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人會以爲IT門檻低,工資高?

今天在高鐵上,翻着逼乎,被一個話題勾住了,「爲何不少人會以爲IT門檻低?」程序員

我一驚,還真是,身邊朋友都以爲「IT賺的多」,「程序員工資高」,朋友聚會聊天總會以我是程序員爲由,調侃這一行工資高,動不動20w,30w。面試

說着說着,就真的變成「程序員就是工資高」數據結構

今天小胖就來聊下關於作IT的門檻,說工資高的,要不要來試試?運維


逼乎題主寫道:某211CS大二學生,大一正式開始接觸計算機,前先後後高數大物電路機率論數據結構學得要死,平時還要爲了之後工做學Java,更難受的是好多文獻資料都是好久之前的,如今的語法和三年甚至一年之前的都很不同,因此要處處找文獻參考,講道理,如今真的感覺到了什麼叫技術的更新換代快。即使這樣整日沉迷學習也不以爲本身之後能找到一個10k以上的好工做。想着還要像這樣學兩年半,感受不是通常的心累。學習

那小胖的觀點就是:門檻相對之前是低一些。緣由有不少:大數據

  1. 由於有培訓機構。
  2. 好比互聯網時代獲取資源的方式有不少種。
  3. 知識付費讓你們學東西更方便了。

可是呢,能不能拿相對較高的工資,還得看命。人工智能

沒錯,不是看技術能力、看工做經驗、看行業標準。設計

那命是什麼?放在最近,就更好解釋了,不少公司在裁人,那供大於求的時候,人才價值是否是會被市場壓縮?遊戲

而放在五、6年前,也就是我畢業的時候,還處在互聯網上半場,算是踩了互聯網技術的紅利期,只要你會點技術,就要你。資源

那小胖之因此說「看命」,是由於工資的高低有不少因素決定,好比:公司是否急召?你的方向是否處於風口(好比如今的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在一線城市仍是三四線城市?老闆有沒有錢?

發現沒有,這些和你的技術都沒有關係,然而這些卻都又極大地影響着你的工資,因此這就是命?


所謂的門檻,都是相對的,需求量大了,天然就供不該求了,天然就膨脹了。剛剛說的紅利期也是這個意思。

我記得十幾年前招程序員,只要你肯幹,人還聰明,就招了,由於這種你不要,就沒人可用了,每一個新項目都是十幾個程序員的缺口,還特麼總有人薪水翻倍被人挖走。

我固然也想要啥都會的,不過別的公司也要啊,幾倍的錢也請不起。

後來公司說要招個助理,其實就是跑跑腿,打打文件的助理,你說助理這個門檻須要很高嗎?應該沒程序員高吧,可是由於只要一個,候選人還巨多,我生生從十幾個小姑娘裏面找了個最聰明最漂亮、英語口語好、寫字漂亮、學歷最好(復旦本科)的……這仍是我看她確實漂亮、確實學歷不錯……,想一想算了,就招她吧,要不我估計還得繼續面試下去。你說這門檻高不高?


作了這麼些年IT,從運維到DBA,到運維開發,再到數據分析,再到如今創業作數據中臺,除了不寫業務代碼,啥都作,包括產品設計,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項目實施、交付、驗收,再到招人。業餘時間寫公衆號「Python專欄」,也歡迎你們關注。

我發現這幾年對我來講作的也算多,你要說門檻低吧,我還真不認。畢竟這麼些個技能點過來,也不是一週半個月出來的。

但你要說咱工資高,你要酸咱,放之前我會解釋下,咱們時薪低咯,咱們996咯,但大家發現沒,越解釋他們越來勁了。還跟你槓上了。

因此如今我一概回答:對的,是比大家行業高了,畢竟市場準入是根據人才稀有度和產生價值來衡量的。

大家在家打遊戲,咱們在公司敲代碼,沒有加班費還不容許咱們平時工資稍微多一點嗎?

大家週末約妹子看電影,checkin,揮灑汗水,咱們在公司敲代碼,趕項目,揮灑頭髮,沒有加班費,多要一點工資不行嗎?


你要說門檻低,那是真低啊!

一我的腦,

一臺電腦,

一根網線,

還有什麼成本?

沒了呀。

朝9晚9,

一個馬桶,

一張牀,

還有什麼成本?

沒了呀。


可是你要知道,

腦子不是人人都有的,

朝9晚9不是人人都堅持的下來的,

身體吃得消,精神吃不消,

精神吃得消,家人吃不消。


小胖非科班出身,更是知道半路轉行IT的不容易,有太多的東西須要補。工做之餘巴不得不睡覺的去學習,把別人4年的大學,3年的碩士都給補了。

因此別再扯IT工資高了,能高過大家一套拆遷房嗎?

若是你也是程序員,想給枯燥的代碼增添一些樂趣,就來公衆號「Python專欄」和我一塊兒浪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