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最佳實踐》程序員
基本信息web
原書名:Pro .NET Best Practices數據庫
原出版社: Apressc#
做者: (美)Stephen Ritchie windows
譯者: 黃燈橋 黃浩宇 李永設計模式
叢書名: 華章程序員書庫安全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服務器
ISBN:9787111449126架構
上架時間:2013-12-20框架
出版日期:2014 年1月
開本:16開
頁碼:283
版次:1-1
所屬分類:計算機 > 軟件與程序設計 > .NET > 綜合
更多關於》》》 《.NET最佳實踐》
內容簡介
書籍
計算機書籍
《.net最佳實踐》是.net領域的集大成之做和公認經典。書中總結了大量.net開發人員公認的最佳實踐,並有針對性地闡明瞭如何恰當地在我的、小組、組織和行業中應用這些最佳實踐。書中的最佳實踐涵蓋.net開發的方方面面,從基礎技術到核心技術,從開發方法到開發流程,從開發工具到團隊協做,等等。全部最佳實踐都輔之以實際的項目案例,並對案例代碼進行了深刻分析,實踐性和可操做性極強。
全書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5章)着重教授你如何選擇和發現這些實踐,如何提高團結度,如何量化這些實踐等。第二部分(第6~9章)專一於開發人員我的的實踐。第6章涵蓋.net規章制度標準和指南,識別並避免「代碼異味」的技巧。第7章以很是規的方式來從新審視c#語言,帶給你全新體驗。第8章分享了多個符合高效開發原則的測試代碼改進方法。第9章介紹生成自動化,以消除易錯步驟,便於生成和部署。第三部分(第10~12章)重點介紹支持的工具、產品和技術。第10章介紹持續集成的流程和步驟,同時分析持續集成可利用的產品和工具。第11章推薦並分析諸多實用的代碼分析(靜態和動態)的工具、技術和方法。第12章綜合介紹多種商業的及開源的測試框架和工具。第四部分(第13章)告訴你如何說服對採用最佳實踐存在反感和偏見的組織和我的。本書還附有評估、跟蹤最佳實踐的記分卡。
目錄
《.net最佳實踐》
譯者序
前 言
第1章 冷靜待之 1
1.1 實踐選擇 3
1.1.1 可行性 3
1.1.2 承認度 5
1.1.3 價值 6
1.1.4 原型 6
1.2 關注須要改善的目標領域 7
1.2.1 產品交付 8
1.2.2 軟件質量 9
1.2.3 團隊關係 10
1.3 總體改善 11
1.3.1 均衡 11
1.3.2 面貌一新 12
1.3.3 可持續性 12
1.4 小結 13
第2章 .net實踐領域 15
2.1 從內部挖掘 17
2.1.1 技術債 17
2.1.2 缺陷跟蹤系統 18
2.1.3 反思分析 19
2.1.4 前瞻性分析 20
2.2 應用程序生命週期管理 20
2.3 設計模式和開發指南 22
2.3.1 .net設計規範 23
2.3.2 微軟的模式和實踐小組 23
2.3.3 顯示界面層設計模式 24
2.3.4 對象–對象映射 25
2.3.5 依賴注入 25
2.4 研究和開發 26
2.4.1 自動化測試生成工具 27
2.4.2 契約式編碼 30
2.5 微軟安全開發生命週期 30
2.6 小結 32
第3章 實現預期目標 33
3.1 成功要素 34
3.1.1 項目啓動階段 37
3.1.2 超出範圍 38
3.1.3 干擾和分心 38
3.1.4 學習與工做之間的平衡 39
3.2 共識 39
3.2.1 線框圖 40
3.2.2 文檔化架構 41
3.2.3 報表模型 42
3.2.4 細節化示例 42
3.2.5 建立原型 43
3.3 預期目標 44
3.3.1 交付 44
3.3.2 實際成果 44
3.3.3 趨勢 46
3.4 小結 47
第4章 量化價值 48
4.1 價值 50
4.1.1 財務回報 50
4.1.2 提升可控性 51
4.1.3 提升質量品質 52
4.1.4 更加高效 53
4.2 數據來源 54
4.2.1 定量數據 54
4.2.2 定性數據 57
4.2.3 業界證據 58
4.3 小結 59
第5章 戰略 60
5.1 認知 62
5.1.1 頭腦風暴 62
5.1.2 規劃 63
5.1.3 監控 64
5.1.4 溝通 64
5.2 個體過程 66
5.2.1 卓越的承諾 67
5.2.2 良性的紀律 67
5.2.3 效力和堅持 68
5.3 槓桿 69
5.3.1 自動化 69
5.3.2 警報系統 70
5.3.3 經驗和專業知識 71
5.4 小結 71
第6章 .net的規章制度 72
6.1 編碼標準和指南 73
6.1.1 來源 73
6.1.2 異常 75
6.1.3 disposable模式 78
