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Jeffries:爲何我相信EOS是去中心化時代的黎明

鏈客,專爲開發者而生,有問必答!程序員

從一開始,我就癡迷於EOS。算法

第一次見到這個團隊是在Consensus 2017峯會上,當時EOS團隊搞了場慶祝活動。當時的場景讓我想起了互聯網泡沫時代早期的場景。不過,絢麗的外表永遠不會吸引個人目光,於我而言,重要的是想法的深度。數據庫

剛好,EOS團隊也足夠有想法。安全

在加密貨幣中,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團隊試圖挑戰「空間」上的難題,這些難題我和團隊以前也考慮過。在個人Cicada概念項目中,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從零開始尋求解決方案,試圖解決加密貨幣中最難的問題:擴容、應用、監管、證實、口碑、分銷、需求等等。爲了找到答案,我查遍了以前的論文和前人的思考。除此以外,我還研究了很多類似的項目。網絡

然而,我發現並無人解決加密貨幣中最緊迫的問題,甚至都沒有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數據結構

正如AI研究員Francois Chollet所說:多線程

解決問題,很大一部分是以正確的方式來描述問題。若是你可以以足夠清晰和精確的方式描述問題,那麼解決方案也都將變得明瞭了。將問題寫下來,這將有助於你尋找解決方案。分佈式

若是你都意識不到問題,是沒法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的。就像英語試卷裏的完形填空,作錯一題,至少會有另外一題跟着錯。學習

不過,EOS的團隊發現了根本問題,而且看到了事情的全貌。他們看出了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想要實現真正蓬勃的發展,就須要實現自由地交易。然而,加密貨幣平臺上全部的操做都須要錢。區塊鏈

就好像,假如你須要花三毛錢才能加載一個淘寶頁面,那你寧願永遠不上淘寶。由於一切由淘寶控制,你根本不知道每項操做的背後都發生了什麼。另外一方面,在網購前,你每每要先去實體店看看實際商品。

加密貨幣也相似,EOS只是Consensus大會中衆多項目的其中一個。但卻讓我看到了它的潛力。回過頭來看,你會發現加密貨幣購買潮都始於那段時間——項目都在宣揚創新。摩根大通宣佈採用隱私協議後,Zcash幣的價格飆升至新的高度。其餘數十種幣種的估值則難以上升。

離開Consensus大會的時候我已經high過了頭,思惟也不太清晰了。

但我決定馬上買入EOS。

通往將來的崎嶇之路
加密貨幣的將來困難重重,這一點你們心知肚明。就目前來看,加密貨幣社區的發展確實「名」過於「實」,口號震天,卻進展緩慢。它不是大別墅,最多隻是個危房。

在這樣的狀況下,爲何我會看好EOS呢?接下來我就說說緣由。先從EOS創始人Dan Larimer提及。

Dan Larimer是密碼界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曾創立Bitshares(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Steemit(一個相似於媒體的社交媒體發佈平臺)。但他也因幾年後就離開項目而名聲大噪。

這樣一我的是否會讓你想到一個常常跳槽的員工,在招聘這樣的人以前,你可能會內心打鼓:此次他會安定下來嗎?他會以爲這個工做也很無聊嗎?那麼Dan Larimer是這樣的嗎?我不覺得然。

從我自身來講,生活中人們也常常說我聰明,我能理解天才的躁動。與Dan Larimer同樣,我也會很快地感到厭倦和無聊。當一個問題擺在個人面前,我知道它明確的解決方案,然而其餘人卻一直困惑不解,我所以而沒完沒了的向他們解釋,直到他們聽懂。這一過程會使人感到很是疲憊。

因而我就在想,爲何他們偏偏看不到這些問題呢?對我來講,這個世界彷佛老是以慢動做運轉着,就好像博爾特站在了一羣喪屍中間。

因此我失去了信心,並繼續前進。可是,有些想法是值得爲之奮鬥的,這些想法正是你所真正相信的,你會堅持下去。

我越研究Dan Larimer,就越能看到一個男人在開始一個項目前已經想到了每一種可能性,而且想的足夠清楚。世界上最偉大的程序員喜歡解決新奇的問題,而不是年復一年的改變舊世界。難怪他們不斷嘗試新的、更好的項目。

不過,這裏還有另外一個因素。

Larimer早期的每一個項目都是墊腳石。要知道,加密貨幣的革命至今不過8年時間。正如我在《加密貨幣進化的五個要點》中所說的那樣,咱們知道如何擴展和構建雲系統,由於雲計算的發展已經長達三十年,可是沒有關於構建分佈式、去中心化系統的最佳實踐,也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供學習。

