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算法
帶寬應用的領域很是多,能夠用來標識信號傳輸的數據傳輸能力、標識單位時間內經過鏈路的數據量、標識顯示器的顯示能力。網絡
一、 在模擬信號系統又叫頻寬,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可傳輸的資料數量,亦即在傳輸管道中能夠傳遞數據的能力。一般以每秒傳送週期或赫茲(Hz)來表示。
二、在數字設備中,帶寬指單位時間可以經過鏈路的數據量。一般以bps來表示,即每秒可傳輸之位數。性能
線速測試
線速指網絡設備交換轉發能力的一個標準。達到線速標準的設備,避免了轉發瓶頸,稱做「無阻塞處理」。即廠商標稱交換能力大於設備上全部類型各個接口的帶寬總和的2倍(全雙工)。須要說明的是一般二層線速指的是交換能力,單位Gbps千兆比特每秒(背板帶寬單位) ;三層線速指的是包轉發率,單位Mpps百萬包/秒。編碼
吞吐量spa
吞吐量是指受各類因素影響,在單位時間內成功傳送的數據量。
帶寬與吞吐量的區分:
帶寬的大小取決於鏈路時鐘速率和信道編碼,在計算機網絡中又稱爲線速。
吞吐量的大小取決於各類因素影響(系統、軟件、設備、端口、虛電路等因素)
一般更傾向於用「吞吐量」一詞來表示一個系統的測試性能,由於現實中受各類低效率因素的影響,由一段帶寬爲10Mbps的鏈路鏈接的一對節點可能只達到2Mbps的吞吐量。這樣就意味着,一個主機上的應用可以以2Mbps的速度向另外的一個主機發送數據。
等於一個是理論值,一個是實際值。
相關知識:
1.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網絡設備的內外網口硬件,及程序算法的效率決定,尤爲是程序算法,對於像防火牆系統這樣須要進行大量運算的設備來講,算法的低效率會使通訊量大打折扣。所以,大多數防火牆雖號稱100M防火牆,因爲其算法依靠軟件實現,通訊量遠遠沒有達到100M,實際只有10M-20M。純硬件防火牆,因爲採用硬件進行運算,所以吞吐量能夠接近線速,達到90-95M,是真正的100M防火牆。
2.吞吐量和報文轉發率是關係網絡設備應用的主要指標,通常採用FDT(Full Duplex Throughput)來衡量,指64字節數據包的全雙工吞吐量,該指標既包括吞吐量指標也涵蓋了報文轉發率指標。
3.吞吐量的測試方法是:在測試中以必定速率發送必定數量的幀,並計算待測設備傳輸的幀,若是發送的幀與接收的幀數量相等,那麼就將發送速率提升並從新測試;若是接收幀少於發送幀則下降發送速率從新測試,直至得出最終結果。吞吐量測試結果以比特/秒或字節/秒錶示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