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如被百度控股,手機qq瀏覽器改如何進攻和防守

 

很早之前在公司內部論壇裏寫的一篇文章,緋聞已通過過去了,如今已物事人物,UC已有阿里大靠山了。android

-----------------------------------------------web

 

據網絡媒體的消息,UC被百度以4億美金控股49%。UC做爲塞班時代就做爲手機qq瀏覽器的老牌對手,就像戰國時代的秦國和魏國一直在競爭中。chrome

 



在互聯網的是世界裏,用戶就是土地,擁有了土地,才能種糧食,才能衣食無憂。沒有了土地,就沒有了一切,哪怕你產品再好,沒有土地,就是一無全部。
google在中國就是一例,google搜索在互聯網圈子裏你們都知道比百度強,可是爲何google在國內沒百度收入高,由於衆所周知的緣由,google沒在國內搶到互聯網的土地。
沒有了土地,他的廣告就無法種植,看百度的競價排名搞的風聲水氣,他也只能望洋興嘆。


在手機瀏覽器的戰國世界裏,手機qq瀏覽器就像秦穆公時代的秦國,因爲起步較晚,國土面積比較小,人口少,底子薄。

UC就像戰國時代的魏國,在塞班時代最先開始提出省流量的口號,吸引了不少用戶,就比如魏國在魏文候時期任用吳起爲將,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政治改革,大大擴大了魏國的領土和國力。
將秦國一直打到函谷關內,使秦國一直沒有問鼎中原的機會。

戰國,在中國是人才濟濟的時代,在孫武未出以前,打仗基本都是在一塊地方鋪開,你們派兵佈陣,而後,首領說,咱們開打吧,因而士兵一塊兒廝殺。孫武可不這麼幹,孫武喜歡繞着打,最著名的有圍魏救趙,我不和你正面衝突,我攻擊你的短處。在必要的時候再和你打,好比馬陵之戰,一舉戰勝龐涓帶領的魏國軍隊。感受孫武和如今的周鴻禕很像。

那麼qq瀏覽器該如何和UC進行進行戰國大戰呢?
(1)首先是攻擊和進攻的節奏問題
     在秦國開始商鞅變法後,秦國對戰國的的攻守已經互換了,秦國國力昌盛後,由防守魏國和其它五國,變爲主動攻擊了。
     UC瀏覽器在進入智能手機時代,開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不少地盤被qq瀏覽器搶走了,但目前的攻擊的節奏仍然掌握在UC瀏覽器手裏,由於他研發的比較早,功能也比較多,手機qq瀏覽器的功能一直是追趕狀態,雖然有些功能作的比UC還好,好比UC一直引覺得豪的省流量和速度快,目前已經被android 手機qq4.0 給戰勝了。

但進入如今移動互聯時代,速度和流量雖說是一個重要關注因素,但沒有之前gprs時代,只能gprs上網那麼重要了,由於wifi已經慢慢普及了,手機上網由之前100%使用gprs使用下降到了50%左右使用gprs上網,50%wifi 上網,並且進入3g時代,gprs的速度也慢慢的提升了。 全部省流量和速度是一個重要的堡壘,但不是一個惟一的一個堡壘。

  並且這個堡壘已經被咱們佔領的狀況下,咱們應該主動進攻,但主動進攻,若是光是添加新的功能的話,那就是UC所指望看到的,由於UC作了很長時間的瀏覽器了,他的技術儲備很好,光靠這一點,是很難戰勝他的,就像戰國的正面短兵相接,廝殺同樣,兵力差不動的狀況下,互相廝殺,即便勝利也是殘勝,所謂殺敵一千,自損五百。固然咱們兵多將多,糧草豐富,這也不失爲一種手段。




  咱們應該學學孫武,找出本身的長處,攻擊UC的短處,這樣能以更少了代價贏得戰爭。
  
  哪那是UC的長處呢?
  (1)先發優點
瀏覽器瀏覽網頁,雖說手機qq的瀏覽器的瀏覽網頁的速度和省流量方面超越了UC,可是用戶就是土地,土地具備必定的惰性的,只要UC沒有特別大的失誤,大部分長期使用的用戶是不太想換個瀏覽器。 爲何呢,換個瀏覽器要下載,安裝,下載的時候,到市場一看瀏覽器,一大堆,挑花了眼,還不必定會換手機qq瀏覽器。除非手機qq瀏覽器針對UC瀏覽器有質的飛躍,可是你們都用webkit的內核,拼的是用戶體驗,質的飛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