儘管咱們一直在着手解決這一切,但問題確實是有些困難。就像在開始寫一個程序以前,沒有辦法知道你是否會陷入一個死循環。而當你解決一個問題時,又會製造出一個新的問題。不幸的是,其中一些問題必須從頭開始才能解決。

個人感受是,這就是Larimer的經歷,也是他之因此把他全部的想法放在EOS上的緣由。由於除了EOS,沒有其餘更好的項目可供他選擇了。更況且他還手握數億美圓的資產和一支由精英組成的隊伍。因此我敢賭上我全部的比特幣,他此次必定會堅持下去。

再來講說ICO,相信這也是讓不少人不踏實的緣由之一。

代幣的購買者在每次分配降低時都會根據需求量獲得一個新的價格,在買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一樣的比特幣此次會買進多少EOS,就像一個賭局。若是那天需求量很低,你可能買進的價格也會很低;若是那天的需求量很高,那可能價格也隨之提升。這讓你有一種「被套」的感受,除非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你的代幣。

更糟的是,我從幾個一開始就參加ICO的朋友們那裏聽到一些傳言:每次拍賣的最後幾分鐘,需求老是神祕地被填滿。每次他們認爲可能會達成一筆交易時,總會在最後幾秒鐘流產。他們懷疑這其中有鬼。

我不知道這是真的仍是他們的錯覺,畢竟人都有這種傾向,在事情沒有按照本身的預想發展時,會開始捕風捉影,甚至開始陰謀論。

與衆籌不一樣,大多數衆籌項目都會在30天內結束,但EOS的ICO卻沒有上限,即便在不少人都但願將投資兌現,EOS也仍是繼續籌資,沒有放出一行代碼。

即使是面臨這些擔心,我仍決定在交易的第一天就進行投資。看着EOS幣從不到1美圓的價格,飆升到6美圓以上,我作起了早日退休的夢。但就在次日,價格忽然崩潰。

我最終以2.45美圓賣出,也賺了一些,但並無達到個人預期。當時,我是一個不太嚴謹的投資者,我甚至不能肯定今天會不會持有,由於後來價格驟降,在幾周內損失了將近90%的價值,並且不斷有新加密貨幣進入市場。

在沒有看到代碼和時間規劃的狀況下,信心受到動搖。但我仍然繼續關注這個項目。

他們是否會開始寫代碼,又或者只是一個投資騙局,拿着錢而後消失在迪拜的海灘上,開着蘭博基尼跨越閃閃發光的沙灘,迷失在酒精、美女和派對之中?

死亡和重生

令我感到興奮的是,在通過了信心的考驗以後,我看到了一連串的代碼在更新,最初緩慢而散亂,但在不久以後,水滴匯聚成洪流,他們的網站和GitHub上不斷的涌現出一大堆新的更新。

沒過多久,我又從新持有了EOS,並長期持有。三月下旬,他們發表了全新的白皮書。我在深刻研究以後,發現有一些想法在其餘地方沒有出現過。很明顯的是,若是可以實現這些想法中的一小部分,EOS將會是一個強大的平臺。

如今,在距EOS的主網發佈還有一兩個星期的時候(請確保作好EOS的映射),我比以往更加確信,咱們看到真正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上市了。隨着以太坊不斷髮展壯大,Telegram團隊放出了一份全面的技術白皮書,讓我大開眼界,如今EOS團隊準備發佈本身的實時系統。

當談到Telegram時,大多數人沒有真正的看過白皮書(他們只是看了營銷的白皮書)。我鼓勵你們在說EOS不行以前先好好讀完白皮書。我對Telegram團隊的白皮書的理解與我從EOS獲得的結果是同樣的,哪怕他們最後只實現了一小部份內容,也會大大推動這個時代。

EOS究竟哪裏不一樣?
在EOS的白皮書中有許多獨特的概念,接下來咱們就一個一個的來看看。

首先是擴容。

考慮到Steemit已經達到每秒鐘處理數千次任務,而其餘平臺目前正在以每秒5或6次的速度掙扎,因此有充分理由相信EOS平臺可以使用許多類型的「動做和處理程序」的並行執行,達到每秒百萬的TPS量級。這是由於這個平臺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共識算法之一——DPOS。DPOS是目前惟一能夠像傳統的中心化系統同樣擴容的算法之一,這一點無可爭議。

