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IC——菜鳥工程師完美進階(數十位行業精英故事分享,頂級獵頭十多年來經驗總結,對將入或初入IC電子業「菜鳥」職業發展、規劃的解惑和點撥。)前端
胡運旺 編著 面試
ISBN 978-7-121-22910-7算法
2014年5月出版後端
訂價:49.00元 微信
248頁工具
16開學習
編輯推薦測試
-《「胡」說IC——菜鳥工程師完美進階》是由當下流行的互聯網思惟方式興起而構思並最終完成的一本有關IC電子職業介紹和規劃書籍。網站
-衆多行業精英和頂級獵頭透過他們各自對產業和職業的深入理解,採用時下流行的衆包方式共同講述了許許多多真實的故事。ui
-它比泛泛的心靈雞湯更實用,比嚴肅的招生就業處指導老師更親切,比大中小企業的招聘人員更直接。就像在大學期間同宿舍同窗永遠比你父母更瞭解你通常,這本書,也比你所見過的一切應聘面試大綱要更具說服力和可讀性。
-固然,若讀者你還碰巧是IC電子類的相關專業同窗或從業者,那麼,走過路過也萬不要錯過,這本書絕對貨真價值,業界良心。
-衷心但願本書能對各位即將畢業的同窗們和已入IC電子行業職場的新老兵們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有所幫助,成爲大家的IC電子業杜拉拉昇職記。
內容提要
在「史上更難就業年」裏,此書寫給軟件、微電子、通訊、自動化、電子工程、半導體工藝、材料、計算機、物理、化學等專業,並有意加入IC行業的同窗和剛入IC職場的「菜鳥」們。
70多位IC圈的CEO、總監、高級經理及資深工程師傾力打造此書,循循善誘:「看,當年我找工做也是懵懵懂懂的;第一次跳槽也是驚慌失措的;第一次失戀也是痛徹心扉的;第一次作管理也是手足無措的……咱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咱們行,你也行!」
對於IC行業,官員和專家CEO講「政策、技術、管理、資本」,本書卻從獵頭的角度告訴你「HR和公司喜歡什麼樣的人才,菜鳥的職業規劃路線,成爲高手必備的心態和準備,大牛的情商管理經驗,IC產業鏈以及各個主要公司等」,對IC菜鳥關心殊不知諮詢誰的「雞毛蒜皮」問題娓娓道來。
目錄
第1章 菜鳥工程師應該瞭解的電子行業 1
1.1 電子信息行業與個人關係 1
1.1.1 平凡的我平凡的一天 1
1.1.2 從清朝穿越到2013,我會看見什麼 2
1.2 電子行業正在如何改變咱們 3
1.2.1 集成電路與現代社會的瓜葛 3
1.2.2 電子行業全面透視 5
1.3 電子工程師前途幾何 14
1.3.1 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供求 14
1.3.2 IC人才目前十分緊缺 15
1.3.3 IC人才的職業前景 16
第2章 IC設計業的主流崗位分析 18
2.1 「指揮若定中,決勝千里外」,優秀算法工程師必經之路 18
2.1.1 集成電路算法概述 18
2.1.2 成熟的算法工程師須要具有的專業能力 20
2.1.3 什麼樣的人適合作算法工程師,我是否適合 22
2.1.4 假如我有機會作算法工程師,我應該如何選擇第一份工做 22
2.1.5 資深算法工程師的建議 23
2.1.6 壯志未酬,癡心不改——資深算法工程師成長分享 24
2.2 「IC界的是與非專家」,數字前端設計工程師的「八卦小報」 29
2.2.1 IC數字設計 29
2.2.2 分類 29
2.2.3 必備的知識 30
2.2.4 必備的技能和能力 32
2.2.5 必備的態度 33
