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Linux安裝vsftp


1、安裝分區方案:
    (1)交換分區,兩倍內存
    (2)/boot分區
    (3)/剩餘的全部空間
語言選擇English(英語)前端

2、    配置IP
IP地址、子網掩碼:
  編輯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靜態仍是動態
    BROADCAST=192.168.1.255
    IPADDR=192.168.1.35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網掩碼
    NETWORK=192.168.1.0    -網絡ID
    ONBOOT=yes
網關:
  編輯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vmlinux    ---主機名
    GATEWAY=192.168.1.2    ---網關
DNS:
  編輯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61.147.37.1
    nameserver 61.177.7.1
注意:上述IP地址都要改爲與你的網絡配置相對應的IP地址。" "前面注意大小寫。
RedHat Linux下的MAC地址更改
  1.首先必須關閉網卡設備,不然會報告系統忙,沒法更改。
       /sbin/ifconfig eth0 down
  2.修改MAC地址。
       /sbin/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AABBCCDDEE
  3.從新啓用網卡
       /sbin/ifconfig eth0 up
  網卡的MAC地址更改就完成了。  
另一種方法是修改網卡的配置文件ifcfg-ethx,添加上相似格式的MAC地址:HWADDR=00:AA:BB:CC:DD:EE。node

3、服務器配置之vsftpd配置 mysql

安裝和啓動
1.可用如下命令查詢是否已安裝:
    #rpm -qa|grep vsftpd
    vsftpd-2.0.5-10.e15
若是出現以上結果,代表已安裝。若是未安裝,可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5 安裝光盤中找到安裝包,使用命令:
vsftp-2.0.5-10.e15.i386.rpm位於第二個iso文件中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rpm -ivh vsftp-2.0.5-10.e15.i386.rpm
2.啓動和關閉
    啓動命令爲:#service vsftpd start
    中止命令爲:#service vsftpd stop
    重啓命令爲:#service vsftpd restart
    查詢運行狀態:#service vsftpd status
    vsftpd (pid 3571) 正在進行……
三、Vsftpd服務器配置
    Vsftpd的主配置文件有三個: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ftpusers  
        /etc/vsftpd.user_list
修改前建議使用cp命令備份這三個文件,修改完成後須要重啓vsftpd服務才能使設置生效。
(一)匿名用戶訪問配置
1.啓動後FTP服務器就能夠登錄了
  匿名用戶在text模式下,要用用戶名ftp,密碼也是ftp,來進行登錄;若是是用FTP工具來匿名登錄的話,用戶名和密碼都爲:anonymous。默認狀況下匿名用戶能夠訪問和下載,但不能進行上傳、刪除、新建目錄、執行文件等操做
  本地用戶能夠登錄,並能夠離開自家目錄至有權訪問的其餘目錄,並在權限容許的狀況下進行上傳和下載,寫在文件/etc/vsftpd.ftpusers中的本地用戶禁止登陸。
2.容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
    須要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把如下兩項前的#去掉。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重啓vsftpd服務。
3.僅容許匿名用戶訪問
    指須要限制本地帳號訪問,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把如下兩項前的#去掉。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重啓vsftpd服務。
4.設置歡迎信息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ftpd_banner=*****
    *****即爲設置的歡迎信息。
    重啓vsftpd服務。
5.設置最大傳輸率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設置匿名用戶的最大傳輸速率爲20Kbps,應添加如下語句:
    anon_max_rate=20000
    設置本地帳號的最大傳輸速率爲1Mbps,應添加如下語句:
    local_max_rate=1000000
6.設置服務器最大併發數和用戶最大線程數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設置服務器最大併發數爲99,應添加如下語句:
    max_clients=99
    設置用戶同一時段的最大鏈接數,應添加如下語句:
    max_per_ip=5
7.禁止某些IP段的主機匿名訪問服務器
    修改vsftpd.conf文件,確認有以下語句:
    tcp_wrappers=YES
    修改/etc/hosts.allow文件,增長1行命令:
    vsftpd:192.168.1.1:DENY
    表示限制IP爲192.168.1.1的主機訪問FTP服務器。
    重啓vsftpd服務。
8.用ASCII方法傳送數據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重啓vsftpd服務。
9.設置數據傳輸中斷間隔時間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idle_session_timeout=600
    代表空閒會話時間爲600秒。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代表數據鏈接超時時間爲120秒。
    重啓vsftpd服務。linux

(二)本地用戶訪問配置
1.使用用戶列表進行訪問控制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按如下語句設置:
    userlist_enable=NO
    代表vsftpd.ftpuser文件中的用戶將被禁止訪問FTP服務器。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deny=NO
    代表僅容許vsftpd.user_list文件中的用戶訪問FTP服務器。
    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deny=YES
    代表vsftpd.ftpuser和vsftpd.user_list文件中的用戶都不能訪問FTP服務器。
2.限制用戶目錄的訪問權限
    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
    chroot_local_user=YES
    代表用戶登陸後不能訪問本身目錄之外的其它目錄或文件。
3.修改默認端口
    FTP服務器默認的端口是21,如須要修改端口,請修改/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如下語句:
    listen_port=4444
    代表FTP服務器的端口號爲4444,應該儘可能大於4000。 
    vsftpd用root用戶登陸  530 login incorrect錯誤
    在etc/pam.d/vsftpd裏面有個目錄指向etc/vsftpd/fptusers
    在裏面刪除root就能夠了
    在開了root用戶上傳權限,也關了系統的防火牆,但ftp鏈接的時候依然還會出現 "500 OOPS:cannot change directory:/root" 錯誤,如何解決呢?
解決:
一、 查看 SELinux 的狀態:  
    sestatus -b | grep ftp      確切地說,只是查看了ftp的狀態。
二、 在出現的結果中能夠看到  
        ftp_home_dir        off 
        tftpd_disable_trans   off
    之類。咱們如今只要把其中之一設置爲on就能夠啦。
三、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 on 或者 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on 
四、 重啓vsftpd:  service vsftpd restart
五、 慢慢享受ftp帶來的樂趣。sql

