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酷殼-陳皓:https://coolshell.cn/articles/17583.htmlhtml
2012年的時候寫過一篇叫《程序算法與人生選擇》的文章,我用算法來類好比何作選擇,說白了就是怎麼去計算,可是並無講程序員能夠發展的方向有哪些。 因此,就算是有這些所謂的方法論,咱們可能對本身的發展仍是會很糾結和無所事從,尤爲是人到了30歲,這種彷徨和迷惑愈來愈重。程序員
雖然我以前也寫過一篇《編程年齡和編程技能》的文章,可是仍是有不少作技術的人對於本身可否在年紀大時還能去作技術感到沒有信心。我猜想,這其中,最大的問題的是,目前從事技術工做的種種負面的經歷(好比常常性的加班,被當成棋子或勞動力等等),讓人徹底看不到但願和前途,尤爲是隨着年紀愈來愈大,對將來的愈來愈沒有信心。面試
同時,也是由於在GIAC的大會被問到,程序員老了怎麼辦?而在年末這段時間,也和幾個朋友在交流中不斷地重複談到我的發展的這個話題。個人人生過半,活到「不惑」的年紀,天然常常性的對什麼事都會回頭看看總結概括,因此,在交談過程當中和交談事後,本身也有一些思考想記錄下來。由於我本人也是在這條路上的人,因此,談不上給他人指導,我一樣也是在瞎亂折騰一樣天天在思考本身要去哪兒的「一塵世間迷途老生」。何況,個人經歷和眼界很是有限,所以,下面的這些關於我的發展的文字和思考必然是受個人眼界和經歷所侷限的。也歡迎你們補充和指正。算法
這些東西不必定對,也不必定就是所有,期許可讓你在年末的時候有所思考,在明年的時候有所計劃。shell
在講我的發展以前,我須要先說一下人生中的一個很是重要的階段——20到30歲!編程
這個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本身學習能力和解決難題的能力。這是一個很是很是關鍵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幾乎決定着你的將來。
學習
30歲之前,這個時間段,應該是人學習和積累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就是努力學習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你必定要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的技能上。就是說,你必定要練就成的技能是——你能解決大多數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使蠻力埋頭加班苦幹,當一個搬磚老黃牛的是確定沒有前途的。若是你不幸呆在了一個搬磚的地方,每天被業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建議你寧肯讓你的項目延期被老闆罵,也要把時間擠出來努力學習基礎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術(不少技術在思路上是相通的),而後纔能有機會改變本身目前的情況。由於,比起你的我的將來,項目延期被老闆罵、績效很差拿不到獎金,都不是什麼事兒。大數據
總結一下,你在30歲前,工做5-7年,你須要擁有:職業規劃
若是你擁有這兩個能力的現象是—— 在團隊或身邊的人羣中的顯現出Leadership
。雲計算
Leadership並非當領導和經理,而是一種特徵,這種特徵有以下兩個簡單的表象:
一但你在在30歲之間出現了Leadership這樣的特徵,那麼,你會進入一個正循環的階段:
【 注意 】
讀到這裏,我必須要說一下,若是你已開始顯現出你的Leadership,那麼你才談得上我的發展,這篇文章後續的內容也可能纔會對你有意義。
以我我的短淺的經歷和視野,目前只看到的人的發展有以下三個大方向(他們之間可能會有重疊):
1)在職場中打拼
2)去經歷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3)追求一種自由的生活
這三個方向,我我的或多或少都體驗過,我也見過身邊的不少人走這三個方向走的比較成功。也許還有別的方向,沒辦法,如今,個人視野就這麼大,因此,我在這裏,我主要就是談談這三個方向。Again,人有資格去走這三個方向的前提是——已有了上面我說的Leadership那種特質!