2.2.6 「芯」路歷程——資深數字前端設計工程師成長分享 34
2.3 「衆裏驗它千百度」,芯片驗證工程師的驗「真」之旅 39
2.3.1 什麼是芯片設計驗證 39
2.3.2 必備的知識 41
2.3.3 必備的技能 42
2.3.4 必備的態度 42
2.3.5 個人IC之旅——資深芯片設計驗證工程師成長分享 43
2.4 「讓夢想變爲現實」,擅長圓夢的後端設計工程師 48
2.4.1 數字後端概述 48
2.4.2 成熟的後端工程師須要具有的專業能力 51
2.4.3 我應該如何選擇第一份工做 55
2.4.4 資深後端工程師的工做建議 56
2.4.5 個人中國「芯」——資深後端工程師成長分享 57
2.5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模擬工程師的進階指南 61
2.5.1 模擬IC設計 61
2.5.2 分類 62
2.5.3 必備的知識 62
2.5.4 推薦閱讀 62
2.5.5 EDA Tools 63
2.5.6 失效分析 64
2.5.7 必備的技能 64
2.5.8 按部就班,找到適合本身的路——資深模擬工程師成長分享 66
2.6 「左邊地獄,右面天堂」,遊走其間的版圖工程師 70
2.6.1 什麼是版圖設計 70
2.6.2 版圖設計的分類 70
2.6.3 必備的知識 70
2.6.4 必備的技能 71
2.6.5 必備的態度 71
2.6.6 職業生涯的前半生——資深版圖工程師成長分享 71
2.7 「不想作技術的項目經理」,不是好的IC產品工程師 82
2.7.1 產品工程師的工做職責 82
2.7.2 產品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要求 83
2.7.3 產品工程師的工做態度要求 85
2.7.4 三思而立——資深產品工程師成長分享 86
2.8 「來自IC質檢總局的你」,優秀測試工程師職業分析 90
2.8.1 IC測試的定義和分類 90
2.8.2 測試工程師的職責 91
2.8.3 必備的知識以及來源 92
2.8.4 必備的技能 93
2.8.5 必備的態度 93
2.8.6 挑戰自我——資深測試工程師成長分享 93
2.9 「誰的地盤誰作主」,如何成長爲卓越的FAB工程師 96
2.9.1 半導體制造 96
2.9.2 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101
2.9.3 個人地盤我作主——資深PIE工程師成長分享 103
2.10 「IC界的時裝設計師」,引領芯片潮流的封裝工程師 108
2.10.1 封裝的概念和工藝工序 109
2.10.2 封裝公司主要職位介紹 110
2.10.3 必備的知識 111
2.10.4 必備的技能 112
2.10.5 目標明確,一往無前——資深封裝工程師成長分享 112
2.11 「給我一顆IC,我也能撬動地球」,硬件工程師的星光大道 116
2.11.1 硬件設計/IC應用工程師/系統工程師 117
2.11.2 分類 117
2.11.3 必備的知識 117
2.11.4 基本流程 118
2.11.5 必備的技能 119
2.11.6 必備的態度 119
2.11.7 打破「陳規」,勇闖天涯——資深硬件工程師成長分享 120
2.12 「Bug都去哪兒啦」,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的追尋之旅 123
2.12.1 嵌入式軟件工程師 123
2.12.2 分類 123
2.12.3 必備的知識 123
