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不完全,IBM發佈新一代高端存儲DS8880

DELL把EMC收購了,今後DELL也有了高端存儲。今天看到HDS CTO的博客,說HDS有存儲,有服務器,還有大數據,咱們不只僅是一個存儲公司,咱們不怕。但是我以爲HDS的市值少點,被HP、CISCO、ORACLE收購也是不錯的選擇。數據庫


說回高端存儲,今天IBM更新了本身的產品線,發佈了第六代DS8000存儲DS8880。後端

新的DS8880的機櫃面板風格和大型機IBM z13同樣,預示這款產品支持z13的一些新特性,如FICON Express 16S with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upport,High Performance FICON for z Systems (zHPF), SAN Fabric Priority。
服務器



新的DS8880採用最新Power 8服務器,兩臺P8服務器採用最新的PCIe 3.0技術鏈接。也就是DS8880相對於上一代產品DS8870在硬件上主要是CPU升級到了P8,內部總線升級到了PCIe 3.0。性能上,IBM宣傳其是上一代產品的兩倍。微信


DS8880內部的佈局,和上一代產品相差不大。網絡


但機櫃好像有些變化,能夠根據須要垂直升高,從40U能夠增長附件升高到46U。這樣能夠充分利用機房的空間,若是你的機房空間比較高的話。異步


還有一個變化時第二臺管理工做站能夠嵌入到機櫃裏面。首先工做站小型化後,能夠放在UPS的下面;第二是鍵盤採起側滑方式能夠垂直收納進機櫃裏。佈局


特性上除了新支持z13的新IO能力外,IBM還繼續強調和IBM小型機的協做,特別是自動分層、I/O優先級的管理、集羣的聯動,甚至對DB2數據庫的感知等等。性能


所以,IBM總結的四大優點裏面,其實最大的差別性仍是下面第三點,即和IBM服務器解決方案的集成和聯動。IBM DS8880如今走的路線有點像ORACLE存儲的思路,更多做爲總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學習


不過,IBM仍是有一個新的特性叫多站點端對端遠程負責,能夠實現三個數據中心的實時同步。通常的廠商都只能作到一個同步,另一個必須用異步。這個三中心數據相互徹底同步,可靠性更高了。大數據


IBM宣傳和HyperSwap配合,能夠達到6個9的可靠性。


但另一份材料又宣傳能夠達7個9的可靠性,都不知道以那個爲準了。


IBM此次發佈DS8880一共有三款型號:

入門級混合陣列:DS8884,售價5萬美金起(好像很便宜啊)

企業級混合陣列:DS8886

全閃存陣列:DS8888(2016年早期可用)


混合陣列如今聽說就可用了,下面是它們的具體規格:



咱們看到除了CPU升級外,內存也升到了2TB,不過在目前高端存儲裏面仍是最小的。不過沒有關係,DS8000歷來不和其餘廠商拼顏值。不過最使人意外的是,IBM DS8880的後端I/O竟然仍是採用8G FC,也就是磁盤框和控制器採用8G FC鏈接,但磁盤框內部採用SAS 6G交換技術鏈接每一個SAS接口HDD。這個實現方式和上一代產品DS8870同樣,顯得落伍了。目前除了IBM DS8000,其餘高端存儲後端所有切換到全SAS鏈接了,甚至不少都用12G SAS技術。


好在DS8888全閃存配置,IBM應該和上一代產品同樣,直接採用PCIe NVMe技術,後端I/O再也不是瓶頸。


因爲DS8880剛剛發佈,IBM對應的紅皮書尚未看到,不少細節之後再和你們分享。


【學習心得】

一、IBM DS8880相對上一代產品DS8870升級了CPU、內存和內部總線,性能提高一倍,機櫃的利用率有提高,最大容量支持3PB。但後端I/O沒有變化,容易成爲系統的瓶頸,升級並不完全。

二、IBM DS8880的最大賣點仍是和本身大型機以及小型機的緊耦合提供差別化的解決方案上。

三、IBM本次單獨包裝一款全閃存的高端存儲DS8888,由於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形態,好比HP 3PAR 20880,華爲OceanStor 18000F。並且Gartner的分析師只認可有獨立型號的全閃存陣列爲AFA,獨立形態也有利於其加入全閃存陣列高端市場的爭奪。


總的來講,IBM的本次高端產品更新,沒有感受給你們帶來太多驚喜,特別是後端的網絡技術沒有更新,使人有點失望。聯想到高端存儲的發展歷史,IBM在存儲網絡技術上老是落後競爭對手不少,這也許也是市場被EMC、HDS不斷蠶食的一個緣由吧。


無論怎樣,但願高端存儲有史以來最吉利(對中國人來講)的型號DS8888能給IBM帶來好運。由於根據IDC的數據,IBM高端存儲在中國的銷量已經觸底反彈,2015H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6%。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高端存儲知識(High-end_Storage)。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