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看linux服務器下的內存使用狀況,可使用命令free -m
node
[root@node2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88 693 295 0 21 525 -/+ buffers/cache: 145 842 Swap: 1983 0 1983 [root@node2 ~]# #total 內存總數 #used 已經使用的內存數 #free 空閒的內存數 #shared 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 是I/O緩存,用於內存和硬盤的緩衝 #cache 高速緩存,是位於CPU與主內存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
得出結論:linux
可用內存的計算方式:緩存
可用內存=free+buffer+cachebash
cache 和 buffer的區別:服務器
Cache:高速緩存,是位於CPU與主內存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因爲CPU的速度遠高於主內存,CPU直接從內存中存取數據要等待必定時間週期,Cache中保存着CPU剛用過或循環使用的一部分數據,當CPU再次使用該部分數據時可從Cache中直接調用,這樣就減小了CPU的等待時間,提升了系統的效率。Cache又分爲一級Cache(L1 Cache)和二級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內部,L2 Cache早期通常是焊在主板上,如今也都集成在CPU內部,常見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ide
Buffer:緩衝區,一個用於存儲速度不一樣步的設備或優先級不一樣的設備之間傳輸數據的區域。經過緩衝區,可使進程之間的相互等待變少,從而使從速度慢的設備讀入數據時,速度快的設備的操做進程不發生間斷。性能
Free中的buffer和cache:(它們都是佔用內存):debug
buffer : 做爲buffer cache的內存,是塊設備的讀寫緩衝區日誌
cache: 做爲page cache的內存, 文件系統的cache隊列
若是 cache 的值很大,說明cache住的文件數不少。若是頻繁訪問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住,那麼磁盤的讀IO 必會很是小。
二、查看linux系統的平均負載
[root@node2 ~]# uptime 18:31:33 up 2:28,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它所表示的是過去的1分鐘、5分鐘、15分鐘內進程隊列中的平均進程數量 #若是每一個cpu(能夠按cpu核心的樹立計算)當前的活動進程數不大於3,則系統性能良好 #若是每一個cpu當前的活動進程書不大於4,表示能夠接受 #若是每一個cpu當前的活動進程書大於5,表示問題嚴重
若是cpu是雙核的,0.00/2=就是平均請求的進程數
三、日誌的級別
emerg 緊急 - 系統沒法使用
alert 必須當即採起措施
crit 致命狀況
error 錯誤狀況
warn 警告狀況
notice 通常重要狀況
info 普通訊息
debug 出錯級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