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虛擬化技術:安全
CPU的虛擬化技術能夠單CPU模擬多CPU並行,容許一個平臺同時運行多個操做系統,而且應用程序均可以在相互獨立的空間內運行而互不影響,從而顯著提升計算機的工做效率; 虛擬化技術與多任務以及超線程技術是徹底不一樣的。多任務是指在一個操做系統中多個程序同時並行運行,而在虛擬化技術中,則能夠同時運行多個操做系統,並且每個操做系統中都有多個程序運行,每個操做系統都運行在一個虛擬的CPU或者是虛擬主機上;而超線程技術只是單CPU模擬雙CPU來平衡程序運行性能,這兩個模擬出來的CPU是不能分離的,只能協同工做; 虛擬化技術也與目前VMware Workstation等一樣能達到虛擬效果的軟件不一樣,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具體表如今減小軟件虛擬機相關開銷和支持更普遍的操做系統方面; 純軟件虛擬化解決方案存在不少限制。「客戶」操做系統不少狀況下是經過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虛擬機監視器)來與硬件進行通訊,由VMM來決定其對系統上全部虛擬機的訪問。(注意,大多數處理器和內存訪問獨立於VMM,只在發生特定事件時纔會涉及VMM,如頁面錯誤。)在純軟件虛擬化解決方案中,VMM在軟件套件中的位置是傳統意義上操做系統所處的位置,而操做系統的位置是傳統意義上應用程序所處的位置。這一額外的通訊層須要進行二進制轉換,以經過提供到物理資源(如處理器、內存、存儲、顯卡和網卡等)的接口,模擬硬件環境。這種轉換必然會增長系統的複雜性。此外,客戶操做系統的支持受到虛擬機環境的能力限制,這會阻礙特定技術的部署,如64位客戶操做系統。在純軟件解決方案中,軟件堆棧增長的複雜性意味着,這些環境難於管理,於是會加大確保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困難; 而CPU的虛擬化技術是一種硬件方案,支持虛擬技術的CPU帶有特別優化過的指令集來控制虛擬過程,經過這些指令集,VMM會很容易提升性能,相比軟件的虛擬實現方式會很大程度上提升性能。虛擬化技術可提供基於芯片的功能,藉助兼容VMM軟件可以改進純軟件解決方案。因爲虛擬化硬件可提供全新的架構,支持操做系統直接在上面運行,從而無需進行二進制轉換,減小了相關的性能開銷,極大簡化了VMM設計,進而使VMM可以按通用標準進行編寫,性能更增強大。另外,在純軟件VMM中,目前缺乏對64位客戶操做系統的支持,而隨着64位處理器的不斷普及,這一嚴重缺點也日益突出。而CPU的虛擬化技術除支持普遍的傳統操做系統以外,還支持64位客戶操做系統; 兩大CPU巨頭Intel和AMD都千方百計在虛擬化領域中佔得先機,可是AMD的虛擬化技術在時間上要比Intel落後幾個月。Intel自2005年底開始便在其處理器產品線中推廣應用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Intel VT)虛擬化技術。目前,Intel已經發布了具備Intel VT虛擬化技術的一系列處理器產品,包括桌面平臺的Pentium 4 6X2系列、Pentium D 9X0系列和Pentium EE 9XX系列;架構
詳細知識內容:性能
(主要講解雲計算技術的核心技術之一虛擬化技術,課程首先說明了虛擬化技術的主要做用以及常見實現方法,並針對硬件中經常使用的虛擬化技術(CPU、內存、IO)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後還針對目前流行的開源虛擬化項目進行說明,講解其出現的漏洞以及阿里雲是怎樣完成漏洞分析和處理的。)優化
內容簡介網站
教學課時阿里雲
課時1:虛擬化技術應用:彈性計算 06:20雲計算
課時2:虛擬化技術概述 08:43操作系統
課時3:CPU虛擬化技術 04:32線程
課時4:內存虛擬化技術 07:10
課時5:IO虛擬化技術 07:50
課時6:開源虛擬化項目 10:59
課時7:Xen熱修復技術-終版 16:02
講師介紹:
張獻濤,阿里雲資深專家,現主導阿里雲ECS虛擬化架構的設計與研發工做。
課程目標:
學習掌握雲計算技術的核心技術之虛擬化技術。
適合人羣:
雲計算開發者
阿里雲大學官網(阿里雲大學 - 官方網站,雲生態下的創新人才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