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 顯示當前時間 |
date+%Y | 顯示當前年份 |
date+%m | 顯示當前月份 |
date+%d | 顯示當前是哪一天 |
date+%Y%m%d ... | 顯示當前年月日各類格式 |
date+"+%Y-%m-%d %H:%M:%S" | 顯示年月日時分秒 |
date -d '1 days ago' | 顯示前一天日期 |
date -d yesterday +%Y%m%d | 顯示前一天日期 |
date -d next-day +$Y%m%d | 顯示明天日期 |
date -d 'next monday' | 顯示下週一日期 |
date -s 【字符串時間】node
cal 【選項】:不加選項,顯示本月日曆windows
選項:安全
useradd 【用戶名】:添加新用戶服務器
passwd 【用戶名】:設置用戶密碼網絡
id 【用戶名】socket
su 【用戶名稱】:切換用戶tcp
修改/etc/sudoers文件,在最後添加一行,以下:線程
修改完畢後,使用donghao帳號登陸,而後用命令sudo 便可得到root權限進行操做設計
usermod -g 【用戶組】【用戶名】:將用戶加入該組3d
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個用戶組,系統能夠對一個用戶組中的全部用戶進行集中管理。不一樣Linux系統對用戶組的規定不一樣,如Linux下的用戶屬於與它同名的用戶組,這個用戶組在建立用戶的同時建立。
用戶組的管理設計用戶組的添加、刪除和修改。組的增長、刪除和修改實際上就是對/etc/group文件的更新。
groupadd 【組名】:新增一個組
groupdel 【組名】:刪除一個組
groupmod -n 【新組名】【舊組名】:將舊組名修改成新組名
Linux系統是一種典型的多用戶系統,不一樣的用戶處於不一樣的地位,擁有不一樣的權限,爲了保護系統的安全性,Linux系統對不一樣的用戶訪問同一文件(包括目錄文件)的權限作了不一樣的規定。在Linux中咱們可使用ll或者ls命令來顯示一個文件的屬性以及文件所屬的用戶和組。
- | 表明文件 |
d | 表明目錄 |
c |
字符流,裝置文件裏面的串行端口設備,例如鍵盤、鼠標(一次性讀取裝置) |
s | socket |
p | 管道 |
l | 連接文檔(link file) |
b | 設備文件,裝置文件裏面的可供儲存的接口設備(可隨機存取裝置) |
文件類型 | 屬主權限 | 屬組權限 | 其餘用戶權限 |
0 | 1 2 3 | 4 5 6 | 7 8 9 |
d | R w x | R - x | R - x |
目錄文件 | 讀 寫 執行 | 讀 寫 執行 | 讀 寫 執行 |
2. rxw做用文件和目錄的不一樣解釋
【r】 | 表明可讀(read),能夠讀取,查看 |
【w】 | 地表可寫(write),能夠修改,可是不表明能夠刪除文件,刪除一個文件的前提是對該文件所在的目錄有寫權限,才能刪除該文件 |
【x】 | 表明可執行(execute),能夠被系統執行 |
【r】 | 表明可讀(read),能夠讀取,ls查看目錄內容 |
【w】 | 表明可寫(write),能夠修改,目錄內建立+刪除+重命名目錄 |
【x】 | 表明可執行(execute),能夠進入該目錄 |
chmod 【{ugoa}{+-=}{rwx}】【文件或目錄】【mode=421】【文件或目錄】:改變文件或者目錄權限。
文件:r-查看;w-修改;x-執行文件
目錄:r-列出目錄內容;w-在目錄中建立和刪除;x-進入目錄
chown 【最終用戶】【文件或目錄】:改變文件或者目錄的全部者
chgrp 【最終用戶組】【文件或目錄】:改變文件或者目錄的所屬組
fdisk -l :查看磁盤分區詳情,在root用戶下才能使用。
Device | Boot | Start | End | Blocks | Id | System |
分區序列 | 引導 | 從X磁柱開始 | 到Y磁柱結束 | 容量 | 分區類型ID | 分區類型 |
df 參數:列出文件系統的總體磁盤使用量,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佔用狀況。
參數:
-a | 列出全部的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統 |
-k | 以K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
-m | 以M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
-h | 以人們較易閱讀的GBytes、MBytes、KBytes等格式自行顯示 |
-H | 以M=1000K取代M=1024K的進位方式 |
-T | 顯示文件系統類型,連同該partition的filesystem名稱也列出 |
-i | 不用硬盤容量,而以inode的數量來顯示 |
對於Linux用戶來說,不論有幾個分區,分別分給哪個目錄使用,它總歸就是一個根目錄,一個獨立且惟一的文件結構。
Linux中每一個分區都是用來組成整個文件系統的一部分,它在用一種叫作「掛載」的處理方法,整個文件系統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錄,並將一個分區和目錄聯繫起來,要載入的那個分區將使它的存儲空間在這個目錄下得到。
mount 【-t vfstype】【-o options】device dir
經常使用類型有:
光盤或光盤鏡像 | ISO9660 |
DOS FAT16文件系統 | MSDOS |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統 | VFAT |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統 | NTFS |
Mount Windows文件網絡共享 | SMBFS |
UNIX(LINUX)文件網絡共享 | NFS |
ro | 採用只讀(read only)方式掛接設備 |
rw | 採用讀寫(read write)方式掛接設備 |
iocharset | 指定訪問文件系統所用字符集 |
umount 【設備文件名或掛載點】
編輯/etc/fstab文件
添加以下內容,保存退出。
