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第2周業務風控關注 | 微信打擊盜用他人的身份惡意註冊,去年處理300多萬例

易盾業務風控週報每週報道值得關注的安全技術和事件,包括但不限於內容安全、移動安全、業務安全和網絡安全,幫助企業提升警戒,規避這些似小實大、影響業務健康發展的安全風險。算法

一、上海市網信辦依法處置「白富美研究中心」等6個違規微信公衆號安全

據悉,「白富美研究中心」「小見見是大腿」「發現上海生活」「上海生活夜千花」4個微信公衆號爲博眼球、蹭流量,發佈低俗庸俗內容,人爲製造所謂八卦熱點,使用不堪入目的露骨字眼並配發低俗圖片,嚴重破壞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長寧區北新涇官微」「奉賢老鄉」2個微信公衆號存在假冒官方機構、傳播不實信息等問題,嚴重誤導社會公衆。上述6個微信公衆號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用戶公衆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已被依法關閉。微信

二、微信:嚴厲打擊盜用他人的身份惡意註冊,去年處理300多萬例網絡

根據微信官方的消息,國家法律要求使用互聯網服務必須進行賬號實名認證,但網絡黑灰產盜用他人的身份信息或手機號碼做爲註冊資料,註冊大量虛假賬號進行販賣盈利。微信表示,2019年共計對300多萬個惡意註冊的違規賬號進行了處理,後續仍將持續進行嚴厲打擊。 機器學習

三、工信部通報第二批侵害用戶權益App 拉勾天涯等在列學習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做的通知》要求,工信部按計劃、分階段、穩步推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專項行動期間,第一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3家企業,已於1月3日依法組織下架。現將第二批發現存在問題且未完成整改的15款App向社會通報。上述App應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做,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表示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做。
ebbc-imvsvyz8777031.png大數據

四、Facebook在總統大選以前宣佈禁止Deepfake視頻網站

隨着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即將臨近,Facebook週一宣佈已禁止其平臺上的僞造視頻和照片(一般稱爲Deepfake)。在帖子中,Facebook表示將開始刪除「以普通人不易察覺並可能誤導某人的方式」編輯過的內容,或由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算法建立的內容。人工智能

五、外婆手機沒驗證碼?牽出涉500多萬手機號薅羊毛黑產spa

據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浙江紹興警方成功打掉了一個經過給老年機植入木馬攔截手機驗證碼來薅「新人補貼」羊毛的羊毛鏈,總共有500萬個手機號5000萬條註冊短信,按照一條短信補貼10元,VC們被他們薅走了5個億。

六、明尼蘇達州醫院泄露近50K的患者醫療信息

明尼蘇達州的Alomere Health披露了其兩名僱員的電子郵件賬戶被未受權登錄的安全事件,這次事件泄露49351名患者的我的和醫療信息,包括姓名,地址,出生日期,醫療信息乃至駕照號碼。

七、應對兒童隱私保護法:YouTube 將全部觀看兒童節目的人視爲兒童

去年九月,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對 Google/YouTube開出了 1.7 億美圓的罰單,緣由是它違反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OPPA)。YouTube 此前以兒童不是它的通常觀衆爲由拒絕遵照 COPPA。如今爲了遵照 COPPA,YouTube 官方博客宣佈它將要求內容創做者標記其內容是否爲兒童製做的,而它同時將觀看這些兒童內容的全部人視爲兒童,限制數據的收集和使用。面向兒童的內容將關閉評論、通知和個性化廣告。

八、反壟斷法迎來大修:新增互聯網領域反壟斷條款

施行11年的《反壟斷法》迎來首次「大修」。1月2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2020年1月31日截止。現行《反壟斷法》於2008年8月1日正式實施,這也是該法實施11年來首次修訂。與「舊法」相比,《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首次擬將互聯網新業態列入,並大幅提高處罰標準。

九、2019年共處置網絡有害信息1113萬條 取締關閉網站8.4萬個

1月6日消息,據「掃黃打非」微信號發佈的消息, 2019 年,全國共查繳各種非法出版物 1710 萬件,處置網絡有害信息 1113 萬條, 取締關閉網站8. 4 萬個,查處各種案件1. 1 萬起。

十、央行:嚴禁大數據公司等違規查詢我的信息

1月4日消息,央行徵信中心近日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我的徵信系統基本實現對我的金融信用信息的廣覆蓋。徵信系統信息主要用於對借款人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央行注意到一些大數據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靠騙取或盜取我的用戶密碼違規查詢我的信息,涉嫌侵犯公民我的信息罪,人民銀行將配合公安部門進行嚴厲打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