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的模型

按測試模式來分類: 瀑布模型、敏捷測試、基於腳本的測試、基於風險的測試、探索式測試等。編程

一、(傳統的)瀑布模型:併發

項目計劃->需求分析->軟件設計->程序開發->軟件測試->集成維護性能

 

項目計劃階段:主要是制定項目整體研發計劃,樹立項目里程碑節點,輸出項目計劃書;單元測試

需求分析階段:明確客戶的需求定義,並對這個定義進行清晰的描述,是充分理解客戶需求,描述產品功能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會輸出產品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測試

軟件設計階段:則會根據需求的定義,來肯定產品實現的方案,包括定義軟件硬件的結構,組建模塊的實現方法,接口、界面、數據如何進行組織,這個階段會輸出包括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在內的多份說明書;編碼

程序開發階段:這個階段是開發團隊根據需求和設計具體實現咱們的產品,來根據編程規範,構建咱們的組件模塊,最後輸出咱們的產品版本;spa

軟件測試階段則是經過獨立的測試小組或者QI團隊評估咱們的產品是否知足需求的定義,最後輸出測試結果報告,設計

集成維護階段則是產品通過測試之後,交付給用戶,根據用戶的使用狀況,再對產品進行維護,及必要的修改升級等操做。3d

 

優勢:blog

  1. 強調需求,設計的做用;
  2. 前一階段完成後只需關注後續階段;
  3. 爲項目提供按階段劃分的檢查點,里程碑清晰
  4. 文檔規範

缺點:

  1. 線性研發過程難以適應需求的頻繁變化,
  2. 項目週期後段纔可看到成果,用戶要到末期才能看到開發結果,增長了開發的風險
  3. 強制的里程碑,對於開發過程當中出現的變化,適應能力較差,
  4. 文檔工做量較大,測試在項目的後期,文檔的開發帶來很大的工做量。

 

 

二、V模型(最普遍)

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軟件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瀑布模型的變種。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檢測程序是否知足咱們設計上的要求;

系統測試:在功能、性能這些質量特性上是否可以知足咱們系統要求的指標;

驗收測試:肯定軟件是否知足用戶的一些需求,以及合同的一些規定;

優勢:

在V模型裏,強調軟件開發的協做和速度,反應測試活動和分析測試的關係,而且將軟件的實現和驗證有機的結合了起來,V模型,明確的界定測試過程是存在不一樣階段的。

缺點:

可是V模型也有必定的侷限性,它僅僅把測試過程放在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編碼以後的一個階段,忽視了測試對於需求的分析和驗證。咱們對需求的驗證,對系統設計的驗證,到後期的驗收測試纔有可能被發現,對於咱們測試當中的測試須要儘早進行的原則在V模型中沒有體現,這是V模型的侷限。

 

 

三、W模型(雙V模型)

 

優勢:開發與測試並行,有利於儘早發現問題,有利於及時的瞭解項目的測試風險,來及早的執行相應的應對方案,加快項目的進度。 

侷限性:需求、設計、編碼仍然是串行進行的,測試和開發保持線性的關係,上一個階段完成以後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不可以很好的支持迭代的開發模型。

 

 

四、X模型

解決交接和頻繁集成周期的問題

 

左邊描述的是針對單獨的程序片斷相互分離的編碼和測試,此後進行頻繁的交接,再經過集成,最終合成可執行的程序,對這些程序進行測試,這些程序仍是須要冀衡測試,已經經過的程序能夠進行封板提交給用戶,也能夠做爲更大集成的一部分,X模型還定位了探索式測試,探索式測試是不進行事先計劃的特殊類型的測試,可以幫助測試人員在測試計劃以外發現更多的錯誤。

 

 

五、H模型:

把軟件測試當作一個徹底獨立的流程,與其餘流程併發進行,好比設計流程,編碼流程,甚至是測試流程,

 

H模型強調把測試分爲測試準備和測試執行兩個不一樣的階段,只要因爲其餘流程的進展引起了測試就緒點的到位,這時候,只要測試準備不能完成,測試執行活動就能夠或者須要開展,在H模型當中,測試是一個徹底獨立的模型,因此能夠和其餘的流程交叉地進行,也便於咱們儘早的執行測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