在職場中發展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經過加入公司來達到人生的發展。
咱們常常能夠看到不少所謂的「職業規劃」,可是大多數職業規劃只不過人力資源搞出來的東西,和實際實際上是有很大出入的。個人人生經歷中,有18年左右是在公司中度過的,在過銀行,小公司,大公司,民營公司,外國公司,傳統IT公司,互聯網公司,不一樣的公司徹底有不一樣的玩法和文化,個人經歷還算豐富,但也不算特別成功,這裏只分享一些我在職場中的心得(不必定對,僅供參考)。
去頂尖公司的一個目的就是讓你的Leadership的範圍的可能性擴大。
由於公司和公司的差距也不小,因此,就算你在低端公司裏是骨幹份子,但在高端公司裏可能只是一個普通員工(就像中國足球隊的主力到了英超可能都沒法入選)。因此,在職場中,若是你要讓你的我的價值最大化的話,你必定要去頂尖的公司。由於頂尖公司裏有很是不錯的工做方法和場景,這並非能看書或是交流得來的,這是必須要去親身體驗的。因此說,在頂尖公司掌握的技能,開闊的眼界,一般來講都會比低端公司的要多得多。
另外,每一個公司的工做級別都是有相互對標的,好比:阿里的P幾對應於百度的T幾。國內的一線公司職位還至關,可是若是和國外一線公司的比,那就有差距了,並且差距還很大。好比,Google或Facebook的某個高級工程師,可能就對應於阿里的P8/P9甚至更高。
是的,對於職場來講,若是你在頂尖公司是骨幹,那麼,你去低端公司,則有很大機會會成爲他們高管和核心。就好像你在Facebook裏幹三五年成爲他們的技術骨幹,那麼你到BAT去成成爲高管機率是很是大的。反過來,若是你畢業主去了BAT成爲了一個螺絲釘,在每天加班中度過你的青春,你幹個十年能成爲BAT的高管的機率可能會很是的低。
去頂尖公司和去創業公司在某些時候並不衝突。不過,這裏我想講的是,一個技術能力強的人在大公司可能會被埋沒掉。由於大公司業務成功後,
因此,對於中高級人才來講,在大公司裏的能產生的我的價值,可能遠遠不如那些求賢若渴、沒有包袱、能夠盡情施展、相對更爲靈活和自由的創業型公司。
不過,去創業公司須要當心仔細的挑選和評估,創業公司的不肯定因素不少,也和創始人的因素太大了,因此,你須要當心瞭解創始人和他們的業務狀況,想法和理念差很少才能更好的共事。
好多創業公司其實並非真正的創業公司,他們創業有很大的僥倖和驅利心理,要當心甄別。由於那不是真正的創業公司。
首先,有一個不爭事實——整個社會是會把最重要的工做交給30歲左右的這羣人的。也就是說,30歲左右這羣人是這個社會的作事的中堅力量。
因此,這是一個機遇!若是你有了Leadership,你就必定能在這個時間段內趕得上這個機遇——公司和領導對你寄於信任和厚望,並把重要的團隊和工做交給你。
因而,你的30歲到40歲就成了一個職業生涯的發展期,也就是你的事業上升期。若是你到40歲都沒有遇上,那麼你的職業生涯也就這樣了,老有所成的人是少數。
在你事業的上升期,你須要更多的軟技能,好比:
另外,你還要明白在職場裏的幾個冷酷的事實:
聽上去真的好無聊,因此,你如今也明白爲何高層們都看上去很忙很累,並且抽不出時間來關心細節問題,由於,他們更多的是要協調整個組織和系統來運轉,甚至還要四處周旋,各類博弈,沒辦法,這是職場的必需的東西!聽起來是否是感受人類很愚蠢?這真是沒辦法的事。若是你不想或是也沒有能力玩這些東西,那麼你須要去那些可讓技術人員安安心心作技術的公司。這類的公司,我見過Microsoft、Google、Amazon或是一些創業公司裏都有。國內的大公司中也有讓技術人員成長的職業成長線,但老實說,表面上看似是一個讓人專心作技術的升職成長線,但其實仍是管理崗位。
因此,技術人員在職場中的歸宿有兩條路 —— 到真正的技術公司成爲一個專心作技術的人,或是在成爲一個職業的經理人。
先說三個故事:
我是以爲他們把本身的人生過得如此有意思,令我很佩服。雖然跨界跨得有點猛,可是 Why Not?
在這裏,我想說,去追求一種和衆人不同的人生經歷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我我的感受,比起在職場裏有趣地多多了。若是你厭倦了職場,其實爲何不去追求一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呢。就算你不想去追求跨度比較大的人生經歷,那麼,在技術圈裏,也有不少有價值有意思的經歷也能夠去的。追求刺激有意義的不同凡響的經歷的人,其實也能算是一種人生的成功,不是嗎?
若是隻說技術方面,我我的看到的去追求經歷的人,有兩種追求的人其實也很成功的:
打工也好,創業也好,在國內也好,在國外也好,這些都是形式,不是內容。內容則是你有沒有和有想法的人去經歷有意義有價值事?人生苦短,白駒過隙,咱們技術人員最大的幸運就是生在這樣一個刺激的時代,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追逐這些前沿刺激的經歷呢?
