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又在社區組織徵文活動了,做爲 SegmentFault 的文字工做者,雖然平常的稿子都寫不完、採訪都接不過來,但仍是想摻和一下~
最近在用大量的時間,整理微信收藏中的內容。安全
我收藏的第一篇文章,是王路老師還在鳳凰新聞作主編時發表的《王路:史湘雲和林黛玉的各自孤獨》,時間是 14 年的 10 月份;最新的一個收藏來自豆瓣,是昨天看到的一篇介紹過年去哪兒玩的攻略。(PS:最近正在完整的看第四遍紅樓夢,好的文學做品就像真實的人生,不一樣階段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微信
在整理的過程當中,最大的收穫,不是還沒有整理完的 200 多條的印象筆記,而是清楚的看到了本身的變化與經歷,順一遍下來,發現這一年裏本身獲得了不少,卻也失去了不少。不過並無太多的可惜或者感慨,想到之後會獲得更多,也會失去更多,也就沒什麼可感慨的了。學習
每一個似我這般年紀的人,彷佛都在追求一種「成熟」,但什麼是成熟又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spa
曾經和一個朋友聊天,討論過一個話題,「咱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學會適應環境、掌握規則、學習手段,最後脫胎換骨改頭換面,成了一個和以前徹底不同本身都不認識的人,這樣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麼?」ip
幾瓶酒事後,得出的最後結論是 —— 恐懼。it
咱們懼怕各類可能性的傷害,懼怕陷阱與圈套,懼怕落後與忽視,懼怕來自對手的明槍難躲,懼怕來自朋友的暗箭難防,因此試圖防患於未然,置本身於一個安全的境地。社區
但越是如此,可懼之事越多。class
整天擔驚受怕,畏首畏尾,算計來算計去,長陷於此,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均是蠅營狗苟之事,天然以爲社會險惡,危機重重。但咱們真的須要這樣麼?cli
在我看來,不論採起哪一種態度,這世界都會有許多令你不滿、令你不甘的部分。在還沒見識過它到底有多壞,就先對它抱有成見,在它還沒真正對你形成傷害就先仇視它,未免太傻了。咱們總愛抱怨本身有多慘多倒黴,但全部人都同樣,在各自光鮮的外表下經歷着只有本身知道是什麼鬼樣的人生。若是能夠接受這個觀點,就不會以爲本身無辜,以爲本身多不同凡響。方法
人活一世,終有嚥氣的那一天,在此以前,須要不斷的體驗各類甘苦,經歷各類僥倖,最終帶着比初入人世時更豐富的精神世界與更爲豐富有趣的靈魂離開,纔是我目前所理解的,生命的意義。
話雖如此,我也不知道什麼纔是最好的方式,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三觀,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與路徑。但我知道,日子過一天少一天,愛的人見一面少一面,根本沒時間浪費。
因此在獲得以前先學會捨棄,反抗以前先學會接受,接受期待的落空與意外的收穫,明白不少時候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不然,一切對世界豎起來的中指,都是虛張聲勢自欺欺人。
人到了必定的年紀,仍是隻會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是最沒出息的事兒。這是我一直以來對本身的勸誡。
也但願新的一年,咱們都不要沉浸在憤恨與狂歡之中,以致於有一天,當期冀的生活到來時,兩手空空,被疲憊和壓抑拖垮了身體,拿不出像樣的東西,擁抱餘下的,美好人生。
2019 年打卡。奧力給!
《雪夜林畔小駐》做者:羅伯特·弗羅斯特(美)
譯者:余光中
想來我認識這座森林,
林主的莊宅就在鄰村,
卻不會見我在此駐馬,
看他林中積雪的美景。
個人小馬必定頗驚訝:
四望不見有什麼農家,
偏是一年最暗的黃昏,
寒林和冰湖之間停下。
它搖一搖身上的串鈴,
問我這地方該不應停。
此外只有輕風拂雪片,
再也聽不見其餘聲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羨,
但我還要守一些諾言,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
還要趕多少路才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