find 【搜索範圍】【匹配條件】
grep 【參數】【查找內容】【源文件】
參數:
-c | 只輸出匹配行的計數 |
-l | 不區分大小寫(只適用於單字符) |
-h | 查詢多文件時不顯示文件名 |
-I | 查詢多文件時只輸出包含匹配字符的文件名 |
-n | 顯示匹配行及行號 |
-s | 不顯示不存在或無匹配文本的錯誤信息 |
-v | 顯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全部行 |
which 【命令】:搜索命令所在目錄及別名信息
進程是正在執行的一個程序或命令,每個進程都是一個運行的實體,都有本身的地址空間,並佔用必定的系統資源。
ps -aux :查看系統中全部進程
功能說明:
USER | 該進程是由哪一個用戶產生的 |
PID | 進程號 |
%CPU | 該進程佔用CPU資源的百分比,佔用越高,進程越耗費資源 |
%MEM | 該進程佔用物理內存的百分比,佔用越高,進程越耗費資源 |
VSZ | 該進程佔用虛擬內存的大小,單位KB |
RSS | 該進程佔用實際物理內存的大小,單位KB |
TTY | 該進程實在那個終端中運行的。其中tty1-tty7表明本地控制檯終端,tty1-tty6是本地的字符界面終端,tty7是圖形終端。pts/0-255表明虛擬終端。 |
STAT | 進程狀態。常見的狀態有:R-運行;S-睡眠;T-中止狀態;s:包含子進程;+:位於後臺 |
START | 該進程的啓動時間 |
TIME | 該進程佔用CPU的運算時間,注意不是系統時間 |
COMMAND | 產生此進程的命令名 |
top 【選項】
-d | 秒數:指定top命令每隔幾秒更新,默認是3秒在偷拍命令的交互模式當中能夠執行獲得命令 |
-i | 使top不顯示任何閒置或者僵死進程 |
-p | 經過指定監控進程ID來僅僅監控某個進程的狀態 |
-s |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運行,這將去除交互命令所帶來的的潛在危險 |
P | 以CPU使用率排序,默認就是此項 |
M | 之內存的使用率排序 |
N | 以PID排序 |
q | 退出top程序 |
(1)第一行信息爲任務隊列信息
內容 | 說明 |
21:27:59 | 系統當前時間 |
up 313days,9:29 | 系統的運行時間,本機已經運行313天9小時29分鐘 |
2users | 當前登陸了兩個用戶 |
load average:0.13,0.07,0.06 | 系統在以前1分鐘、5分鐘、15分鐘的平均負載。通常認爲小於1時,負載較小,若是大於1,系統已經超出負荷。 |
(2)第二行爲進程信息
Tasks:81total | 系統中的進程總數 |
1 running | 正在運行的進程數 |
80 sleeping | 睡眠的進程數 |
0 stopped | 已經中止的進程數 |
0 zombie | 殭屍進程,若是不是0,須要手工檢查殭屍進程 |
(3)第三行爲CPU信息
%Cpu(s):0.3us | 用戶模式佔用的CPU百分比 |
0.7 sy | 系統模式佔用的CPU百分比 |
0.0 ni | 改變過優先級的用戶進程佔用的CPU百分比 |
99.0 id | 空閒CPU的CPU百分比 |
0.0 wa | 等待輸入、輸出的進程的佔用CPU百分比 |
0.0 hi | 硬中斷請求服務佔用的CPU百分比 |
0.0 si | 軟中斷請求服務佔用的CPU百分比 |
0.0 st | st(steal time)虛擬時間百分比。就是當有虛擬機時,虛擬機CPU等待實際CPU的時間百分比 |
(4)第四行爲物理內存信息
KiB Mem:1882232 total | 物理內存的總量,單位KB |
81336 free | 空閒的物理內存數量 |
762880 used | 已經使用的物理內存數量 |
1038016 buff/cache | 做爲緩衝的內存數量 |
(5)第五行爲交換分區(SWAP)信息
KiB Swap:0 total | 交換分區(虛擬內存)的總大小 |
0 free | 空閒交換分區的大小 |
0 used | 已經使用的交換分區的大小 |
835072 avail Mem | 可利用內存做交換分區的大小 |
pstree 【選項】
選項:
kill -9 【pid】:-9表示強迫進程當即中止。
netstat -anp :此命令用來顯示整個系統目前的網絡狀況,例如目前的鏈接、數據包傳遞數據、或是路由表內容。
選項:
gzip 【文件名】:壓縮文件,只能將文件壓縮爲*.gz文件
gunzip 【文件.gz】:解壓縮文件
特色:只能壓縮文件不能壓縮目錄;不保留原來的文件。
zip/unzip 【參數】【xxx.zip】【將要壓縮的內容】:壓縮文件和目錄的命令,windows、Linux通用且能夠壓縮目錄和保留原文件。
參數:-r :壓縮目錄。
tar 【參數】【xxx.tar.gz】【將要打包進去的內容】:打包目錄,壓縮後的文件格式.tar.gz。
參數:
-c | 產生.tar打包文件 |
-v | 顯示詳細信息 |
-f | 指定壓縮後的文件名 |
-z | 打包同時壓縮 |
-x | 解包.tar文件 |
壓縮單個文件:
壓縮多個文件:
壓縮目錄:
解壓到當前目錄:
解壓到/opt目錄:
service network status | 查看指定服務的狀態 |
service network stop | 中止指定服務 |
service network start | 啓動指定服務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重啓指定服務 |
service --status-all | 查看系統中全部的後臺服務 |
chkconfig | 查看全部服務器自啓配置 |
chkconfig iptables off | 關閉指定服務的自動啓動 |
chkconfig iptables on | 開啓指定服務的自動啓動 |
【service crond restart】 :從新啓動服務。
crontab 【選項】
選項:
============================================================================================================
2020-07-16
23: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