vsftpd登陸出錯問題: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root
能夠在windows上使用一ftp客戶端來嘗試進行登陸。這個時候通常都會報一個錯誤。
無效的用戶權限錯誤
刪除ftpuser 裏面的root和user_list 裏的root
最好關掉linux 的防火牆:chkconfig iptables off
而後再次登陸
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root
解決辦法:
一、查看 SELinux 的狀態:  
    sestatus -b | grep ftp    windows

二、在出現的結果中能夠看到  
    ftp_home_dir        off  
    tftpd_disable_trans   off
之類。咱們如今只要把其中之一設置爲on就能夠啦。
三、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 on 或者 setsebool -P  ftp_home_dir  on  
四、  重啓vsftpd:  service vsftpd restart後端

開機默認VSFTP服務自動啓動:
永久打開或則關閉防火牆
chkconfig iptables on
chkconfig iptables off
方法一:(經常使用、方便)
    [root@localhost etc]#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 查看狀況)
    vsftpd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root@localhost etc]# chkconfig vsftpd on(執行ON設置)
或者:方法二:
修改文件 /etc/rc.local , 把行/usr/local/sbin/vsftpd & 插入文件中,以實現開機自動啓動。服務器

530 Permission denied.
 今天又從新在虛擬機下安裝了linux。如今我想啓動linux自帶的ftp服務器:#service vsftpd start。若是想linux啓動是自動啓動ftp服務器: #chkconfig  vsftpd   on 
 運行putty,以root身份進入,出現了報錯  530 Permission denied ,感受很奇怪,因以普通用戶是能夠進入的。
 緣由是咱們 /etc/vsftpd.ftpusers和/etc/vsftpd.user_list  禁掉了root這個用戶。這時咱們須要修改這兩個文件。
  (1)/etc/vsftpd.user_list的默認文件(則是表示具體用戶)
        # vsftpd userlist
        # If userlist_deny=NO, only allow users in this file
        # If userlist_deny=YES (default), never allow users in this file, and
        # do not even prompt for a password.
        # Note that the default vsftpd pam config also checks /etc/vsftpd.ftpusers
        # for users that are denied.
        root
        bin
        daemon
        adm
        lp
        sync
        shutdown
        halt
        mail
        news
        uucp
        operator
        games
        nobody
        這時咱們要在root前加上# 。
    (2)/etc/vsftpd.ftpusers的默認文件(全部能夠登陸該FTP的用戶屬性)
        # Users that are not allowed to login via ftp
        root
        bin
        daemon
        adm
        lp
        sync
        shutdown
        halt
        mail
        news
        uucp
        operator
        games
        nobody
        這時咱們要在 root前加上# 。
出現如下錯誤: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 PASV.
425 Failed to establish connection.
致使該錯誤是由於window的防火牆開啓的緣由,把防火牆關閉就能解決。網絡

4、Linux下卸載和安裝MySQL
一、查找之前是否裝有MySQL
命令:rpm -qa|grep -i MySQL
能夠看到MySQL的兩個包:
MySQL-4.1.12-3.RHEL4.1
MySQLclient10-3.23.58-4.RHEL4.1
二、刪除MySQL
刪除命令:rpm -e --nodeps 包名 
( rpm -ev MySQL-4.1.12-3.RHEL4.1 )
三、刪除老版本MySQL的開發頭文件和庫session

命令:rm -fr /usr/lib/MySQL 
rm -fr /usr/include/MySQL 
注意:卸載後/var/lib/MySQL中的數據及/etc/my.cnf不會刪除,若是肯定沒用後就手工刪除
rm -f /etc/my.cnf
rm -fr /var/lib/MySQL
安裝MySQL
安裝前準備:兩個rpm包
MySQL-client-5.1.20-0.glibc23.i386.rpm
MySQL-server-5.1.20-0.glibc23.i386.rpm
一、安裝服務端:
命令:rpm -ivh MySQL-server-5.1.20-0.glibc23.i386.rpm
二、安裝客戶端
命令:rpm -ivh MySQL-client-5.1.20-0.glibc23.i386.rpm 
三、登錄MySQL
登錄MySQL的命令是MySQL,MySQL 的使用語法以下:
MySQL [-u username] [-h host] [-p[password]] [dbname]
username 與 password 分別是 MySQL 的用戶名與密碼,MySQL的初始管理賬號是root,沒有密碼,注意:這個root用戶不是Linux的系統用戶。MySQL默認用戶是root,因爲初始沒有密碼,第一次進時只需鍵入MySQL便可
[root@localhost ~]# MySQL
    一、命令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new-password''
   格式:mysqladmin -u用戶名 -p舊密碼 password 新密碼
   二、例子
   例1:給root加個密碼123456。
   鍵入如下命令 :
   [root@test1 local]# /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123456
   注:由於開始時root沒有密碼,因此-p舊密碼一項就能夠省略了。
出現了「MySQL>」提示符,恭喜你,安裝成功! 
   增長了密碼後的登陸格式以下: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輸入密碼) 

 

獲取海量 後端 前端 視頻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