2.12.4 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流程 125
2.12.5 業精於勤,行成於思——資深嵌入式軟件工程師成長分享 127
2.13 「酒香也怕巷子深」,IC市場營銷工程師的使命 130
2.13.1 什麼是市場營銷 130
2.13.2 市場營銷的工做特色 131
2.13.3 市場營銷的職責與分類 132
2.13.4 市場營銷須要的基本素質 133
2.13.5 通往市場營銷之路 135
2.13.6 使命必達,開拓創新——Mstar營銷總監專訪 136
2.14 「作出來的是芯片,賣出去的纔是錢」,IC銷售工程師初長成 140
2.14.1 什麼是Sales 140
2.14.2 Sales的工做職責 141
2.14.3 Sales的工做特色 142
2.14.4 Sales須要的基本素質 143
2.14.5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優秀Sales分享 146
2.15 「文可培訓PPT,武可調試作分析」,文武雙全的FAE 148
2.15.1 FAE的職能 148
2.15.2 FAE服務領域以及成爲FAE的途徑 149
2.15.3 必備的知識 149
2.15.4 必備的態度 151
2.15.5 作個優秀的FAE——資深FAE分享 151
第3章 菜鳥工程師進階要領 156
3.1 心理調整,適應職場 156
3.1.1 忌就業恐懼 157
3.1.2 忌學習到頭 158
3.1.3 忌不甘平淡 160
3.1.4 忌什麼都學 161
3.2 表現出你的工做敬業 163
3.2.1 敬業是遴選人才最重要的標準 163
3.2.2 敬業是成功的祕訣,成功源於敬業 163
3.2.3 勤奮是敬業的直觀表現 164
3.2.4 你不能夠不作工做狂 164
3.3 表現出你的主動精神 165
3.3.1 像老闆同樣主動 165
3.3.2 超越份內事,機會天然來 167
3.4 表現出你的踏實精神 168
3.4.1 腳踏實地,從小事作起 168
3.4.2 謹慎細緻,別馬虎 169
3.5 表現出你的責任意識 171
3.5.1 有責任感的人值得信賴 171
3.5.2 不找藉口找方法,想方設法達成目標 171
3.5.3 正確對待非工做時間 172
3.6 表現出你的團隊精神 173
3.7 主動幫助同事,樂於分享經驗 174
3.8 培養溝通意識 175
3.9 表現出你的服從精神 177
3.10 心懷感恩,愉快工做 178
3.11 初涉職場,要懂規矩 181
第4章 工程師職業規劃問老胡以及業內朋友的友情答覆 183
4.1 《IC電子通訊職業發展全國高校巡迴講座》 183
4.2 20個職業規劃問題問老胡 184
4.3 業內朋友的友情答覆 189
4.3.1 若相托於「芯」,謝你贈我這些時光 189
4.3.2 關於畢業生找工做的一些建議 192
第5章 完美進階故事分享 195
5.1 老胡職業規劃經驗分享 195
5.1.1 中國IC公司第一緊缺的人才 195
5.1.2 三年以上工做經驗的工程師中長期職業規劃 198
5.1.3 電子人才,你也是IC人才 200
5.1.4 IC公司創業成功經驗——儘可能少犯錯誤 203
5.2 資深工程師職業規劃經驗分享 206
5.2.1 作本身認爲對的事 206
5.2.2 從困惑到堅決 207
5.2.3 作個好品性的工程師 211
5.2.4 我在半導體行業的十年 216
5.2.5 從「芯」開始,從絕望中尋找但願,追逐夢想 219
5.2.6 IC咖啡共同發起人陳大同:
硅谷已無硅,中國是最殘酷的競技場 224
