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dell的R720服務器上安裝Centos6.x系統,經過ifconfig -a發現顯示的網卡是em*,和以往的eth*不同,換成其餘服務器沒有問題。linux
通過排查發現這是因爲biosdevname致使的。在Redhat6/Centos6中,默認biosdevname是關閉的,可是當服務器是dell的時候就變成開啓的。biosdevname是由dell開發的工具,旨在爲網絡設備的命名理清思路。biosdevname是一款udev幫助程序,可根據系統BIOS提供的信息對網絡接口進行重命名。ios
帶來的影響是:web
l 系統不會在/etc/udev/rules.d 下自動生成 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服務器
l 經過ifconfig -a查看時網卡顯示的都是em*而不是傳統的eth*;網絡
l 某些時候須要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的網卡配置文件裏手動配置正確的MAC地址才能使網卡正常啓動。工具
處理方法:編碼
在/boot/grub/grub.conf的內核kernel中添加一個參數biosdevname=0spa
而後reboot命令行
重啓後70-persistent-net.rules會生成,網卡啓動後會自動寫入MAC地址,ifconfig -a中顯示的網卡也都是eth*了(以前手動修改過網卡名稱的除外)。設計
biosdevname參考:
此文表明戴爾Enterprise Linux 設計團隊的 Narayanan D 發表
Red Hat 現已推出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 Service Pack 1 (RHEL 6 SP1) 對網絡接口實施了新的命名規則。戴爾同時開發,並聽從GPL協議義發佈了‘biosdevname’ udev helper實用程序。它會根據網絡接口在系統中的物理位置來建議新的設備名稱。
將RHEL6 SP1 安裝到支持的戴爾PowerEdge 服務器過程當中,新的網絡接口名稱將變爲:
emN (em1, em2, ..)
以取代主板集成網口過去使用的 ethN 名稱。
對於 PCI 擴展網絡接口,名稱將是:
pXpY (p<slot number>p<port number> - p1p1, p1p2, ..).
根據新的命名方案,em1 將映射 ‘Gb1’(em2 映射 ‘Gb2’),與服務器底座上的標籤相同,從而使網絡接口的有效管理更加輕鬆。名稱 p1p2 可便於識別擴展網卡上的網絡端口。
新的命名方案在支持的戴爾PowerEdge 平臺上默認開啓。在安裝過程當中傳送‘biosdevname=0’ 內核命令行參數,便可禁用新命名方案,並在運行時中保留。
對 ethN 名稱進行硬編碼的現有腳本可能須要更改,使其能識別網絡設備名稱。
請參考此文檔以瞭解在支持的 Dell PowerEdge 服務器上使用新命名規範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