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電影《少林足球》程序員
進理髮店讓Tony打薄頭髮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安全
前不久,阿里巴巴杭州總部的員工收穫了他們的年終福利——植髮套餐,憑員工卡便可進行毛囊檢測,結果絲絕不讓人意外,大部分員工都陷入脫髮危機。ide
不愧是阿里,是「監視」自家員工的淘寶購物車了麼,雙十一囤的都是霸王防脫洗髮水吧。你爲我加班禿頭,我爲你植髮買單,一樣是社畜,看看人家公司多貼心。學習
圖源:@頭條新聞人工智能
爲禿憂愁,已經再也不僅僅是中年男性的特權,90後紛紛加入脫髮大軍併成爲主力成員。別人脫單咱們脫髮,90後也太難了吧。設計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離婚了、油膩了、30歲倒計時了、老得不行了……在這麼多關於90後的悲慘tag裏,「禿了」恐怕是最令90後抗拒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實。3d
脫髮問題愈來愈年輕化,2017年阿里發佈的《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中,80後和90後佔脫髮人羣的70%以上,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以36.1%的佔比即將趕超佔比38.5%的80後;而到了2019年雙十一,在天貓上買假髮的,有42%都是90後。code
圖源:www.199it.com視頻
根據《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每6箇中國人中有1個有脫髮症狀,而30歲前開始脫髮的比例佔84%;現在主力脫髮人羣年齡集中在20—40歲,這比上一代足足提早了二十年平均,這下好了,能夠跟着爸爸一塊兒去辦植髮家庭套餐了。對象
圖源:微博
若是各個職業or專業來一場《脫髮101》battle,誰能最終成團出道呢?勸人學法千刀萬剮,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金融設計手牽手誰不禿頭誰是狗,這些實力選手都是極其能打的。
可是對不起,這個脫髮C位,恐怕仍是非計算機專業莫屬。
不光是阿里的植髮年終獎,騰訊在1024程序員節時給每位員工發了霸王防脫做爲節日禮物,小米的程序員節福利套裝中的霸王防脫也十分矚目,這些福利真的是既貼心又扎心。
圖源:知乎
加班是程序員的宿命。坊間流傳着的這麼一句玩笑話「對象要找程序員,掙得多花得少si得早」,勤儉持家,賺錢都給老婆花。就算偶爾有程序猿一身行頭超4萬,其中植髮就佔3萬8。
上圖所示的是北上廣深的加班區域狀況,線條越粗意味着加班越猛。北京中關村,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家,大廠比比皆是;廣州海珠區,以科技行業爲主;深圳南山區,則是國家級科技園。
圖源:零點數據
抗議996?21點下班那算早退好麼?根據BOSS直聘的統計,只有10%的人基本不加班,有44%的職場人經歷過加班超過零點,此外,還有4.5%的職場人曾經通宵在公司加班,留宿公司後次日繼續上班。
圖源:知乎
美國研究人員曾經作過調查,科研人員、程序員是脫髮最多的職業人羣。究其緣由,除了遺傳的,無休無止的加班熬夜,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補不完的bug過大的精神壓力,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這些都是致使髮際線消失的罪魁禍首。
AI工做者更是如此。看看下面這兩位,你會發現,現在IT工做者的髮際線問題或許是「祖傳」的。第一位是明斯基,1956年,他與麥卡錫、香農等人一塊兒發起並組織了成爲人工智能起點的「達特茅斯會議」,被尊爲人工智能之父。大佬這個髮際線是否是看着很親切。
圖:明斯基
第二位更厲害,是被稱爲「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的馮·諾依曼。這或許就是如今的「我變禿了,也變強了」吧。
圖:馮·諾依曼
難怪曾大戰AlphaGo的棋手柯潔在上清華時說,考慮過要選AI方面的專業,但懼怕禿頭仍是算了吧。
熬最狠的夜,加最晚的班,用最貴的護膚品,火鍋配涼茶,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穿秋褲蹦迪,醒醒吧,「朋克養生」治不了頭冷。
事實上,脫髮不只僅是中國青年在擔心的問題。關於髮際線,哪一個國家聊起來不是一把心酸一把淚。
圖源:@數知實驗室
這張由trip adviser日本分公司製做的世界禿頂地圖讓你們看到,禿外有禿,在脫髮的路上咱們並不孤單。捷克以42.79%頭禿率「拔得頭籌」,西班牙(42.6%)、德國(41.24%)、法國(39.24%)、英國(39.23%),幾乎包攬前十名。