附錄A 英文註釋表 233
做者簡介
胡運旺: 70後,華東師大心理系畢業,劍走偏鋒混跡於IC圈13年餘,IC咖啡(國內首家以IC產業鏈爲主題的咖啡館)發起人,上海KT諮詢公司總裁。先後爲50餘家IC與電子公司獵尋過人才,分析過上萬份IC人才簡歷,約談過上千名IC人才。2007年在一些大學跟準電子工程師們交流,反響強烈;2011年又應邀去清華等十餘所高校交流,忝獲大學生們熱烈歡迎;2013年應邀再次奔向大江南北各所高校。因而琢磨着把這十多年年來的心得整理成冊,藉由此書想嘗試將HR和大牛的經驗及故事介紹給「菜鳥」們,加快他們成長的步伐,也算爲「中國芯」盡綿薄之力。
媒體評論
工程師職業感悟
若是把芯片設計工做比喻成一種體育運動,那必定不是跳高跳遠,而是馬拉松長跑。芯片設計是靠你一步一步地步量出來的,而步量的前提,就是深厚的體力,也就是你在學習期間打下的良好基礎。無論是我剛從學校畢業時去公司參加面試,仍是如今我面試候選人,面試問題問得最多的仍是基礎知識。
學會去搶技術含量高的工做,而不是技術含量低、作對了也沒人記得、作錯了別人記一生的工做。之前我不明白這個道理,老闆安排不少瑣事,那些不動腦筋又費時間的事給我作,我都接,可是我得不到任何技術層面的成長,最後大老闆還以爲你什麼都沒作,以爲對項目沒有貢獻,不給升職。相信你們也會遇到,但願你們少走彎路,聰明地工做,比埋頭苦幹擡頭罵娘要好。
的確,能最快進入設計公司的是封裝設計工程師這個工種,那麼如何成爲一個優秀的封裝設計工程師呢?我我的拙見:最優的路徑是「設備工程師——工藝工程師——封裝設計工程師」,由於設備決定工藝能力,工藝能力決定設計規則,因此這個邏輯應該仍是有必定道理的,並且對於大多理工科畢業的人來講,作好這三個角色都是不成問題的。
招聘工程師,須要從學校背景、工做經驗和我的的性格方面考慮,工程師要對技術鑽牛角尖,招聘方在有意無心之間也在考量這方面的性格。因此若是有個問題不是很清楚,你要問邊界條件而後回答,若是回答不出,也別輕易說「我不知道」,而是問更多的邊界條件而後儘可能推導,最後能夠問面試方答案,並且要有交流。
0-3年內多幹藍領的工做,多學習多積累技術經驗;3-6年內多看技術發展趨勢方面文章,多交與本職崗位相關的朋友;6-8年內多看技術發展趨勢與行業發展趨勢文章,多交與本部門業務相關的朋友;8-10年內多看管理書籍,多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多交與本行業相關的朋友;10年後多與產業鏈的朋友及資本相關的朋友交流。若是不想操心太多,只想走技術專家路線,請把0-8年的3個階段繼續延續下去。
…………
前言
序
電子行業發展到半導體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簡稱IC)階段也算是「登峯造極」了,幾千萬個電子元器件集成在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就很神奇了,還不能出一個錯,多麼難以想象啊!
我在國內「寒窗十年」,後到硅谷求職創業,再回國創業,最後從事風險投資行業。30多年來,我目擊過上世紀80年代國內IC業的衰落,親歷過90年代硅谷IC設計公司的集體創業潮,還見證了2000年後世界IC產業向亞洲轉移的大潮流,近十餘年來有幸投身到國內IC產業的「浴火重生」中去,遍嘗酸甜苦辣,歷盡苦難艱辛。
因此,生在今天中國的IC工程師,實屬大幸。君不見,硅谷早已無「硅」,具體來講,就是連「IC設計職位」也愈來愈少,日漸式微!在歐美,IC產業是個徹徹底底的夕陽產業!而在中國,IC產業正朝氣蓬勃,如火如荼,從此的20年,定會是國內IC業的黃金時代!