6.1.4 其餘事項 82
6.2 代碼異味 86
6.2.1 註釋 86
6.2.2 過於複雜 88
6.2.3 未用到的、沒法到達的和無效的代碼 89
6.3 小結 89
第7章 強大的c#構造 90
7.1 擴展方法 91
7.2 隱式類型的局部變量 94
7.3 能夠爲null的類型 96
7.4 null合併運算符 98
7.5 可選參數 99
7.6 泛型 102
7.7 linq 103
7.8 小結 108
第8章 自動測試 109
8.1 案例研究 111
8.2 棕色地帶的應用程序 112
8.3 綠色地帶的應用程序 114
8.4 自動測試基礎 115
8.5 測試代碼的可維護性 115
8.5.1 命名約定 116
8.5.2 測試方法主體 119
8.6 單元測試 131
8.6.1 邊界分析 133
8.6.2 無效參數 134
8.6.3 無效的前提條件 136
8.7 僞造、存根和模擬 137
8.7.1 隔離被測試代碼 137
8.7.2 測試依賴交互 139
8.8 表面測試 140
8.9 自動集成測試 143
8.10 數據庫注意事項 144
8.11 小結 145
第9章 生成自動化 146
9.1 生成工具 147
9.2 msbuild基礎 148
9.2.1 任務和目標 148
9.2.2 propertygroup和itemgroup 150
9.2.3 基本任務 154
9.3 日誌 155
9.4 參數和變量 157
9.5 庫和擴展 159
9.6 導入和包含 160
9.7 內聯任務 161
9.8 常見任務 163
9.8.1 日期和時間 163
9.8.2 程序集信息 164
9.8.3 xml的peek和poke 165
9.8.4 zip存檔 166
9.9 自動部署 167
9.9.1 生成一次,部署屢次 168
9.9.2 打包工具 169
9.9.3 部署工具 169
9.10 小結 170
第10章 持續集成 171
10.1 案例研究 172
10.2 ci服務器 173
10.2.1 cruisecontrol.net 174
10.2.2 jenkins 175
10.2.3 teamcity 175
10.2.4 team foundation server 176
10.3 ci生命週期 176
10.3.1 從新生成 177
10.3.2 單元測試 182
10.3.3 分析 184
10.3.4 打包 187
10.3.5 部署 188
10.3.6 穩定性測試 190
10.3.7 生成報告 192
10.4 小結 192
第11章 代碼分析 193
11.1 案例研究 195
11.2 靜態分析 196
11.2.1 程序集分析 197
11.2.2 源代碼分析 205
11.2.3 架構和設計 211
11.2.4 代碼度量值 213
11.2.5 質量保證指標 213
11.3 動態分析 214
11.3.1 代碼覆蓋率 214
11.3.2 性能分析 216
11.3.3 查詢分析 217
11.3.4 日誌 217
11.4 小結 218
第12章 測試框架 219
12.1 單元測試框架 220
12.2 測試運行器 221
12.2.1 nunit的gui和控制檯運行器 221
12.2.2 resharper測試運行器 224
12.2.3 visual studio測試運行器 227
12.2.4 gallio測試運行器 230
12.2.5 xunit.net測試運行器 231
12.3 xunit測試模式 233
12.3.1 標識測試方法 233
12.3.2 標識測試類和夾具 234
12.3.3 斷言 239
12.4 模擬對象框架 240
12.4.1 使用rhino mocks動態生成僞對象 240
12.4.2 使用moles進行隔離測試 243
12.5 數據庫測試框架 248
12.6 用戶界面測試框架 252
12.6.1 web應用程序測試框架 252
12.6.2 windows窗體和其餘用戶界面測試框架 253
12.7 驗收測試框架 253
12.7.1 測試規範和行爲 254
12.7.2 業務邏輯驗收測試 255
12.8 小結 256
第13章 反感和偏見 257
13.1 團體利益偏見 258
13.2 玫瑰色回顧 259
13.3 團體與我的的評價 260
13.4 維持現狀和辯解機制 260
13.5 優點錯覺 261
13.6 達克效應 261
13.7 鴕鳥效應 262
13.8 賭徒謬誤 263
13.9 歧義效應 263
13.10 集中效應 264
13.11 雙曲貼現 264
13.12 常態偏見 265
13.13 小結 265
附錄a 參考資源 266
附錄b 記分卡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