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研發中,咱們常常樂此不疲地在提"產品體驗","用戶體驗","以用戶爲中心"這樣的詞,彷佛不提這些都顯得不夠有逼格.產品設計固然很是重要,可是捫心自問,咱們又真的理解了什麼是"以用戶爲中心"的產品設計嗎?恐怕大多數時候咱們都是處於這樣的狀況:要麼從同類產品中進行適當的"借鑑",甚至因而抄襲;要麼根本就不考慮"用戶體驗"這回事,結果作出來的東西使用體驗真的很是差勁,或許本身感受還很是良好.卻不知咱們並無真正靜下來心來思考這個問題,致使咱們作出來的產品僅僅是自我感受良好而已,而離真正好的用戶體驗差了十萬八千里.
最近由於業務須要,在阿里雲和騰訊雲2個平臺都購買了雲主機,今天分別在2個平臺使用主機"升降配"這個功能的時候發現,雖然2者實現的功能都如出一轍,甚至能夠說操做步驟都是相同的,但2個平臺的不一樣設計,讓我切實體驗到了什麼叫作好的"用戶體驗"這個東西.
對2個平臺對主機進行"降配"的功能實現進行一下描述:主機降配置都不能批量操做,只能單機操做,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必需要中止主機.可是,2個平臺的產品設計差別,真正體現出了"用戶體驗"的好壞.我的以爲騰訊雲的設計讓人用起來以爲很舒服,而不像阿里雲的設計讓人有一種"嫌麻煩"的感受.
第一,關於操做入口的設計,2個平臺都是在列表中設置了操做入口,很便利,在這裏沒有差別.
微信
第二,在執行主機"降配"時,阿里雲提示須要先中止實例,若是未中止,則操做按鈕置爲灰色不可點擊;而騰訊雲的設計是在操做界面上設置了一個複選框,提示用戶須要先中止主機才能繼續執行操做.
微信支付
這二者的差別在於,阿里雲的設計是進入到升降配界面後提示用戶降配必須先中止主機,同時操做按鈕置灰不可用,此時用戶必須關閉對話框回到列表頁面中止主機,而後再次打開"升降配"界面才能繼續操做,給用戶的感受就是麻煩,特別是在網頁上操做,來來回回這麼一折騰,搞很差還要刷新頁面,須要等待更多的時間;而騰訊雲的設計很是巧妙,在提示用戶必須中止主機的同時提供一個"贊成強制關機"的複選框,只要選擇該複選框就能夠繼續往下執行,這樣的操做是連貫的,不須要回到上一個頁面先中止主機再次進入"升降配"界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流暢",不會讓用戶以爲"麻煩".很顯然,這其中的優劣人人均可以體驗出來.
雖然只是這一點小小的設計差別,可是給用戶的體驗差異很是大,不得不佩服騰訊做爲這麼多年C端產品霸主的牛逼,在對用戶體驗的理解和挖掘上很是到位.就像支付寶一開始作支付的時候,我以爲特別爽,那時候微信支付是不怎麼用的,以爲不專業,不靠譜.可是支付寶後來添加娛樂,社交的功能以後,打開支付寶APP就不如打開微信支付那麼簡單快捷,以致於我後來就慢慢拋棄使用支付寶了,這或許就是用戶體驗帶來的價值.阿里雲
關於"用戶體驗"這個東西,不只僅是喊喊口號就能作好的,必定要靜下心來,將本身做爲用戶去體驗,去比較,去挖掘,纔可能作得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