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分----第五章(數據庫相關)

第一節:概述
內容包括 1.數據庫模式
2.數據庫設計 ER模型、關係代數與元組演算、規範化理論
3.併發控制
4.數據庫完整性約束
5.分佈式數據庫
6.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第二節:數據庫映射
三級模式
外模式:對錶進行必定的操做,造成視圖,供應用程序調用
概念模式:根據業務邏輯來設計表這個層面
內模式:數據以什麼樣的格式存放到物理路徑
兩級映射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
即視圖與表之間的映射,有了這個映射,則表發生改變時,只須要修改視圖,不須要修改應用程序
概念模式----內模式映射
即表與物理數據之間的映射,有了這個映射,則物理數據的存儲格式發生改變時,不須要修改表,即不須要修改視圖,最終不須要修改應用程序

第三節:數據庫設計流程
1.需求分析階段
產出物:數據流圖、數據字典、需求說明書
2.概念結構設計
產出物:E--R模型,還沒到具體的表,只是設計實體關係模型
3.邏輯結構審計
產出物:關係模式,也稱爲表
即將E--R模型轉換成數據庫表,涉及到數據庫完整性約束
4.物理結構設計
各個DBMS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特性,如:mysql與oracle數據庫的物理數據存儲格式可能存在必定的差別。應用層面通常不須要考慮這個。

第四節:E----R模型
1.三個基礎要素構成:實體、屬性、聯繫
實體:即類,用方框表示
屬性:即類的屬性,用橢圓表示
聯繫:即類與類之間的關係,用菱形表示
2.ER模型轉關係模式
即ER模型轉成數據庫表
2.1 一個實體轉換成一個關係模式
2.2 聯繫轉成關係的狀況
1>1:1時,即一對一時,聯繫隨便放在左右哪張表都行,例如:有表A與表B,他們之間的數據對應的關係是1:1,A表的主鍵存放在B表,或者B表的主鍵存放在A表,這兩種狀況都行。
2>1:n時,即1對多時,聯繫必須放在右表中
3>n:m時,即多對多時,聯繫必須單獨成一個表

第五節:關係代數
包括:並(去重)、交、差、笛卡爾積、投影、選擇、連接
並:select A union select B
交:select A,B where A.全部屬性 = B.全部屬性;即取兩張表中相同的數據
差:A-B,取存在於A不存在於B中的數據;即去掉A中相同B的數據
笛卡爾積:select a,b 即A*B,兩張表的數據相乘
投影:select id,name from A ,其實是取出某張表中所須要的列
選擇:select * from A where A.id = xx,其實是取出某張表中所須要的行
連接:select * from A,B where A.id =B.id,其實是根據某種規則取出兩張表中的數據,注意:條件中的字段只取一個,如上獲得的結果字段可能爲:a.id,a.name,b.age等。
注意:常常考笛卡爾積與連接的區別。

第六節:mysq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