我相信「自由」這個事,是全部人的心中都會想去追求的。「生命誠難得,愛情價更高,…… 」(哈哈)
但一提及自由,絕大多數人都想到的是「財富自由」或是「財務自由」,其實,並不徹底是這樣的,在自由的通路上,我我的的經歷告訴我,其實,你會有不少的不一樣類型的自由。下面,是我對幾個層次的「自由」的理解。
第一層自由——工做自由。人的第一層自由的境界是——「工做自由」,我到不是說你在工做單位上能夠很自由,雖然有特例,但並不廣泛。我想說的「工做自由」是——你不會有失業危機感了。也就是說,你成了各個公司的搶手貨,你不但不愁找不到工做,並且你是徹底不愁找不到好工做。試想一下,若是是工做來找你,一方面,你就有真正意義上的工做選擇權了,另外一方面,你都不愁工做了,你徹底就能夠隨時離職去幹你想幹的事了。此時,你就達到了「工做自由」。
第二層自由——技能自由。工做自由已經是不錯,不過前提是你仍是須要依賴於別人提供的工做機會。而技能自由則是你能夠用本身的技能養活本身,而不須要去公司裏工做。也就是所謂的自由職業者了,社會上,這樣的人也很多,好比,一些健身體育教練、設計師、翻譯者、做者……這些均可以算是自由職業者,程序員這個職業中只要不是搬磚的,有想法的,就有能夠成爲自由積業者的潛質,想想,你擁有的編程能力,實際上是一種創造的能力,也就是創造力,只要你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YC創業公司的slogan),你是徹底能夠經過本身的技能來養活本身的。若是你經過某些自動化的東西,或是你在App上作了一個軟件個體戶,讓本身的收入不斷,甚至你作了一個開源軟件,社區每月都給你捐款捐到比你打工掙的還多,那麼你就真正的有了技能自由了。
第三層自由——物質自由。我把財務自由換了一種說法。我我的以爲,除了有個好爸爸以外這種特例的狀況,若是你想有物質自由的話,本質上來講,你必定要學會投資,投資不必定是你的錢,時間也是一種財富,年輕更是,你怎麼投資你的時間還有你的青春?你要把你的投資投到什麼樣的事,什麼樣的人?對於投資這個事,風險也比較大。可是,人生不敢冒險可能纔是最大的冒險。這個世界有不少技術不是你能看書學來的,而要只能在實戰中學會的,好比:游泳。投資可能也是一種。只有真正懂投資的人,或是運氣很是好的人,纔可能實現物質自由。
追求自由的生活,其實也是我的發展道路上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講,自由的人,能力都不差,錢也不會少。由於,他們懂得投資。
也就是說,擁有追求自由能力的的人,
不管是在職場中打拼,仍是追求精彩的經歷,仍是去實現自由,我以爲都是不錯的我的發展的方向。
他們都有重疊,好比:
總之,這裏的邏輯是:
陳鵬說道: 2017年02月13日 19:25 深有同感,字字珠璣且入木三分。2011年畢業至今,展轉於小公司間,作過一年項目經理,現在在暴風又敲起了碼。也常思考怎麼規劃職業,感受是在突圍,想學的深、精,但總有始無終,半途而廢。而博主着實使人欽佩,站的高,說的透。如有閒暇,能否一見。北京靜候!
DLI說道: 2017年02月18日 13:34 按樓主的說法,30歲開始學編程是一點但願都沒有了嗎。
回覆 2017年02月20日 17:12 能夠的,可是你要沉下心來認真學,認真作。30多歲後不少人很焦慮,沒有心思靜下來學習和深刻思考。
鹿其方說道: 2017年03月24日 13:22 14年畢業的,由於一直作得是移動端業務上的工做,即將工做滿三年之際,對本身的技術前途倍感焦慮,展轉反側了好一陣,也找了一位前輩兼同事聊了下,後來他給我分享了這篇文章。 文中不管是對技術人員的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這的些leadership特徵,仍是三我的生髮展方向的描述,都令我獲益匪淺。我但願本身滿26歲的時候可以走在本身想要的路上
Richard.Chou說道: 2017年03月14日 20:38 這篇文章作技術的年輕人是該看看的. 作了7年技術,放棄40萬年薪的工資辭職創業,賠的精光還欠一屁股債.回來找工做,發現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2個月只有3個公司的面試,其餘一聽3年沒作,所有拒絕面試機會,獵頭不收簡歷.時光荏苒,時間能改變太多,時間是最大的資本.拿時間投資人生,是最大最冒險的投資.務必慎重!
ThinkingQuest說道: 2017年03月06日 21:11 若是10年前我看到這樣的文章該有多好。 前提是我能有如今的領悟,因此能看得進去的話。 不過我10年前剛畢業時候真的是弱爆了,如今想一想那個時候本身的懶惰和不思進取,即便看到了這篇文章,極可能也不會用心去真正看懂。 因此世界上沒有「若是當年」。 只但願皓哥說的,「談不上我的發展」的人,還有一線機會。 我只能拿「如今開始永遠不晚」來安慰本身了。 這篇文章的讀者們,有多少像我這樣的呢?
回覆 2017年03月31日 15:48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如今。
唐啓賢說道: 2018年12月12日 11:47 謝謝耗子哥,我今年6月畢業,工做數月才頓悟本身真正喜歡的是作技術,無奈原專業不是計算機,目前準備跨考計算機研究生。曾經我也想過程序員的規劃究竟是怎樣的,看了這篇文章後清楚了不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