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登錄過程當中家在配置文件順序:/etc/profile > /etc/profile.d/*.sh > ~/.bash_profile > ~/.bashrc > /etc/bashrc.shell
2、shell命令提示符及顏色有環境變量PS1設置bash
echo $PS1 >>\[\e[32;40m\]-\#[\u \t \W]\$
這裏顯示的是個人PS1設置值。字體
其中顏色設置格式爲:\[\e[F;Bm\],其中「F「爲字體顏色,編號爲30-37,「B」爲背景顏色,編號爲40-47。顏色表以下:spa
F B
30 40 黑色
31 41 紅色
32 42 綠色
33 43 黃色
34 44 藍色
35 45 紫紅色
36 46 青藍色
37 47 白色
其中命令提示符參數以下:code
\d :#表明日期,格式爲weekday month date,例如:"Mon Aug 1"
\H :#完整的主機名稱
\h :#僅取主機的第一個名字
\t :#顯示時間爲24小時格式,如:HH:MM:SS
\T :#顯示時間爲12小時格式
\A :#顯示時間爲24小時格式:HH:MM
\u :#當前用戶的帳號名稱
\v :#BASH的版本信息
\w :#完整的工做目錄名稱
\W :#利用basename取得工做目錄名稱,因此只會列出最後一個目錄
\# :#下達的第幾個命令
\$ :#提示字符,若是是root時,提示符爲:# ,普通用戶則爲:$
我是直接在/etc/profile.d/下新建了mycmd.sh,而後加入blog
export PS1='\[\e[32;40m\]-\#[\u \t \W]\$'
保存退出後從新加載下便可cmd
source /etc/profile.d/mycmd.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