然而,「IC工程師」,頭銜看上去很美,卻實實在在是個徹徹底底的苦活兒,競爭激烈,來不得半點虛招。俺們經常感嘆,怎麼這世上什麼都漲價,就是芯片不停地降價,都是「摩爾定律」(芯片每18個月集成度增長一倍)惹得禍!在充滿競爭與挑戰的IC職場裏,每一個人也許都會幻想哪每天降奇緣,撿到本「IC武功祕籍」,豁然開朗,打通任督二脈,就算練不成「孤獨九劍」,至少也修個「降龍十八掌」,馳騁天地間,叱吒風雲裏!惋惜,書店裏除了能夠用來催眠的教科書外,極少有前輩高人大俠們關於IC職場的隻言片語。衆晚輩們揣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信念繼續「盲人摸象」,付出無數代價,才能偶有所得。
今聞有一奇書橫空出世,專爲菜鳥電子工程師指點迷津。做者胡君是IC界著名「獵頭」高手,閱人無數,傳聞被他盯上者身價「噌噌」看漲。若他肯掏出箱底,分享一二絕技,想來仍是靠譜的。因而乎,俺急忙找來,先睹爲快。果真,名下無虛,結合自身多年創業管理經驗,俺感觸尤深,大有共鳴。
特提出本書中幾個出奇之處。首先,書中對「全球IC產業鏈及國內產業現狀」有全面的分析,及深刻淺出的介紹。這是不多見的(我印象中只在一些艱深的行業分析報告中見過),對在校學生及菜鳥工程師拓展全局視野大有裨益。其次,書中着重介紹了IC設計公司(佔IC業人力資源需求80%以上)各個主要工程師崗位的分工、職責、要求,以及須要的特殊技能及獲取方法(甚至具體渠道)。這是目前市場上絕無僅有的,不只是初學者職業選擇的「入門指南」,對於業內IC工程師們來講,仍是瞭解本產業鏈上下游行業以及本公司其餘部門、助力規劃職業生涯,促進我的成長的好幫手。最後,書中還花了至關的篇幅,苦口婆心地介紹了職場生存中的「要訣」(也是人生「要訣」),如「勤奮敬業」,「主動精神」、「溝通技巧」及「團隊合做」等;特別是還點出了幾個職場大忌,如「忌就業恐懼」、「忌學習到頭」、「忌不甘平淡」……實爲「職場新人」必修課,毫不僅僅限於IC工程師。
在「史上更難就業年」裏,即將畢業的相關專業學生應讀此書,以儘早瞭解面臨的大環境,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職的IC工程師應讀此書,以瞭解IC產業鏈全貌,更好地規劃本身,揚長避短,加速成長;IC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及各部門經理們)也應讀此書,以瞭解本身的服務(及管理)對象,思考如何「優勝劣汰」,打造第一流的團隊。固然,最該讀此書的是IC公司CEO及全部高層管理者,由於,「員工永遠是高科技公司最寶貴的財富」!
最後,謝謝胡君,爲俺們孤獨奮鬥(經常被誤解且被拉去修電腦)的半導體IC從業者們提供了一本可貴的、實用的、深刻淺出的「工做指南」,功德無量。
陳大同
2014年1月於北京
陳大同博士,華山資本投資管理公司 創始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原展訊通訊公司 (NASDAQ:SPRD)的共同建立人之一,並任首席技術官。此前,陳博士是硅谷高科技企業OmniVision Technology(NASDAQ:OVTI) 的共同建立人之一,並任高級副總裁。
前言——偉大的時代不容錯過
你能夠錯過精彩的電影,能夠錯過由別人買單的大餐,甚至能夠在機緣中不慎錯過本身以爲會賴覺得生的情感,但,萬不要錯過這偉大的時代!!!由於咱們太難有機會讓本身爲這時代和這時代的成就所改變和感染。計算機和互聯網,智能設備和移動互聯網,這一切一切,已深深融入到咱們的平常生活中,深到讓終日繁忙無暇細思的咱們不知不覺。
IC行業就正處在這個偉大時代科技發展最前沿,最核心的陣地,它是皇冠的明珠,是這個時代不絕的原動力。若能與IC在職場結下緣分,即可自信地說咱們並無辜負這個時代對咱們的青睞,且在這個意氣風發的偉大時代中貢獻着本身的青春和力量。
