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ode鍵盤俠養成記

引子

先說明一下,此鍵盤俠可非彼鍵盤俠(免的捱揍)。那這個鍵盤俠是什麼呢?這個鍵盤俠是指咱們能夠用鍵盤來完成咱們平常的開發任務。不用鼠標哦,是否是很酷。固然這須要咱們記住大量的快捷鍵,還須要藉助插件來幫助咱們,這一刻意練習的過程,我稱它爲鍵盤俠養成記。html

學習方式

此次我想換個方式來說解,我知道,要是光禿禿的放幾個功能的快捷鍵使用方式會很枯燥,並且一點也不新穎,尤爲是你看完了就完了,忘的一乾二淨。因此此次我採用實戰的方式來說解,看看咱們在實際作一個項目的時候都須要用到哪些快捷鍵。以實際的應用點來驅動咱們學習。學以至用,用不到的咱們不學。若是你跟着文章敲一遍的話,我相信這些快捷鍵你會記得很牢固。前端

若是你想直接看對應的快捷鍵的話,能夠點擊目錄上的快捷鍵集合,查看全部的快捷鍵vue

壞境

說了那麼多,還沒介紹咱們使用的開發壞境git

嗯,我是一個前端,我選擇 vscodegithub

嗯,我是一個前端,我選擇 macshell

嗯,我感受使用 vim 很酷npm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的壞境是 mac + vscode + vimjson

固然了,還須要一些其餘的插件來助威。vim

  • File Utils
  • JavaScript (ES6) code snippets
  • ES7 React/Redux/GraphQL/React-Native snippets

固然了,其實 vocode 提供了不少快捷鍵徹底是能夠代替 vim 下常常用到的功能,在末尾我會給出對應的快捷鍵。api

FizzBuzz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今天得小項目吧

寫一個程序打印 1 到 100 這些數字。可是遇到數字爲 3 的倍數的時候,打印 「Fizz」 替代數字,5 的倍數用 「Buzz」 代替,既是 3 的倍數又是 5 的倍數打印 「FizzBuzz」

需求很容易理解是吧

不過,這裏我用 TDD 的方式來實現,是否是等不及了 那咱們開始吧

新建項目

mkdir fizzbuzz && code fizzbuzz
複製代碼

code 命令能夠用 vscode 打開這個文件夾

安裝 code

  1. 打開 vscode
  2. shift + command + p -> 打開命令面板
  3. 輸入 path

初始化項目

首先咱們須要先用 npm 來初始化咱們的項目,而後安裝 jest 測試框架來幫助咱們作 TDD

  1. control + ` -> 打開 vscode 內置的終端
  2. 建立 package.json
  3. 安裝 jest
  4. 安裝 @types/jest (在寫代碼的時候會有 api 提示)
npm init -y && npm i jest && npm i @types/jest -D
複製代碼

建立文件

接着咱們須要建立一個 index.js 文件做爲咱們的入口文件。 怎麼用快捷鍵來建立呢?首先咱們須要藉助 File Utils 這個插件小哥。

它可讓咱們用快捷鍵作一系列的操做:建立、移動、更名、刪除文件或者文件夾

  1. 安裝 File Utils (安裝插件不在贅述)
  2. 打開命令面板
  3. 輸入 File: New File
  4. 輸入要建立的文件名

建立文件夾

咱們還須要建立 test 文件夾來存放咱們的測試文件

  1. 打開命令面板
  2. 輸入 File: New Folder
  3. 輸入要建立的文件夾名

在指定的文件夾下建立文件

接着咱們須要在 test 文件夾下建立 index.test.js 文件

這個操做稍微有點麻煩,我先拆分一下操做步驟

  1. command + shift + E -> 須要聚焦到資源管理器區域(左側的文件區)
  2. 聚焦到指定的文件夾下(可使用上下鍵來選擇聚焦的指定文件)
  3. 建立文件 index.test.js 文件(具體能夠看建立文件,這裏不在累贅)

