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齊姐聊大廠》系列的第 6 篇前端
(前 5 篇見文末)node
每週五早上 8 點,與你嘮嘮大廠的那些事。git
小齊說:github
2016 年 7 月 25 日,Verizon 最終敲定以 48 億美金收購雅虎的核心資產,與以前收購的 AOL 合併,成立名爲 Oath 的公司,後改名爲 Verizon Media。後端
雅虎的剩餘業務改名爲 Altaba Inc,CEO - Marissa Mayer 在收購完成以後退出董事會。架構
做爲昔日互聯網的巨頭,創立於 1994 年的雅虎兩年後便在華爾街上市。在那個年代,雅虎的搜索業務無人能及,而且還獨創在搜索中插入廣告來盈利,這種盈利模式讓它在短短几年以內實現了市值的成倍增加。oop
因而,雅虎開始擴張業務種類,而此時,愈來愈多的人看到了這個行業。學習
後來,雅虎的搜索業務被谷歌趕超;分類廣告業務輸給了 Craigslist;就連拍賣業務也被 eBay 碾壓;更有 Facebook 等強大競爭對手,致使其市場份額不斷縮小。大數據
從 2007 年開始,雅虎在四年間換了四任 CEO,2012 年 Marissa Mayer 從谷歌離任來到雅虎,但也未能挽救其頹勢。spa
雅虎並非一我的,曾經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都是它的好夥伴。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惟有變化纔是不變,這是其魅力所在,也是其殘酷所在。
今天我邀請到個人朋友 FrostA,曾在雅虎工做了三年,完整經歷了從 Yahoo 到 Oath 到 Verizon Media 的全過程,從第一視角跟你們分享她在雅虎的工做體驗。
雅虎如今的技術其實還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好比說前兩年開源的 Vespa,聽說當年 M 姐把全部關鍵組都轉移到總部否則就直接砍掉,結果只有 Vespa 堅持在挪威不搬家,M 姐也拿他們沒辦法。
每一年公司內部還有本身的科技論壇會議,去過兩次,其實能看到不少有趣的創新的東西。不過想想我寫的那種垃圾都能被選上,好像水平也不怎麼高,括弧笑。
只不過我以爲公司內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 CTO 去推行不少平臺性的東西,沒有統一的 ML 平臺,沒有統一的 Microservice,不是說沒有人作,可是推廣程度不高,更像是有一兩個組在從零創建起整個用戶羣。
曾經灣區首屈一指的食堂如今簡直難如下嚥。
剛入職那段時間還有每週一次的 sushi time,遇上夏天有實習生的時候呼朋喚友好不熱鬧。
如今各類大刀闊斧的砍食物,中餐天天就三個菜愛吃不吃,咖喱卻是單獨搞了個櫃檯,隊伍仍是那麼長。
啊對,晚飯沒了。
礦泉水砍了,你說是爲了保護環境我也算是支持吧。
零食飲料都跟着前 CEO 一塊兒走了,省錢倆字就差寫臉上了。
一流企業賣大樓,用了多少年的 HeadQuarter 之後就是 G 家的了,可是早知道要賣你幹嗎還折騰了一全年所有從新裝修了一遍呢。
中間改叫了一年的 Oath,也跟前 CEO 一塊兒被換了。如今官方名字變成了 Verizon Media,可是仍是 Oath Holdings 給你發錢,過海關我都不知道我該說給誰工做,括弧笑*2。
在這幹了 3 年,晉升的還算快,進來是 SDE1,半年升職到 SDE2,又一年升到 SDE3,到最後總包大概一年能有 180、190K 左右?
可是一個同期的同事,幹了一年跳西雅圖 A,又一年跳回灣區 G,一問人家 250K,估計仍是照顧我感覺往少了說。。
401K 幹滿 3 年纔給。
401K 是美國的退休金計劃,本身存一部分,公司會給交一部分。
RSU 分三年給。升職的時候畫個餅,年終填點渣,這幾年攢下來沒拿到手的餅大概有 70k,估計不如其餘幾家一次 refresh。
RSU:Restricted Stock Unit,就是股票。
從 17 年入職以來公司大裁人三次的樣子吧,頭兩年小裁人也搞了很多,不過最近一年多好像就裁了一次,估計是裁的差很少了吧,括弧笑*3。
裁人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大量原本沒什麼被裁風險的人紛紛主動離職,高層頻繁變更很容易給人一種不安感,因此不少排期老哥選擇了主動離開。
裁人+離職我就不重複了,再加上給不出有競爭力的 offer,這兩年我面過 30+應屆生,看好的無一例外都去了 G。
開源節流加起來,跟我說少了一半的人我都信,剛來的時候起晚了停車位都難找,到如今 11 點上班還能停樓門前,怪不得要賣大樓。
缺人的直接影響就是不少項目沒人負責,大量的交接佔據了工做的很大一部分,有什麼疑問點開 git log 發現 user undefined。
缺點說了一堆,不過我仍是在這個公司待了 3 年,主要的緣由仍是我以爲這裏對我我的發展有幫助,從幾個角度說吧。
雖然我仍是 junior 級別主要靠混日子,不過晉升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事,想要快速升職,要麼去一家高速發展的公司能不斷產生新的空位,要麼就是去一家能不斷騰出空位的公司。
由於人才流失,因此公司對於還留在公司的人還算慷慨,身邊年長的同事晉升都沒有遇到什麼太大阻礙,甚至十來我的的組大老闆已經成了 senior director,水漲船高我也能跟着升職容易一些。
由於缺人,因此什麼項目都能摻一腳。
這幾年我從前端作到後端,從大數據作到調參,時不時還跟 TL 討論一下新系統的架構設計,這種接觸到各類不一樣領域的機會單純作一顆高薪螺絲釘是遇不到的。
再加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單說雅虎郵箱如今天天數據量仍是上 B 的,跑一個 hadoop 仍是有幾千個 node 的,並且用起來沒什麼限制,這種平臺也算是有必定的競爭力。
這點可能跟組有關,我印度老闆對我作什麼工做基本就是聽任,有想法了就去作,想嘗試換個領域就安排不一樣的工做內容,不能說徹底沒有煩心的工做,不過自主權比較大,能夠本身決定不少事情作不作,怎麼作。
WLB: work life balance,之後這個不寫註釋了哦!
我從最開始 9 點上班到 10 點到 10 點半踩點開早會到 11 點,反正你們都在摸,我稍微摸會魚好像問題也不大,因此這些年一直沒怎麼感覺到禿頭的壓力,括弧笑*4。
總的來講,雖然雅虎這些年一直走下坡路,不過若是能找到恰當的機會,我感受仍是很適合一部分人的。
很是感謝 FrostA 的無私分享!行業內對雅虎的評價不一,但凡事都有兩面,順應時代變化,抓住屬於本身的機會,爲本身作積累,你就是那顆最亮的星~
本文已收錄至個人 Github 上:https://github.com/xiaoqi6666/NYCSDE
,這個 Github 彙總了我全部的文章和資料,以後也會一直更新和維護。點擊閱讀原文便可直達,還但願你們幫忙點個 Star
,大家的支持和承認,就是我創做的最大動力!
這是《齊姐聊大廠》系列的第 6 篇,若是你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記點贊哦!也歡迎留言告訴小齊你感興趣的大廠~
我是小齊,終身學習者,每晚 9 點,自習室裏咱們不見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