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http://blog.csdn.net/chenxiaochan/article/details/73716617java
REST是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象性狀態轉變)或者表述性狀態轉移;Rest是web服務的一種架構風格;使用HTTP,URI,XML,JSON,HTML等普遍流行的標準和協議;輕量級,跨平臺,跨語言的架構設計;它是一種設計風格,不是一種標準,是一種思想web
網絡上的全部事物都被抽象爲資源spring
每一個資源都有一個惟一的資源標識符json
同一個資源具備多種表現形式(xml,json等)restful
對資源的各類操做不會改變資源標識符網絡
全部的操做都是無狀態的mybatis
符合REST原則的架構方式便可稱爲RESTful架構
對應的中文是rest式的;Restful web service是一種常見的rest的應用,是遵照了rest風格的web服務;rest式的web服務是一種ROA(The Resour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資源的架構).app
在Restful以前的操做:
http://127.0.0.1/user/query/1 GET 根據用戶id查詢用戶數據
http://127.0.0.1/user/save POST 新增用戶
http://127.0.0.1/user/update POST 修改用戶信息
http://127.0.0.1/user/delete GET/POST 刪除用戶信息
RESTful用法:
http://127.0.0.1/user/1 GET 根據用戶id查詢用戶數據
http://127.0.0.1/user POST 新增用戶
http://127.0.0.1/user PUT 修改用戶信息
http://127.0.0.1/user DELETE 刪除用戶信息post
以前的操做是沒有問題的,大神認爲是有問題的,有什麼問題呢?你每次請求的接口或者地址,都在作描述,例如查詢的時候用了query,新增的時候用了save,其實徹底沒有這個必要,我使用了get請求,就是查詢.使用post請求,就是新增的請求,個人意圖很明顯,徹底沒有必要作描述,這就是爲何有了restful.
SpringMVC實現restful服務:
SpringMVC原生態的支持了REST風格的架構設計
所涉及到的註解:
--@RequestMapping
---@PathVariable
---@ResponseBody
restful就是舊技術,新風格.以前寫過一篇關於restful接口的博客:【Restful接口】restful接口的兩種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