  (2)經濟優點
        UC如今被百度控股,有了度娘這個奶媽,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也算是糧草充足,打長期戰,持久戰一點不怕。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中原,遇到司馬懿了,司馬懿知道諸葛亮糧草不夠,就和諸葛亮脫,我不和你打,讓你把糧食耗幹,諸葛亮二次北伐都由於糧草問題而羽殺而歸。
        之前UC沒錢,推廣和預裝的力度都比較小,但如今有了錢,UC算是有點優點,哪怕是持平也算佔優點,由於他起步走,也算有先發優點。



手機qq瀏覽器的的長處呢?
(1)背靠騰訊的大樹,熟話說大樹好乘涼,咱們須要好好利用這個優點。

        qq郵箱就是一個例子,qq郵箱剛推出來的時候,網易郵箱已經很大的羣衆基礎,你們以爲很不錯,可是qq郵箱很好的利用了qq的優點
           (1)登陸方便,在qq客戶端裏直接一鍵登陸。我問了不少人切換到qq郵箱最喜歡的功能之一就是能直接從qq客戶端直接登陸。登陸網易郵箱還須要輸入用戶名,密碼,太麻煩了。
            (2)社交的優點。開通qq郵箱就給好友發郵件,提示用戶。別人問起郵箱的時候,就說直接發到個人qq郵箱。用戶經過qq號碼就直接知道郵箱了,省掉了再輸入xxxxx.163.com這一大段文字。

            (3)功能聚焦,知足用戶核心需求。初期qq郵箱作了不少功能,但功能不必定都很好,後來,砍掉了不少功能,專一作好郵件功能,而後積累口碑,特別是大附件的傳送,慢慢的把用戶留住了。

            qq郵箱的成功,廣研功不可沒,公司的資源支持,也是起了很大的做用的。qq郵箱成功了,用戶就說騰訊很牛逼,若是qq郵箱不成功,用戶就會罵咱們,說咱們爛,連個郵箱都作很差,因此,一個產品作的好很差,不只僅是一個產品的問題,是整個公司的臉面問題,要麼不作,要麼就作好。學google,產品很差,砍掉。

           那麼如今手機qq瀏覽器和當時的qq郵箱就很類似,功能都差很少,如今手機qq瀏覽器比UC好用,用戶的使用習慣在UC那,有些用戶就懶得換。因此咱們只拼瀏覽器的主要功能,是一個長期和艱鉅的任務。 就像獵豹瀏覽器,剛出來,誰用,獵豹再怎麼宣傳本身的雙核,安全,數度快,我用360,chrome用的習慣的,爲何要換,但是獵豹繞到後面,主打買火車票,看到這個創意,只能佩服獵豹的產品經理真是牛逼。 步兵和騎兵正面相遇,步兵確定吃虧,可是步兵若是繞到正在衝鋒的騎兵的後面,騎兵就反應不過來,調頭都慢了。

     一樣,手機qq瀏覽器和UC也能夠參考相似qq郵箱的策略:
  (1)登陸方便
     很大一部分用戶使用手機qq瀏覽器,最喜歡的是其中的一鍵登陸功能以及使用qq瀏覽器使用騰訊一些服務的便捷,好比偷菜,玩空間的一些小遊戲,那咱們爲何不繼續深刻挖掘這個需求呢?
     基本上全部智能手機用戶都安裝了手機qq或者微信,而且是登陸的。這個和pc就很相似了。咱們手機qq瀏覽器在登陸的時候,也能像pc同樣,智能登陸嗎?
    在android平臺上,我以爲是能夠的
     1. 微信或者手機qq能夠提供pc端相似的登陸驗證服務。
     2. 手機瀏覽器啓動後,向服務器獲取一個token,而後把這個token告訴手機qq或者微信的手機服務
     3. 手機qq把這個token到後臺驗證,確認是有效的,把用戶登陸的手機qq號碼和密碼告訴qq瀏覽器,qq瀏覽器在用戶登陸的時候,省掉用戶登陸過程。
   你們能夠想象,在手機上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比在pc上難多了,若是把這個輸入過程省掉,給用戶帶來的便捷性是很是大的。