以太坊創造者Vitalik Buterin最近在他的博客上發佈了一篇名爲《財閥政治弊端》的博文。我贊成財閥政治應該走向滅亡的說法。美國開國元勳們考慮只容許財產持有人投票。但很快意識到,僅僅由於你擁有一片土地,並不會讓你變得比一無全部的人更聰明或更有能力。

但這種類比顯然是不完美的。DPOS感受很像Nassim Taleb的Skin in the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這本書,這意味着除非你有輸的資本,不然不會獲得公平競爭。

幾天後,Larimer對Buterin做出了迴應。兩人在郵件中都表示互相尊重對方的想法。坦率地說,他們都是偉大的聰明人。我不知道誰是對的,但我知道事情會怎樣發展,那就是:將由市場來決定。

要麼以太坊可以找出一種強大的擴容方法,能夠與DPOS的速度和靈活性相媲美,要麼就慢慢被淘汰。不過,我相信以太坊的POS和POW算法將有助於它達到相似的規模。此後,它的價值將在競爭中去驗證。

競爭是好事。現階段咱們須要不一樣的聲音和見解,而不是隻有一種聲音。這樣咱們才能找到「去中心化」最佳的實踐方案。

但儘管如此,EOS 6月初發布的版本將推出速度有限的單線程版本。因此不會從一開始就達到Visa級海量交易的級別。

緣由很簡單,就是還有bug。

在去中心化系統中並行執行任務的先例不多,這是全新的技術。在分佈式數據庫,如Cassandra或分佈式狀態系統,如由Docker集羣使用的etcd中,咱們已經創建了完善的共享鎖定方法。這尚未延續到第一波去中心化共識技術中。咱們仍在學習如何有效地作到這一點,所以,我贊同團隊在現實世界中進行實戰測試後,再慢慢啓用這些功能。

雖然如今是啓用單線程,但白皮書稱:將來多線程、並行執行所需的數據結構已經存在於代碼中。這種方式很巧妙,代表他們身在其中,但仍然有一些工做要作。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好的開始。在將來幾個月內,升級極可能會使並行執行得以公開。

其次是EOS承諾的強大升級。

不過我還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區塊鏈領域嚴重缺少平穩升級。這極可能是由於咱們在很大程度上看到了與過去早期軟件平臺相同的錯誤,那就是缺少抽象概念。

什麼意思?這意味着應用層和協議代碼徹底混雜在一塊兒,升級這一切就像是一場混亂不堪的噩夢,由於系統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就這一最大的更改達成共識。

最終,我所但願看到的平臺,是可以將堆棧的全部細節無縫抽象爲細粒度組件。爲何代幣、應用程序和相關的各類規則不該該僅僅是一個不可知網絡上的虛擬實例呢?

可是,在咱們實現這個目標以前,須要根據去中心化的迭代時間表去發展,以便首先知道這些精細的組件是什麼。咱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但咱們一直在想辦法。

與此同時,一個強大的升級過程是絕對必要的,它能夠快速集成波及整個生態系統的新功能。這就是EOS白皮書承諾給予強大的升級時所暗示的:

默認狀況下,eos.io軟件的配置、新功能的迭代過程須要2~3個月,而修復不須要更改配置的非關鍵錯誤的更新可能須要1~2個月……若是爲了bug或安全漏洞,則更新的速度會相應加快。通常來講,爲引入新功能或修復小bug而加速,可能會違反憲法。

此外,EOS還但願帶來一些有能力的開發人員。沒有開發人員,就沒有平臺。開發者爲王。

P2P加密應用還有一個問題:

若是這些程序在人們使用時,須要人們去交易所、註冊、得到客戶身份、瞭解錢包、學會保管密碼並將密碼下載到應用程序中,那麼沒人願意使用這個應用。這絕對不是加密應用該有的方式。

你製造了一堆代幣,這並不意味着用戶想要把這些代幣花在本來免費的服務上。你必須創建新的激勵機制來保持資金的流轉。

固然,這種向新的經營方式的飛躍須要時間。

這就是爲何一個可讓開發者有權啓用「用戶付費」應用或「發送方付費」應用的系統,會那麼有意義。

現在,業務部門支付業務成本,用戶只爲商品和服務付費,而不是爲保持照明、訂購供應、託管成本、披薩派對和帶寬付費。咱們沒有理由認爲這種模式在短時間內不會繼續佔據主導地位,所以,咱們最好是順從而不是反對。

第二個強開發者屬性的功能是,應用程序建立者只須要持有固定數量的通證,就能夠保證訪問網絡上的數據庫、帶寬,以及最終的存儲。

爲何這一點重要?由於現在的加密貨幣很是不穩定。

若是開發人員必須不斷地監控交易所的價格,關閉或下架應用程序,想一想都以爲麻煩。若是有一個不受市場影響的固定的通證價格,開發者就省心多了。

最後,EOS還提供了一些保護網絡和用戶的新功能。

首先就是帳戶凍結功能。

你可能會想,凍結帳戶?聽起來很「中心化」啊。咱們不是都在努力「去中心化」嗎?

