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 20155316 《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1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第一章 計算機系統漫遊

  • 程序翻譯過程
  • 編譯系統
  • 系統硬件組成:總線、I/O設備、主存、處理器
  • 高速緩存 - 上一層的存儲器做爲低一層存儲器的高速緩存(存儲器層次結構的主要思想)
  • 操做系統的基本抽象概念:進程、虛擬內存、文件
  • Amdahl定律
  • 併發和並行
  • 抽象:虛擬機、進程、指令集架構、虛擬內存、文件

第七章 連接

  • 編譯器驅動程序
  • 連接器:兩個主要任務:1.符號解析,把每一個符號引用和一個符號定義關聯起來;2.重定位,把每一個符號定義與一個內存位置關聯起來
  • 目標文件
  • 符號
  • 重定位

教材學習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問題1:在教材P7寫有「ALU計算新的數據和地址值」,計算新的數據我懂,但計算地址值是什麼意思?
  • 問題1解決方案:看了 知乎提問 後知道,ALU能夠計算地址值,例如調用地址進行計算。
  • 問題2:關於第一章練習題1.1,如何用Amdahl定律來解答該系列問題?
  • 問題2解決方案:看答案有一段對這個的解釋「從特殊的角度看公式」,說明不是徹底套用公式,而是對換個角度套用公式。
  • 問題3:在教材P18寫有「多核處理器」、「這些核共享更高層次的高速緩存」,從圖1-17上能夠看出,它們共享的是L3,但不應是上一層的存儲器做爲低一層存儲器的高速緩存麼?
  • 問題3解決方案:理解錯了這句話的意思,「上一層的存儲器做爲低一層存儲器的高速緩存」中的「高速緩存」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這裏的「高速緩存」指的就是高速緩存,而L3自己就是以高速緩存的身份存在的。
  • 問題4:關於教材P476的AR工具的使用,rcs是什麼意思?
  • 問題4解決方案:參考linux命令之ar—建立靜態庫.a文件,能夠這樣理解:r(replace)、c(create)、s(索引)

代碼調試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問題1:想看每一個字符對應的ASCII碼值,但使用命令od -tc hello.c看到的不是這個
  • 問題1解決方案:應該使用命令od -tx1 hello.c
  • 問題2:編譯教材P477的main2.c文件時出現沒有vector.h的問題
  • 問題2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以下圖

代碼託管

(statistics文件應該沒有被損壞,放置位置也沒錯)
html

上週考試錯題總結

linux

結對及互評

本週結對學習狀況

  • 20155308
    • 結對學習內容
      • 虛擬機的重安裝
      • 課程學習

學習進度條

代碼行數(新增/累積) 博客量(新增/累積) 學習時間(新增/累積) 重要成長
目標 5000行 30篇 400小時
第一週 1/1 5/5
  • 計劃學習時間:6小時git

  • 實際學習時間:5小時緩存

  • 改進狀況:規劃好本身的時間架構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