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Swift已經一歲多了,這門新鮮、語法時尚、類型安全、執行速度更快的語言已經漸漸的深刻廣大開發者的心。我一樣也是很是喜好這門新的編程語言。編程
今年6月,一年一度的WWDC大會如期而至,在大會上Apple發佈了Swift 2.0,引入了不少新的特性,以幫助開發者能更快,更簡單的構建應用。我在這裏也說道說道Swift 2.0中值得你們注意的新特性。swift
guard
語句guard
語句和if
語句有點相似,都是根據其關鍵字以後的表達式的布爾值決定下一步執行什麼。但與if
語句不一樣的是,guard
語句只會有一個代碼塊,不像if
語句能夠if else
多個代碼塊。安全
那麼guard
語句的做用究竟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守護。guard
語句判斷其後的表達式布爾值爲false
時,纔會執行以後代碼塊裏的代碼,若是爲true
,則跳過整個guard
語句,咱們舉例來看看。微信
咱們以今年高考爲例,在進入考場時通常都會檢查身份證和准考證,咱們寫這樣一個方法:網絡
func checkup(person: [String: String!]) { // 檢查身份證,若是身份證沒帶,則不能進入考場 guard let id = person["id"] else { print("沒有身份證,不能進入考場!") return } // 檢查准考證,若是准考證沒帶,則不能進入考場 guard let examNumber = person["examNumber"] else { print("沒有準考證,不能進入考場!") return } // 身份證和准考證齊全,方可進入考場 print("您的身份證號爲:\(id),准考證號爲:\(examNumber)。請進入考場!") } checkup(["id": "123456"]) // 沒有準考證,不能進入考場! checkup(["examNumber": "654321"]) // 沒有身份證,不能進入考場! checkup(["id": "123456", "examNumber": "654321"]) // 您的身份證號爲:123456,准考證號爲:654321。請進入考場!
上述代碼中的第一個guard
語句用於檢查身份證,若是檢查到身份證沒帶,也就是表達式爲false
時,執行大括號裏的代碼,並返回。第二個guard
語句則檢查准考證。閉包
若是兩證齊全,則執行最後一個打印語句,上面的兩個guard
語句大括號內的代碼都不會執行,由於他們表達式的布爾值都是true
。app
這裏值得注意的是,id
和examNumber
能夠在guard
語句以外使用,也就是說當guard
對其表達式進行驗證後,id
和examNumber
可在整個方法的做用域中使用,而且是解包後的。編程語言
咱們再用if else
語句寫一個相似的方法:函數
func checkupUseIf(person: [String: String!]) { if let id = person["id"], let examNumber = person["examNumber"] { print("您的身份證號爲:\(id),准考證號爲:\(examNumber)。請進入考場!") } else { print("證件不齊全,不能進入考場!") } print("您的身份證號爲:\(id),准考證號爲:\(examNumber)") } checkupUseIf(["id": "123456"]) // 證件不齊全,不能進入考場! checkupUseIf(["examNumber": "654321"]) // 證件不齊全,不能進入考場! checkupUseIf(["id": "123456", "examNumber": "654321"]) // 您的身份證號爲:123456,准考證號爲:654321。請進入考場!
咱們能夠看到用if else
實現的方法顯然不如guard
實現的那麼精準。並且id
和examNumber
的做用域只限在if
的第一個大括號內,超出這個做用域編譯就會報錯。fetch
經過上述兩個小例子不難看出,guard
語句正如一個稱職的守衛,層層把關,嚴防一切不容許發生的事,而且讓代碼具備更高的可讀性,很是棒。
在Swift 1.0時代是沒有異常處理和拋出機制的,若是要處理異常,要麼使用if else
語句或switch
語句判斷處理,要麼使用閉包形式的回調函數處理,再要麼就使用NSError
處理。以上這些方法都不能像Java中的try catch
異常控制語句那樣行如流水、從容不迫的處理異常,並且也會下降代碼的可讀性。當Swift 2.0到來後,一切都不同了。
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使用throws
、throw
、try
、do
、catch
這五個關鍵字組成的異常控制處理機制。下面咱們來舉例看看如何使用,我用使用手機刷朋友圈爲例。
首先咱們須要定義異常枚舉,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ErrorType
協議須要咱們自定義的異常枚舉遵循:
enum WechatError: ErrorType { case NoBattery // 手機沒電 case NoNetwork // 手機沒網 case NoDataStream // 手機沒有流量 }
咱們定義了致使不能刷微信的錯誤枚舉’wechatError
。而後定義一個檢查是否能夠刷微信的方法checkIsWechatOk()
:
func checkIsWechatOk(isPhoneHasBattery: Bool, isPhoneHasNetwork: Bool, dataStream: Int) throws { guard isPhoneHasBattery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Battery } guard isPhoneHasNetwork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Network } guard dataStream > 50 else { throw WechatError.NoDataStream } }
這裏注意,在方法名後有throws
關鍵字,意思爲該方法產生的異常向上層拋出。在方法體內使用guard
語句對各類狀態進行判斷,而後使用throw
關鍵字拋出對應的異常。而後咱們定義刷微信的方法:
func playWechat(isPhoneHasBattery: Bool, isPhoneHasNetwork: Bool, dataStream: Int) { do { try checkIsWechatOk(isPhoneHasBattery, isPhoneHasNetwork: isPhoneHasNetwork, dataStream: dataStream) print("放心刷,刷到天昏地暗!") } catch WechatError.NoBattery { print("手機都沒電,刷個鬼啊!") } catch WechatError.NoNetwork { print("沒有網絡哎,洗洗玩單機吧!") } catch WechatError.NoDataStream { print("沒有流量了,去蹭Wifi吧!") } catch { print("見鬼了!") } }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60) // 放心刷,刷到天昏地暗!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false, dataStream: 60) // 沒有網絡哎,洗洗玩單機吧! playWechat(fals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60) // 手機都沒電,刷個鬼啊! playWechat(true, isPhoneHasNetwork: true, dataStream: 30) // 沒有流量了,去蹭Wifi吧!