這裏有點不一樣。智能合同可能會耗盡網絡資源,使網絡因錯誤和競爭而崩潰。EOS容許運行網絡的超級節點使用2/3多數票來凍結失控賬戶。這和咱們如今的系統有所不一樣,若是銀行決定讓你出局,那麼你就出局了,就是這麼簡單。可是在EOS上,若是節點濫用了他們的權力,咱們可讓節點出局。

老實說,我對這個功能持保留態度,但我贊成系統須要某種程度的治理。當一個智能合同運行失控,破壞網絡時,咱們不能處於徹底混亂的狀態。

第二個是關於終端用戶的功能,相信這個功能會受到幣圈的歡迎,那就是被黑的帳戶能夠恢復。

若是有人搶走你的幣,你能夠把它們拿回來!沒錯!

未來每一個平臺都絕對須要這些功能。它的工做方式很是簡單:EOS容許用戶指定一個「恢復合做夥伴」(recovery partner)。若是你遭到黑客攻擊,你的恢復合做夥伴和你能夠聯合起來,經過使用大家的密鑰,在30天內恢復你的賬戶。

雖然這項功能不算完美,但它很具備先見性了。不像如今,若是你的比特幣密鑰丟了,連個求助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你的資產被偷走、榨乾。

我但願未來能看到愈來愈多這樣的解決方案。帳戶恢復功能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這不表示它是這一功能的最終形態。最終,我認爲咱們仍是會須要一個更好的方案。

好比,當關系改變時咱們可能會想要不止一個「恢復夥伴」,或者想要對恢復夥伴進行管理,例如能夠刪除等。

從白皮書上還不清楚EOS是如何處理這種狀況的,也不清楚它是如何保護自身免受人們利用這個系統進行欺騙的。儘管如此,這種狀況仍然比咱們今天所看到的狀況好得多。

固然,白皮書中還包含了更多的內容,如分層RBAC(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權限、區塊鏈之間的通訊、智能合同服務條款、可變建議系統等。咱們就不一一展開了。

仍是那句話,你們應該本身去看看白皮書,而不是去聽別人的理解。想象本身有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想法,你會如何利用好每一項功能。

此外,也要問問本身:我作的事有意義嗎?爲何?個人想法該怎樣落地?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EOS設計背後的思想。

玫瑰色的黎明女神
儘管咱們做出了積極的預測,但沒有人確切地知道這一切在將來幾年中將如何發展。

咱們不知道在分佈式系統中達成共識的理想算法,也不知道解決當前全部問題的最佳方法。當咱們穿過黑暗的樹林,每走一步,就有一個新的怪物在等着咱們。

任何一個羣體或我的都不可能對全部這些挑戰有確切的答案。這就是咱們看到有人去挑戰以太坊龍頭地位時,如此興奮的緣由。

也許如今咱們終於能夠停一停鋪火車道的工做,而開始造在火車道上跑的火車了(DApp)。平臺自己只是基礎。正如火車在鐵軌上顛簸,載着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和貨物,這纔是火車道真正的意義所在。一樣,也是平臺上運行的應用改變了遊戲規則。

在希臘神話中,EOS是「黎明女神」,她天天早晨從大洋邊緣的家中起來。荷馬在他那不朽的史詩《奧德賽》中用著名的詩句記念她:

當清晨的孩子,

玫瑰色的黎明出現時,

咱們讚美的島嶼,徘徊在它周圍,

而寧芙女神Jove(居於山林水澤的仙女)的女兒喚醒野山羊,

咱們能夠獲得一些肉做爲的晚餐。

EOS項目借用了太陽的力量,來照亮去中心化將來的道路。

如今咱們正處於去中心化的黎明時分。處處都是黑乎乎的,只有幾盞零星的燈照亮前行的路。這些道路大部分仍未鋪路面。路燈還在亮着。地圖是空白的,只有幾個遙遠的標記,就像舊世界的地圖,除了傳說中的歐洲邊界以外,只有霧和龍。

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一天愈來愈近。隨着6月份EOS主網的推出,咱們終於能夠看到去中心化新時代的曙光。

此文章來自區塊鏈技術社區,未經容許拒絕轉載。

圖片描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