   若是咱們這個作好了,UC能抄襲嗎?不能,由於他沒有咱們這麼多的服務。因此在android平臺上,登陸優點仍是存在的。

   (2)社交的優點。 
         微信有一個郵箱插件,可以收發qq郵箱並提醒,這個功能,對於微信在商務領域的推廣仍是頗有幫助的,不少人使用qq郵箱,手機最開始是沒有qq郵箱客戶端的,因此不少商務人士由於這個功能挺喜歡微信的,同時,在使用qq郵箱的時候,自動在郵件的後面添加 來自微信這個小尾巴,對微信的推廣也頗有幫助。不少沒有使用微信的人就很驚訝,微信竟然還能回郵件,給用戶一種超出預期的體驗。

      那麼在手機上使用qq郵箱收發郵件的的人多很少呢?看看qq瀏覽器的用戶評論吧,我就看到過有用戶罵咱們的qq瀏覽器有個版本竟然不支持qq郵箱。 手機qq瀏覽器徹底能夠開發一個郵箱插件,插件作成什麼樣,參考下微信的插件體系。讓用戶使用手機qq瀏覽器的回覆郵件的時候,可以帶上 「發自個人qq瀏覽器」。
    若是添加郵件提醒,更能添加用戶使用瀏覽器的粘度。

     除了郵箱的商務社交,咱們還有微博,有空間,社交是咱們的老本行,怎麼可能幹不過UC呢?

    固然這寫須要各個部門的協調了,微信可以在郵箱裏輕鬆的推廣,是由於同一個部門資源好協調,因此手機qq瀏覽器相似的功能就須要各個部門的協調,咱們是同一個公司,一款戰略性的產品失敗了,就是公司的失敗,而不是部門的失敗。戰略性的產品成功了,會幫助其餘的產品成功,造成良好的循環。

 (3)功能聚焦
          突出核心功能,超出用戶的預期。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好像也說過。
咱們的核心功能一直宣傳的是數度快,省流量。沒錯,咱們實至名歸。可是UC也是這個口號,在這個功能上我以爲UC體驗會更好一些。
         UC能告訴我,省了多少流量,但是手機qq瀏覽器卻沒告訴我。
         
          好比:一個月30M包月流量,
                    用手機qq瀏覽器看新聞,小說,能用25天。用UC只能用15天。
                   手機qq瀏覽器是比UC省,可是用戶不會花這麼長的時間去算的。可是UC很聰明,他的流量統計裏專門有:節省多少的數據,好比節省56%。

           另外,用戶爲何會關注流量,由於怕流量超了,要花錢,因此流量統計除了手機的流量統計外,最好應加上整個手機的流量統計。這樣我看網頁的時候內心有個普,知道還有多少流量可用。 咱們還能夠提示用戶流量超標,就不訪問網絡,這樣流量統計就發揮了更多的做用。

        速度快的功能點,沒的說,咱們已是最快的了。

       因此說核心功能點咱們基本上已經具有,那如何超出預期呢?獵豹的春運版搶票就是一個例子,除了上網,還能搶火車票,那用戶的熱情一會兒就起來了。
     那瀏覽器有沒有了,瀏覽器也有相似這樣的,好比咱們的小工具:
    (1)流量統計,(2)網頁截圖等等

      咱們也有插件,Q立方瀏覽器就有插件體系, 說到瀏覽器的插件體系,咱們很容易想到firefox,chrome的一些插件,可是我我的以爲,在手機裏的插件不該該徹底照版,只要能給用戶帶來好處的小插件,用戶都會喜歡用,管你是網頁插件,仍是系統提供的工具。

    有多少人用手機瀏覽器會專門去下載一些手機瀏覽器的插件的? 沒作過調查,我估計是很少。

    若是咱們僅僅作相似網頁的插件,一些手機的特性,用戶就體驗不到。並且手機不像電腦,能夠一直聯網,手機是移動的,是隨時可能斷網的。這個特色就和pc很不同。

    我以爲瀏覽器的插件體系:能夠借鑑下微信的插件體系。
    好比咱們推出這些:
    (1)郵箱收件提醒,帶發郵件功能
    (2)流量超量提醒
    (3)偷菜插件
    (4)rss 閱讀插件
    (5)小說更新提醒插件,喜歡看手機小說的人必定喜歡
    (6)新聞推送插件
       
      各類騰訊特點的服務和用戶特別須要的,咱們均可以作成插件的,可是咱們不強行推送給用戶,用戶就不會反感,當一旦用戶有這個需求了,他就會驚歎,哇,原來qq瀏覽器還能支持這個啊。

     可是還要注意一點,插件過多,安裝包過大的問題,插件應該作成可動態安裝的,這個在技術上突破仍是有可能的。


以上是看到UC被百度控股的一些感想,歡迎拍磚!瀏覽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