內存緩衝區中,內存緩衝區隨後將處理全部對 DRAM 芯片進行的讀寫操做。
因此 LRDIMM 能夠實現比 RDIMM 更大的單條內存容量,但因爲使用了緩衝芯片代替寄存器,延時也會增長。
綜上所述,從目前角度來看, LRDIMM 更適合超大總體內存容量配置,而對於內存整體容量不過高時,總體內存容量相同狀況下 RDIMM 能夠提供更好的性能。
5. 內存頻率推薦
目前內存主流頻率爲 2666 MHz 及 2400 MHz,且不一樣系列 CPU 支持的最大內存頻率也有此區別,但因兩種頻率內存價格差距不大,另從客戶數據中心總體部件一致性考慮,內存配置仍是推薦 2666 MHz 內存,對於不能支持到 2666 MHz 的 CPU,內存能夠降頻到 CPU 支持的頻率來使用。
綜上,內存整體推薦狀況以下:
內存數量:推薦配置 12 條,能夠提供更佳的內存帶寬,也爲後續擴容預留空間。(若沒法匹配 12 條內存,可根據整體內存容量需求擇優選擇內存數量)
單條容量:推薦單條容量 32 G 內存,成本優於單條容量 16 G 內存。
內存類型:推薦選擇 RDIMM 內存。
內存頻率:推薦採用 2666 MHz 內存。
瞭解更多 SmartX 超融合產品相關信息:https://www.smartx.com
下載完整《指南》:https://www.smartx.com/smtx-os#doc-smtx-os-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