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 應式Web設計對於解決多類型屏幕問題來講是個不錯方案,但從印刷的角度來看,其卻存在着不少的困難。沒有固定的頁面尺寸、沒有毫米或英寸,沒有任何物理 限制,讓人感到無從下手。隨着創建網站可用的各類小工具愈來愈多,像素設計侷限於桌面和移動端也已經成爲歷史。所以,如今就讓咱們來講明一下如何運用響應 式Web設計的各項基本原則來實現,而不是抗拒流暢的網頁體驗。爲了簡單起見,咱們將着重講佈局。web
源碼:http://www.jinhusns.com/Products/Download/?type=xcj瀏覽器
看似相同實則否則。這兩種設計方式彼此相輔相成,因此說也沒有對錯之分。具體狀況要依內容而定。工具
隨着屏幕尺寸愈來愈小,內容所佔的垂直空間也愈來愈多,也就是說,內容會向下方延伸,這就叫作內容流。若是你習慣了使用像素和點進行設計,可能會以爲這個有點難掌握。不過不要緊,習慣了就很好理解了。佈局
你 的設計對象多是臺式桌面,也多是移動端屏幕或者介於二者之間的任意屏幕類型。像素密度也會彼此不一樣,因此咱們須要使用靈活可變,而且可以適應各類狀況 的單位。那麼在這種狀況下,百分比等相對單位就派上用場了。使用百分比時,咱們說寬度50%就是表示寬度佔屏幕大小(或者叫視區,也就是指所打開瀏覽器窗 口的大小)的一半。字體
斷 點可讓頁面佈局在預設的點進行變形,也就是說,在臺式桌面上顯示3欄,在移動設備上僅顯示1欄。大多數CSS屬性均可以實現斷點之間的變形。斷點放置的 位置一般取決於內容。好比,若是一句話要換行,你可能就須要加上斷點。但斷點使用時須要謹慎——若是搞不清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很容易弄的一團亂。優化
有時候內容佔滿整個屏幕寬度(例如在移動設備上)是好事,但若是相同的內容在電視屏幕上也撐得滿滿的,貌似就不太合理了。這就是爲何要有最大/最小值。例如,若是寬度爲100%,最大寬度1000px,那麼內容就會以不超過1000px的寬度填充屏幕。網站
還記得相對位置嗎?若是一大堆要素彼此都緊密聯繫,那麼必將難以控制。所以,將要素放置到容器中就會讓它們變得更加好理解,而且簡潔明快。這種狀況就須要用到像素之類的靜態單位了。靜態單位對於logo和按鈕等不須要擴展的內容來講很是有用。設計
嚴格來講,項目從小屏幕入手過渡到大屏幕(移動優先),仍是從大屏幕入手過渡到小屏幕(臺式桌面優先)區別不大。可是,從移動端着手能夠給你帶來一些額外的限制,幫助你進行決策。一般狀況下你們會從兩方面同時着手,因此你仍是要看哪一種方式最適合你。對象
想讓本身的網站擁有炫酷的Futura或Didot效果嗎?那就是用web字體吧。儘管web字體看起來很炫酷,但你要記住,這些字體都須要用戶下載,字越多,用戶加載頁面的時間也就越長。另外一方面,系統字體加載速度則快得多(前提是用戶本機就有),但太過普通。blog
你 的圖標是否有不少細節,而且應用了不少華麗的效果?若是是,那就用位圖。若是不是,考慮使用矢量圖。若是是位圖,使用jpg、png或gif。矢量圖則最 好使用SVG或圖標字體。其各有利弊。但你要時刻牢記圖標尺寸——未通過優化的圖片不能傳到網上。另外一方面,矢量圖一般比較小,不過部分比較老的瀏覽器可 能不支持矢量圖。還有,若是圖標有不少曲線,那有可能會比位圖還大,因此要明智取捨。
若是有什麼遺漏之處,評論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