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mongodb下載地址後選擇Community Server,而後選擇Linux下載對應的版本安裝包便可,可是下拉列表中有不少Linux安裝包,Centos選擇帶RHEL的安裝包,這裏選擇RHEl 7 Linux 64-bit x64版本的安裝包便可linux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0.10.tgz
一、切換到usr/local/文件夾下mongodb
cd /usr/local/
二、下載MongoDB源碼包數據庫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0.10.tgz
三、解壓文件數組
tar -xzvf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0.10.tgz
四、將解壓後的文件重命名爲mongodb服務器
mv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0.10 mongodb
五、添加mongodb的環境變量併發
vi /etc/profile
六、在文件末尾插入以下內容app
export MONGODB_HOME=/usr/local/mongodb export PATH=$PATH:$MONGODB_HOME/bin
七、修改保存後要重啓系統配置,執行命令以下優化
source /etc/profile
一、建立數據庫文件存放路徑spa
cd /usr/local/mongodb mkdir -p data/db chmod -R 777 data/db
二、建立日誌文件日誌
cd /usr/local/mongodb mkdir logs cd logs touch mongodb.log
三、建立啓動文件
cd /usr/local/mongodb/bin touch mongodb.conf
四、編輯啓動文件
vi mongodb.conf
五、在文件中插入以下內容
# 設置端口號(默認的端口號是 27017) port = 27017 # 設置數據文件的存放目錄 dbpath = /usr/local/mongodb/data/db # 設置日誌文件的存放目錄及其日誌文件名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logs/mongodb.log #使用追加的方式寫日誌 logappend=true # 設置爲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即在後臺運行 fork = true #最大同時鏈接數 maxConns=100 #不啓用驗證 noauth=true #每次寫入會記錄一條操做日誌(經過journal能夠從新構造出寫入的數據) journal=true #即便宕機,啓動時wiredtiger會先將數據恢復到最近一次的checkpoint點,而後重放後續的journal日誌來恢復 #存儲引擎有mmapv一、wirtiger、mongorocks storageEngine=wiredTiger #這樣就能夠外部訪問了 bind_ip=0.0.0.0
**參數解釋: ** --dbpath 數據庫路徑(數據文件) --logpath 日誌文件路徑 --master 指定爲主機器 --slave 指定爲從機器 --source 指定主機器的IP地址 --pologSize 指定日誌文件大小不超過64M.由於resync是很是操做量大且耗時,最好經過設置一個足夠大的oplogSize來避免resync(默認的 oplog大小是空閒磁盤大小的5%)。 --logappend 日誌文件末尾添加,即便用追加的方式寫日誌 --journal 啓用日誌 --port 啓用端口號 --fork 在後臺運行 --only 指定只複製哪個數據庫 --slavedelay 指從複製檢測的時間間隔 --auth 是否須要驗證權限登陸(用戶名和密碼) --syncdelay 數據寫入硬盤的時間(秒),0是不等待,直接寫入 --notablescan 不容許表掃描 --maxConns 最大的併發鏈接數,默認2000 --pidfilepath 指定進程文件,不指定則不產生進程文件 --bind_ip 綁定IP,綁定後只能綁定的IP訪問服務
切換到bin目錄下
cd /usr/local/mongodb/bin
啓動數據庫
./mongod --config mongodb.conf
訪問數據庫
m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