這裏要注意聚焦到資源管理器快捷鍵頗有可能和其餘的軟件衝突!!當你按完快捷鍵後發現無論用的話千萬要記得檢查快捷鍵衝突

跳轉到指定文件

接着咱們要打開 index.test.js 文件

  1. command + p -> 轉至文件
  2. 輸入文件名

生成測試代碼塊

首先咱們在 index.test.js 文件內先寫一個測試。這裏咱們要藉助 ES7 React/Redux/GraphQL/React-Native 插件小哥來快速生成經常使用的測試代碼塊

  1. 安裝 ES7 React/Redux/GraphQL/React-Native

生成 desc 代碼塊

  • 輸入 desc

生成 test 代碼塊

  • 輸入 test

打開第二個編輯區

這時候我須要一邊寫測試一邊寫邏輯,那麼我不想來回切換文件呀 怎麼辦?在打開一個編輯區就好啦

  1. command + \ -> 新打開一個編輯區(這時候聚焦在新的編輯區上)
  2. 選擇打開指定的文件

選擇不一樣的編輯區

當我寫測試的時候須要切換到編輯區1,當我寫邏輯的時候須要切換到編輯區2

  • command + 1 -> 切換到編輯區1
  • command + 2 -> 切換到編輯區2

關閉編輯區

那怎麼關閉某個編輯區呢?

  1. 聚焦到要關閉的編輯區
  2. command + k + w -> 關閉全部的文件

關閉全部的文件後,vscode 會自動關閉當前的編輯區

快速生成代碼塊

爲了能方便咱們快速生成平常開發常用的代碼塊,咱們請到了 JavaScript (ES6) code snippets 插件老哥

  • 安裝 JavaScript (ES6) code snippets

咱們能夠經過這個插件找到不少生成代碼塊的快捷鍵

小夥伴們能夠記錄一下平常開發中常用到的。

下面我將演示在當前項目中用到的幾個快捷生成代碼塊的方式

導入

接着我要在 index.test.js 文件內導入 index.js 啦

這裏使用的 ESModule

  • imp 快速生成導入的代碼塊

導出

而後我須要在 index.js 文件內默認導出一個函數

  • edf 快速生成默認導出函數的代碼塊

編碼

剩下的內容基本上是關於 vim 的使用了。這部分我會經過錄制視頻的方式來呈現,用文字來表述太麻煩了!!! vscode鍵盤俠養成記 - fizzbuzz

先挖個坑 啥時候填就說不定了 哈哈哈哈哈 :)逃
已經填上啦 能夠點擊視頻跳轉到 b站觀看

總結

咱們以用驅學,以實戰項目來學習對應的快捷鍵。 而且咱們作每一件事都是有明確目標的。好比我想經過快捷鍵來建立文件,因此我找到了 File Utils 插件、在好比我想快速生成常用到的代碼塊,因此我找到了 JavaScript (ES6) code snippets,咱們藉助插件來完成咱們想要的功能,甚至你也能夠開發出你本身的插件。 這樣咱們會慢慢造成一套體系,而且隨着時間會愈來愈完善,經過刻意練習,每一個人均可以成爲一名合格的鍵盤俠。

快捷鍵集合

在終端建立一個文件夾

mkdir fizzbuzz
複製代碼

以 vscode 的方式打開文件夾

code fizzbuzz
複製代碼

打開 vscode 內的終端

control + `
複製代碼

打開命令面板

shift + command + p
複製代碼

建立文件

須要安裝 File Utils

// 步驟
1. shift + command + p
2. file: new file
複製代碼

聚焦到資源管理器

command + shift + E
複製代碼

在資源管理器區域聚焦指定的文件

使用上下鍵選擇聚焦的文件或文件夾 使用左右鍵打開或關閉文件夾或者進入文件

vim 模式:

使用 jk 同上下鍵

使用 l 同左右鍵

跳轉到指定文件

command + P
複製代碼

打開新的編輯區

command + \
複製代碼

切換不一樣的編輯區

command + 1

command + 2
複製代碼

關閉聚焦的編輯區

command + k + w
複製代碼

參考資料


  • 這是咱們團隊的開源項目 element3
  • 一個支持 vue3 的前端組件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