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已經刻不容緩 互聯網巨頭決戰金融雲

在雲計算領域中,金融雲能夠說是雲服務市場中最爲重要的一塊「高地」,預測數據顯示,2020 年金融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200 億元,有望迎來爆發性增加。

現在,隨着 To C 領域紅利已盡,爲了遇上 To B 的風口,BAT 紛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架構調整,將「雲」上升到史無前例的戰略高度。而在雲計算領域中,金融雲能夠說是雲服務市場中最爲重要的一塊「高地」,預測數據顯示,2020 年金融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200 億元,有望迎來爆發性增加。html

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 41.18% 的金融機構已應用雲計算,46.80% 的金融機構計劃應用雲計算,已經或計劃應用雲計算的金融機構共佔 87.98%,接近九成。
雲計算已經刻不容緩 互聯網巨頭決戰金融云云計算已經刻不容緩 互聯網巨頭決戰金融雲
銀行系統大比例上雲,意味着商機顯現,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大型金融機構紛紛開始對外輸出金融雲技術方案,而銀監會還在去年年初牽頭 16 家金融機構成立了金融雲公司,加入對市場的爭搶瓜分中。能夠說金融雲市場還處於羣雄爭霸的戰國時期,行業格局待定,但金融「上雲」已刻不容緩。前端

金融「上雲」空間巨大linux

早在 2016 年,銀監會牽頭制定的《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就提出,「積極開展雲計算架構規劃,制定雲計算標準,聯合創建行業雲平臺」。根據一項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在金融機構的雲服務需求中,銀行佔比高達 80%。安全

銀行業旺盛的上雲的訴求背後,是近年來資產回報率走低與新興金融業態衝擊——金融互聯網應用場景愈來愈多,小額交易頻發,交易量不可預知,「秒殺」成爲新常態,這使得銀行 IT 系統峯值處理能力需達到過去的 n 倍,若是單筆交易 IT 成本不變,總成本將大幅增加。服務器

而云計算做爲新的 IT 建設、採購、使用模式,經過對標準且相對廉價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等硬件資源進行虛擬化,提供便捷、按需獲取、可配置和可度量的 IT 資源供應,在成本、靈活性上有大優點。微信

從這個角度看,金融上雲既可以大幅下降銀行成本,也可以爲銀行打造面向互聯網場景的金融產品提供更靈活的支撐。所以儘管傳統金融機構在歷史架構、系統成本、數據安全等方面存在顧慮,但加快上雲步伐已成爲大勢所趨。網絡

巨頭入場,逐鹿金融雲架構

衆所周知,金融雲是一項資源消耗很大的系統性工程,四大行或股份銀行等有錢、有人,還能靠本身「買買買」,囤設備拉團隊,構建互聯網基礎,但這對於中小銀行,尤爲城商行來講,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運維

另外一方面以阿里、騰訊爲表明的互聯網出身的金融科技巨頭擁有互聯網科技基因,同時又都在金融領域耕耘數年到十數年之久,既有技術優點又有行業洞察能力,可以經過金融雲平臺幫助這些中小金融機構接入雲計算、大數據、AI 等智能化發展軌道,並快速部署上線其網絡金融業務,大大下降其 IT 成本。工具

阿里先行

做爲市場的先行者,阿里雲早在 2013 年 11 月就宣佈整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各方面資源推出阿里金融雲服務,當時該項目在阿里內部被稱做「聚寶盆」,旨在爲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 IT 資源和互聯網運維項目。

通過多年持續耕耘,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阿里金融雲開枝散葉,業務覆蓋 P2P、小貸、典當、擔保、衆籌等小微金融,迄今已有 2500 多家金融機構客戶,非雙 11 期間天天支撐數億筆交易(不含支付寶),其客戶包括數十家銀行、半數以上的保險公司、七成以上的證券公司,千餘家互聯網金融企業。

在業務層面,爲客戶打包了一整套前臺、中臺及三方平臺的工具,具體包括了反羊毛、防數據丟失、人臉識別等系統。可應對 DDOS 攻擊、預防敏感數據泄露及發現未知威脅。

追趕的騰訊

相較於阿里的先發制人,直到 2016 年 7 月,騰訊才宣佈開放金融雲,做爲一家生態型公司,騰訊在金融雲上的打法仍舊堅持了該公司作鏈接、作生態的模式。

對此,騰訊金融雲總經理胡利明就曾表示,依託微信、QQ 等前端帶來的流量,以及第三方金融科技企業的合做,騰訊金融雲的技術與產品策略都圍繞着要成爲銀行、基金、證券、保險等領域金融機構創建生態化互聯網金融平臺首選的提供商而展開。

騰訊金融雲目前已經服務了超過 6000 家金融客戶,包括 150 多家銀行、40 多家保險公司、20 多家證券公司,以及上千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一樣以銀行爲例,杭州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杭州銀行、招商銀行、武漢農商銀行、微衆銀行、金谷農商銀行、華夏銀行等都是騰訊金融雲的合做夥伴。

因爲起步較晚,在金融雲上,騰訊距離阿里還有較大的差距,但騰訊金融雲也有本身的優點,特別是能夠和其餘騰訊系產品達成聯動效應,利用好 C 端的客戶優點,爲金融企業帶來更多流量上的協同效應,將來也將值得期待。

百度須要金融雲

對於百度,此前,有料君曾寫過一篇《百度須要金融雲》,在這篇文章中,有料君提到:

百度在金融雲上的發力要從 2017 年算起,而百度雲選擇加碼金融雲,源於這個市場特殊的環境,隨着對於雲計算、雲遷移等服務的旺盛需求,全球雲業務市場正走向成熟,勢頭迅猛。金融領域是當前中國雲計算應用需求最爲迫切的領域之一,隨着國內大舉去 IOE 化的旗幟,銀監會要求,2020 年銀行業面向互聯網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必須所有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其餘系統遷移比例不低於 60%。

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金融行業有更強烈的開拓市場、提升客戶滿意度、提高運營效率、優化成本開銷的須要。」百度金融雲總經理楊俊在以前的採訪中這樣告訴記者。

在楊俊看來,百度雲金融雲的重要優點之一是依託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楊俊認爲,在逐漸解決了基礎架構層面的問題以後,金融機構對於雲服務商支持他們實現業務創新的需求會更強,而百度雲金融雲解決方案能夠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價值。

人工智能的加持也確實讓百度在金融雲市場如魚得水,在金融領域,百度已經與廣發,銀聯,泰康人壽等金融機構達成合做。現在,百度雲金融雲結合金融行業的特色,寄但願於知足金融行業佈局智能金融產品的需求,從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三個層面出發,快速處理業務數據。

百度金融雲目前已經和數十家銀行以及數百家互金機構達成合做協議,包括天津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南京銀行、百信銀行、廣發證券、方正證券、意時保險、拉卡拉等都是百度金融雲的合做夥伴。

做爲雲服務市場中最爲重要的金融雲「高地」,波濤洶涌下,一場由逐鹿戰正在上演。儘管各家都有所長,但在面對其餘金融科技企業競爭的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傳統金融機構和設備及技術廠商的圍剿,隨着金融雲服務商中涌入愈來愈多的競爭者,無疑將給行業帶來更多的競爭,倒逼各方提高業務效率和服務品質,給企業和我的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而金融雲市場將來潛力足夠大,相信金融科技的好戲還在後頭。

原文來自:http://cloud.51cto.com/art/201903/593419.htm

本文地址:https://www.linuxprobe.com/computing-financialcloud.html編輯:王華超,審覈員:逄增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