亞洲國家中禿頭率第一的國家是日本,以26.78%的成績排在世界第13名,中國香港、臺灣、上海分別排在第1五、1八、21名。
圖源:微博
講真歐洲真的是脫髮重災區,提及來都是追星女孩的辛酸淚。明明年輕的時候金髮碧眼的小帥哥,怎麼一個不注意就看不見髮際線了。
足壇巨星C羅也開始投資植髮行業,以2500萬歐元入股一家植髮機構,C羅表示「脫髮在歐洲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咱們想幫助到你們!」
法國足壇名宿皮雷、馬競名宿保羅·富特雷、前中超石家莊永昌隊外援魯本-米凱爾,以及一些前葡萄牙國家隊的隊友們,都是C羅的顧客。
圖源:阿斯報
說到這裏是否是開始竊喜了,甚至有點兒想笑。
害,咱們中國人脫髮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歐洲人禿得更厲害嘛。可是須要注意的是,歐洲禿頂率高的緣由大可能是遺傳性質的,是在中年以後才擁有昂揚的髮際線。
圖源:pixabay.com
中國的禿頂率雖然不及歐洲,但奈何咱們人口基數大呀,禿頂人數男性約1.3億,女性約0.7億。且中國人脫髮的最顯著特色是脫髮低齡化趨勢愈來愈嚴重,人家脫髮是爹媽給的沒辦法,而咱們很大一部分是本身熬夜「做」出來的。
說好的東亞三國手牽手,但韓國卻偷偷的用髮量拉起了仇恨來。
韓國的禿頂率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偏低的,根據韓國檀國大學的實踐研究代表,泡菜中含有對治療脫髮有幫助的乳酸菌成分,能夠有效減小血管內的脂質,增長血流量,從而對毛囊產生良好的效果。
圖源:NAVER
看來韓國人熱衷吃泡菜不是沒有道理的,下次代購知道買點兒什麼了吧。
禿如其來不要慌,總有辦法治頭涼。
首先,得自行診斷一下到底本身算不算脫髮。醫學上若是天天脫髮數量在100根以上,且連續超過一個月沒有中止跡象,嚴重時部分區域稀疏,這種狀況才被叫作「脫髮」。符合標準的請按下圖自測等級。
圖源:數知實驗室
那麼除了霸王海飛絲、生薑黑芝麻、頭皮按摩儀等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心理安慰療法,以及早睡早起多運動健康飲食這樣你知我知沒人作的薛定諤的療法,脫髮青年還能怎麼辦呢?
科技是第一輩子產力,無法找C羅還能夠找植髮機器人,AI但是比C羅還要靠譜得多。
植髮是應對頭禿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關鍵是要提取高質量毛囊,通常手術時間長達8—10個小時,成功率只有50%—70%。
醫生會累但AI不會,今年進博會上植髮手術輔助機器人首次亮相。這款機器人採用AI輔助定製手術方案,能夠精準定位50微米,1小時可植髮1500根,頭髮成活率達95%以上。它的安全係數也要高於人工植髮,大家的髮際線有救了。
圖源:@新京報咱們視頻
美國機器人公司Restoration Robotics研發的植髮機器人Artas已經被應用到了實踐中,但他的收費着實讓人望而卻步,每扎一次1美金,平均費用達8-12萬,是人工植髮的兩倍以上。爲了攢夠植髮的錢,仍是得努力熬夜加班搬磚,唉,冤冤相報什麼時候了。
3D打印技術也被用於拯救脫髮青年,據Gizmodo的報道,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一種利用3D打印機來製造逼真的頭髮、刷毛和其餘纖維的方法,平常打印假髮指日可待。
圖源:IT之家
還有科學研究嘗試將幹細胞研究和3D打印技術結合起來,試圖證實禿頂長出新頭髮並不是不可能,科學家們的目標是克隆人的頭髮,而後將其植入人類頭皮。
圖源:IT之家
其實對於脫髮,最關鍵的是用於面對,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說不定就會給你留個窗。據GeneOnline的報道,科學家們發現使人類脫髮的基因,有助擊殺癌細胞,提高癌症治療效果;
還有科學家發現發現禿頂的人羣比頭髮茂盛的人更容易吸取維生素D,這有助於減少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頭髮留得久不如活得久,這麼想一想禿了是否是也挺好。
脫髮不可怕,禿了也別尷尬。比脫髮更可怕的是精神壓力大,拒絕報復性熬夜,保持積極心態,即便髮際線上升也要快樂比「耶」哦~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遵照轉載規範
ACL2018論文集50篇解讀 EMNLP2017論文集28篇論文解讀 2018年AI三大頂會中國學術成果全連接 ACL2017 論文集:34篇解讀乾貨全在這裏 10篇AAAI2017經典論文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