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軟件工程與質量論壇」29日在北京舉行,現場發佈了國家標準《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範》。該《規範》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優化
該《規範》由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牽頭組織制定,它的實施將有利於規範軟件工程模式下開發項目成本估算的過程,爲用戶單位、財政審批部門、軟件開發商估算軟件項目的工做量、價格等提供科學、統1、快捷的方法和標準。生命週期
此外,該《規範》還可幫助包括政府在內的信息化用戶,在招投標過程當中,科學計算軟件項目成本,幫助軟件企業在項目早期和實施過程當中,有效估算項目規模和成本,對項目實施進行有效的管理、下降返工比例、控制開發成本,引導整個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開發
當天的論壇主題爲「軟件質量與軟件價值」,吸引來自政府、企業、高校、行業協會、諮詢公司、社羣、用戶等方面的軟件行業專家學者和典型垂直領域用戶表明百餘人蔘會。 get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順福在致辭中表示,軟件工程化和質量提高正逐漸成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企業已充分意識到軟件工程和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在軟件開發和管理過程當中,應用各類先進的管理平臺,提高工程化水平和質量效益。 站羣系統it
我國軟件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全面提高。2018年,我國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6.3萬億元,同比增加14.2%,全行業正逐步造成具備實力的大企業和充滿活力的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工程化
李順福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質量優先、應用牽引、市場主導、價值驅動、生態優化」等原則,推進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創建軟件價值測算體系,強化軟件工程和質量管理,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質量評測方法,提高軟件工程化能力。基礎
北京經信局副巡視員姜廣智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對軟件產業而言,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就是軟件質量與軟件價值的提高。軟件
2018年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繼續保持高速增加,產業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34家企業入選「2018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在追趕差距過程當中,北京做爲中國軟件產業的發源地,近年來一直採用「軟件提高質量,質量提高價值」的「雙提高」發展理念,取得了一些成就。軟件工程
姜廣智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大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軟件業成爲創新引領的驅動型產業,爲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iis
在論壇會上,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軟件造價分會首席專家白溥、北京標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譚曉東、神碼融信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總經理韓秋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高級諮詢師吳小慶等,分別圍繞「軟件質量與軟件價值」主題,從國家標準《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成本度量規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構築軟件價值發展之路》《全生命週期的質量管理平臺》《軟件價值評估及成本度量》等角度,進行主題演講。
論壇現場,質量競爭力計劃(即Quality計劃,簡稱Q計劃)正式升級爲「軟件行業質量基礎設施戰略計劃(英文縮寫SQI,簡稱Q計劃)」。該版本有望重塑軟件生態協同化概念,更符合當前軟件生態環境建設新的須要。
這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協辦,中關村智聯軟件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等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