但書本或課堂上的知識如何學以至用?身處社會和職場中又怎樣才能信步前行?2013年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年」,但2014年畢業生達724萬,更是「史上更難就業年」!編者想借此書並結合十多年來的人事招聘及獵頭經驗,帶給即將畢業的同窗們(包括但不限於軟件/微電子/通訊/自動化/電子工程/計算機/材料/物理/化學等專業)和初入IC職場的新兵們關於職業方向和發展的中肯建議及精彩故事。相信這些,就是給各位讀者最真實也最直接的答案。
編者老胡常年縱橫於IC江湖,人氣甚衆,人脈甚廣,可謂一呼百應。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的他,從2001年起就專門從事IC電子行業人才搜尋與推薦服務工做,曾經或正在爲TI、ADI、Freescale、Conexant、ARM、Intel等近100家IC類公司成功提供服務。客戶包括國際頂級、美資新興和本土著名的各種IC公司,成功推薦過上百名IC電子類的工程師、經理乃至CEO級別的優秀人才。傾力參與本書打造的70多位CEO、總監、高級經理、資深工程師們也大多爲老胡的IC圈好友。在這些真實故事裏,他們仿若拉着你的手說:「看,當年我找工做也是懵懵懂懂的;首次跳槽也是驚慌失措的;初次失戀也是痛徹心扉;剛作管理也是手足無措;工做三年後如何提高,五年後又怎麼擴大圈子……」
本書是實實在在的在職工程師「座談」,至關於「IC職場歷練分享會會議紀要」。共五章內容裏,分別描述了IC產業鏈介紹、具體分工(熟悉本職工做的上下游對如今和將來發展都頗有幫助),每一個職位的成長(如參考書/技術/工具等)、跳槽注意事項、資深工程師成長分享,還根據老胡過往經驗提供了清晰明確也很有實效的職場規劃困惑解答。
本書豐富素材多數由老胡以及國內外著名IC公司一線的朋友們友情原創,不少觀點是老胡與這70多位IC圈的高層和牛人商討得來的,其餘也有極少許來源於公共網站和公開論文的圖片文字資料。咱們竭力與各位做者聯繫過,但尚有極少數未聯繫上。如您發現文中有使用到您的文章或圖片,請您與編者聯繫,以便做者奉送稿酬並致以謝意。
老胡深知「人外有人」,本書權當拋磚引玉,歡迎你們分享更好的書籍,知識給IC「菜鳥們」,幫助你們更快速成長。也懇請專業人士對本書提出批評和指正。
感謝爲本書豐富內容添磚加瓦貢獻良多的各位工程師朋友們,大家分工協做、獨立承包、生動形象地以第一手用戶體驗和真實故事爲讀者點亮了明燈。如此多的一線真實故事,在當今出版界也當真算得貨真價實、業界良心了。在此向劉志、羅佳明、張鵬、劉小康、蘇曉華、袁建民、葛曉歡、李元青、範卓維、李志寧、顧淵、顧仲躍、徐華兵、陳思偉、宋博然、唐薛峯、潘浩、梁延彬、周琦、宋海軍、李志寧、周斌、彭榮安、龔隼宇、韓超陽等諸位工程師朋友們致以深深的感謝。感謝KT諮詢各位親愛的同事們,KT是老胡的第一次艱辛創業,有大家的長久陪伴,這條路並不孤獨,KT的成功是咱們共同的成就,謹在此向曹映暉、衛麗、吉秀晶、曹琦嵐、華文、王志娟、董娟、王長銀、黃菲、路珊、莊穎皓、陳磊、俞誠、吳小純、王仕鉻、李荊、張翠琴、國輝等各位同事致以最真摯的謝意。
感謝IC咖啡,你給了老胡能夠爲之傾注心血的第二次創業機會,老胡看到了這輝煌願景和光明將來,也特別感謝華山資本的陳大同博士、矽睿科技創始人謝志峯博士等和老胡同樣抱有共同信念併爲之奮鬥的近200位遍及全球的發起人,以及親身參與到本書撰寫及老胡2013年高校巡講組織中的朱晶、林錦瑜、楊海軍、孟偉和鄒桐等IC咖啡北京站發起人。有咱們的共同努力,IC咖啡的美好明天已觸手可及。
感謝老胡在2013年高校巡迴演講中所碰見的那麼多充滿青春、活力、富有朝氣與夢想的同窗們,也要感謝電子工業出版社各位編輯在此期間的大力支持。
老胡更多分享詳見老胡新浪微博:IC咖啡胡運旺;老胡微信:huyunwang002。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