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常常反思,作事究竟爲了什麼?學習
有時候,又沒法解釋,過去作的一些事情,是爲了什麼?資源
就像上小學時候明明挺到討厭學習的,但上了初中後就開始玩命學習了get
上高中時候認爲本身真的是喜歡上學習了,上大學尼瑪又開始倒數第一的節奏。微博
明明上大學時候立志,畢業會西安,結果尼瑪在太原玩了9各月,不過癮又到北京玩。。。。。。。。。。工作
明明性格是內向,寡言,尼瑪你開會,你話比誰多,微博數量是別人的好幾倍。
what do i get for?
有時候這種極端的行爲反差,都讓我懷疑本身有精分跡象
一我的不知道本身作事是爲了什麼,實在是滑稽
就像我之前將我努力學習的那6年,認識是爲了虛榮,爲了榮譽,後來我才發現,這種東西給我也不要
後來開始研究星座,這門通俗心理學,雖然重點看了下白羊座,但其餘的也瞅了一眼
原來,我一直在找存在感。。。。。。。。。。。。。。。。。。。。
存在感簡介:存在感是一種比美貌和財富更強大更恆久更幸福的力量。【完】
由於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年少懵懂時不知道也能夠理解,不過,能夠介紹過去的行爲仍是很不錯的
上小學時,只有壞孩子,才能得到絕對的存在感,所以,我選擇了作一個壞人
上初中時,背井離鄉,進入統一考覈體系,只有獲得體系的承認,才能得到存在感,所以,我選擇了笨學霸這條苦逼路
上大學時,更加背井離鄉,也遠離的統一的考覈體系,在這裏只有追求,有情懷的人,才能夠得到絕對的存在感,所以,我選擇了工做室
畢業時,只有生存下去,才能保持存在,用手上現有的資源生存下去,纔是硬道理,那裏能活下去,去哪裏,所以選擇了北京。
存在感是一種被財富更增強大更加幸福的力量,可是我又醜又窮又苦逼,如何才能抓住那白駒過隙的存在感?
可能正由於缺乏,因此才尋找,缺啥補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