上述的代碼示例中,首先檢查是否能夠刷微信的方法前使用try
關鍵字,表示容許該方法拋出異常,而後使用了do catch
控制語句捕獲拋出的異常,進而作相關的邏輯處理。
這套異常處理機制使Swift更加的全面和安全,而且提升了代碼的可讀性,很是棒。
在Swift 1.0 時代,協議(Protocol
)基本上相似一個接口,定義若干屬性和方法,供類、結構體、枚舉遵循和實現。在Swift 2.0中,能夠對協議進行屬性或者方法的擴展,和擴展類與結構體相似。這讓咱們開啓了面向協議編程的篇章。
Swift中,大多數基礎對象都遵循了CustomStringConvertible
協議,好比Array
、Dictionary
(Swift 1.0中的Printable
協議),該協議定義了description
方法,用於print
方法打印對象。如今咱們對該協議擴展一個方法,讓其打印出大寫的內容:
var arr = ["hello", "world"] print(arr.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extension CustomStringConvertible { var upperDescription: String { return "\(self.description.uppercaseString)" } } print(arr.upperDescription) // "[HELLO, WORLD]"
若是在Swfit 1.0時代,要想達到上述示例的效果,那麼咱們須要分別對Array
、Dictionary
進行擴展,因此協議的擴展極大的提升了咱們的編程效率,也一樣使代碼更簡潔和易讀。
在Swift1中,有'println()'和'print()'兩個在控制檯打印語句的方法,前者是換行打印,後者是連行打印。在Swift2中,'println()'已成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他倆的結合體。若是你想作換行打印,如今須要這樣寫:
print("我要換行!", appendNewline: true)
available
檢查做爲iOS開發者,誰都但願使用最新版本iOS的Api進行開發,省事省力。但經常事與願違,由於咱們常常須要適配老版本的iOS,這就會面臨一個問題,一些新特性特性或一些類沒法在老版本的iOS中使用,因此在編碼過程當中常常會對iOS的版本作以判斷,就像這樣:
if NSClassFromString("NSURLQueryItem") != nil { // iOS 8或更高版本 } else{ // iOS8以前的版本 }
以上這只是一種方式,在Swift 2.0以前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或機制幫助開發者判斷iOS版本,並且容易出現疏漏。在Swift 2.0到來後,咱們有了標準的方式來作這個工做:
if #available(iOS 8, *) { // iOS 8或更高版本 let queryItem = NSURLQueryItem() } else { // iOS8以前的版本 }
這個特性讓咱們太幸福。
do-while
語句重命名經典的do-while
語句更名了,改成了repeat-while
:
var i = 0 repeat { i++ print(i) } while i < 10
我的感受更加直觀了。
defer
關鍵字在一些語言中,有try/finally
這樣的控制語句,好比Java。這種語句可讓咱們在finally
代碼塊中執行必需要執行的代碼,無論以前怎樣的興風做浪。在Swift 2.0中,Apple提供了defer
關鍵字,讓咱們能夠實現一樣的效果。
func checkSomething() { print("CheckPoint 1") doSomething() print("CheckPoint 4") } func doSomething() { print("CheckPoint 2") defer { print("Clean up here") } print("CheckPoint 3") } checkSomething() // CheckPoint 1, CheckPoint 2, CheckPoint 3, Clean up here, CheckPoint 4
上述示例能夠看到,在打印出「CheckPoint 2」以後並無打印出「Clean up here」,而是「CheckPoint 3」,這就是defer
的做用,它對進行了print("Clean up here")
延遲。咱們再來看一個I/O的示例:
// 僞代碼 func writeSomething() { let file = OpenFile() let ioStatus = fetchIOStatus() guard ioStatus != "error" else { return } file.write() closeFile(file) }
上述示例是一個I/O操做的僞代碼,若是獲取到的ioStatus
正常,那麼該方法沒有問題,若是ioStatus
取到的是error
,那麼會被guard
語句抓到執行return
操做,這樣的話closeFile(file)
就永遠都不會執行了,一個嚴重的Bug就這樣產生了。下面咱們看看如何用defer
來解決這個問題:
// 僞代碼 func writeSomething() { let file = OpenFile() defer { closeFile(file) } let ioStatus = fetchIOStatus() guard ioStatus != "error" else { return } file.write() }
咱們將closeFile(file)
放在defer
代碼塊裏,這樣即便ioStatus
爲error
,在執行return
前會先執行defer
裏的代碼,這樣就保證了無論發生什麼,最後都會將文件關閉。
defer
又一個保證咱們代碼健壯性的特性,我很是喜歡。
Swift 2.0中的新特性固然不止以上這些,但窺一斑可見全豹,Swift 2.0努力將更快、更安全作到極致,這是開發人員的福音,讓咱們盡情享受這門美妙的語言吧。
本文首發地址:Swift 2.0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