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ide
7月30日,據界面等新聞媒體獲悉,近期美團頻繁和其出行供應商接觸,計劃加大對用戶的補貼。佈局
具體來看,用戶經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能夠獲取20%-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佔10%以上的市場份額。據瞭解,美團對於用戶補貼時間上沒有明確上限,一直到達成份額爲止。這意味着,一場出行領域的價格戰將在所不免,但這並非第一次。學習
上一次網約車大戰,美團由於不堪「燒錢」重負,宣告提早鳴金收兵。此後,美團在網約車領域調整戰術,改變方向收縮陣線。但這一次再來明顯不一樣以往,從放出來的消息看,現在「財大氣粗」的美團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
人工智能
網約車領域極其燒錢,做爲網約車老大的滴滴至今虧損,美團也曾受網約車業務拖累,表現不佳。所以,在上市以後,通過短時間的組織結構調整,網約車爲表明的共享出行領域一度被邊緣化,而一直負責這一起業務的核心高管王慧文也面臨退休。blog
所以,此前有媒體認爲美團終將放棄這個「拖油瓶」的角色,但從當前的消息來看,美團並無放棄出行的夢想。那麼,頻頻佈局出行領域的美團究竟看中了什麼?深度學習
美團參與出行領域的理由有不少,這其中有處於自身戰略考慮的因素在裏面,也有其對將來出行行業必將發生變革的考量。產品
始於共享出行it
美團對出行領域的夢想,始於共享出行。class
2016年,美團參與了共享單車公司摩拜單車的C輪融資,正式開啓其在共享出行領域的佈局,兩年後美團再度斥資27億美圓,全資收購了摩托單車,正式打入共享出行行業。百度
美團對這樁買賣是比較看好的。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表示:「共享單車是個高頻剛需的業務,其應用場景很是具體,也很好的解決了用戶痛點,除了商業模式不太合理以外,幾乎是個完美的生意。」
不過美團在收購摩拜單車後的九個月裏面,光單車業務就給美團貢獻了超過45.5億的虧損,佔到美團虧損的大部分。
爲了制止虧損,美團接手摩拜以後,開始從商業模式上對共享單車進行改造,制定了全新的收費模式,此次調整使得其在共享單車業務上的虧損,有所收窄。
除了繼續扶持美團單車以外,美團在共享單車業務中加入了共享電單車。據瞭解,現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幾十萬輛美團的共享電單車,分佈在各大城市。
除了共享單車,美團還在網約車領域進行全面佈局。
2017年,美團在南京悄然上線美團打車入口,入局網約車領域;在普遍試水一年以後,美團又進入上海,將網約車的戰火直接燒到了滴滴的核心腹地。二者之間展開補貼大戰,在激烈的爭奪以後,美團選擇了偃旗息鼓、鳴金收兵,畢竟當時的美團上市在即,而且還處在持續虧損之中,根本經不住網約車的「燒錢大戰」。
此後,美團在網約車上開始轉變策略,轉自營爲聚合模式,採用更輕的打法繼續在網約車領域與滴滴等玩家周旋。但後來調整的狀況讓外界甚至一度認爲,美團的網約車正在被邊緣化,尤爲是負責美團網約車業務的王慧文宣佈退休以後,這種質疑聲就更加明顯。
但看美團現在的這番動做,大有捲土重來的架勢,絲毫看不到美團放棄出行的意思。從其豪壯的宣戰來看,這一次它將不會輕易退縮。實際上,美團在進軍出行領域的道路上上,已經走的很遠。
不止於共享出行
理想汽車上市,又一次暴露出了大金主美團在出行領域的「勃勃野心」。美團之因此看中理想汽車,當然跟理想汽車自己產品過硬不無關係。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雄心勃勃的計劃,正合美團的心意。
「自動駕駛確定是將來。」王興曾說。這或許也是王興屢次投資理想汽車的底層邏輯之一。據瞭解,目前理想ONE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能達到L2級別,能夠實現AEB自動緊急制動、FCW前向碰撞預警、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等多種功能。
根據理想汽車關於自動駕駛的最新規劃時間表來看:2021到2022年,實現至關於L3級別的導航自動駕駛——NOA;2023年,全新車型X01將標配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硬件系統;2024年左右,理想汽車計劃將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OTA到量產車上。
而自動駕駛則是美團最爲看重的領域之一。作汽車的理想參與自動駕駛,無疑更有優點,美團經過投資理想天然也更經濟、划算;此外,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對美團實現其無人配送的大計也十分有利。
衆所周知,美團外賣之因此不盈利,問題就出在外賣配送費上。若是實現了無人配送,美團外賣配送成本就會大爲縮減,外賣則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爲盈利業務,這對美團天然是有誘惑力的。
自2018年起,美團就開始普遍的佈局自動駕駛行業。除了與百度Apollo達成合做以外,後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學習自動駕駛產業聯盟(BDD)達成合做。2018年7月,美團首次上線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同時,美團還進軍互聯網數字地圖,並在2019年正式推出「美團地圖」。
因而可知,美團對出行領域的參與遠不僅停留在網約車領域那麼簡單。美團對出行領域的參與,並非一場稍縱即逝、心血來潮的隨便之舉,而是一次深謀遠慮的長期戰略籌謀。
美團的出行野望
今日資本的投資人徐新曾說:「王興是個善於不斷拓展疆域的人,任何業務一旦美團進入,必然是深度***,完全重組。」事實也彷佛證實了這一點。
美團進入團購、外賣、酒旅等領域,都不是最先的。但美團一旦進入,就會迅速改變行業格局。現在天的美團外賣,已經超過了曾經的行業老大餓了麼,成爲行業第一,在酒旅領域特別是中低端酒店領域,美團的行業***率已經超過了攜程,如今正在高端領域頻頻探出頭來。從美團目前頻繁的進軍出行來看,美團恐怕也作好了深度***出行領域的準備。
而當前出行領域正在加速變革,人工智能、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各類技術正在加速糅合,從而造成了一股強力的變革力量。在劇烈變革之下,出行行業的市場潛力也逐漸被釋放出來。
據統計,僅僅共享出行領域,就有上千億的市場規模,而人工智能、車聯網、自動駕駛等等,這其中每個細分領域,劃出來都是上千億甚至上萬億的市場。如此之大的市場,其對美團天然十分有誘惑力。而對十分推崇亞馬遜的王興而言,藉助這個賽道也或有成爲中國生活服務亞馬遜的機會。
不過,要想與「無所不賣」的亞馬遜比肩,美團須要作的還有不少。這時候,選擇一個大的賽道去佈局,無疑是最明智的。而出行做爲一個正在發生變革的賽道,不只行業前景廣,並且時機正好,此時入場正當其時。
對於王興而言,憑藉着以前美團在出行領域的積累,加上現在「財大氣粗、兵強馬壯」的實力,出手收復網約車「失地」,彷佛也是瓜熟蒂落之事。
文/劉曠公衆號,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