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class Example8_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hello = "你好"; String testOne = "你"+"好"; System.out.println(hello == testOne); System.out.println("你好" == testOne); System.out.println("你好" == hello); } }
format(格式化模式,日期列表)
class 名<泛型列表>
<>
,並用具體類型替換<>
中的泛型問題一:書上P179中的Example8_2.java
中System.out.println(s1==s2);
輸出爲false
html
問題一解決方案:經過查看書內容,得知string對象s1s2中存放的是引用,代表本身的實體的位置信息,所以應該使用System.out.pritnln(s1.equals(s2));
java
equals
時聯想到=
,同時回想起之前課上老師提起過instanceof
,不由產生疑問,這三個有什麼區別,使用的環境有什麼不一樣?問題二解決方案:經過查找資料,得出如下結論git
instanceof: 用於判斷一個引用類型所引用的對象是不是一個類(子類)的實例,左邊操做元是一個引用類型,右邊是一個類(父類)名或(父類實現的)接口名; 多態性,對於引用類型變量,java編譯器只根據變量被顯示聲明的類去編譯,左邊操做元被顯示聲明的類型與右邊操做元必須是同類或有繼承關係 在運行時根據左邊實際引用的對象來判斷 操做符== 操做符==用於判斷兩個操做元是否相等,既能夠是基本類型也但是引用類型,當是後者時,引用變量必須引用同一個對象時才返回true 操做符==一樣具備多態性 對象的equals()方法 Object中equals方法規則爲:當參數object引用的對象與當前對象爲同一個對象時就返回true jdk中一些覆蓋equals方法的類有io.File、util.Date、lang.String以及包裝類,比較規則更具實際意義:對象已知且內容一致,則返回true 用戶可經過自定義類中覆蓋equals方法,從新定義比較規則
import java.util.*
在運行時應該直接java C +數字
,而後成功運行第五週的測試還沒結束,目前還不知道有哪些錯題。所以,這周錯題留到下一週,而後第五週第六週錯題一併總結。數據結構
學習了第八章和第十五章,時間有點緊,第五章測試和第十五章測試以及兩個測試還有一個實驗報告,都在一週完成,但差很少有效學習時間只有兩天,以前沒料到這個小長假會有如此多的做業,不過逼一下本身有時也挺好的,能靜下來看一下書,即便有些知識點可能略過沒能仔細琢磨,但總歸仍是能學到一些知識。只是但願之後的學習,步伐能稍微緩一些,一步一步打牢基礎。框架
代碼行數(新增/累積) | 博客量(新增/累積) | 學習時間(新增/累積) | 重要成長 | |
---|---|---|---|---|
目標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時 | |
第一週 | 48/48 | 1/1 | 20/20 | |
第二週 | 390/438 | 2/3 | 18/38 | |
第三週 | 866/1304 | 1/4 | 18/56 | |
第四周 | 1105/2409 | 1/5 | 30/86 | |
第五週 | 1229/3196 | 1/6 | 20/106 | |
第六週 | 1147 /4343 | 2/8 | 25/131 |
嘗試一下記錄「計劃學習時間」和「實際學習時間」,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進本身的計劃能力。這個工做學習中很重要,也頗有用。
耗時估計的公式
:Y=X+X/N ,Y=X-X/N,訓練次數多了,X、Y就接近了。學習
參考:軟件工程軟件的估計爲何這麼難,軟件工程 估計方法測試
計劃學習時間:30小時設計
實際學習時間:18小時調試
改進狀況:code
(有空多看看現代軟件工程 課件
軟件工程師能力自我評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