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這個詞已經被說得爛到不能再爛了。雲計算,雲平臺,雲+端,雲服務,雲……但與不少行業裏的朋友聊天發現,其實你們對雲計算究竟是怎麼個玩意,並非太瞭解。做者今天爲你們梳理一下,各類各樣的「雲」,葫蘆裏都在賣什麼藥。html
雲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計算能夠理解爲計算機,所以雲計算的基本模型,就是遠程計算服務:用戶經過網絡鏈接到計算機上,獲取計算服務。而遠程計算機,由於規模效應,能夠提供比我的計算機強大若干個數量級的計算能力,能夠根據用戶需求提可供彈性伸縮的計算資源,能夠大大下降用戶獲取相同計算結果花費的成本。這三點其實都很容易理解。數據庫
1.計算能力。用戶的我的計算機一臺智能配置一顆CPU,但云計算遠程調用的計算機集羣可能有成百上千顆CPU,計算能力天壤之別。服務器
2. 彈性的計算資源。我的電腦想要增長內存,只能從新買一根內存條來安裝。而云計算的彈性伸縮能力,能夠作到點下鼠標,內存就變成了8G。網絡
3. 低廉的使用成本。因爲規模效應,以及按需使用的分配原則,硬件成本低,資源閒置率也低,因此也進一步下降了雲計算的使用成本。運維
其實這是做爲普通用戶,或者從業人員更關心的話題:使用雲計算的正確姿式是什麼?佈局
雲計算提供的服務目前有三種方式:IaaS層,PaaS層以及SaaS層。網站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常見形式是硬件服務器租用。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雲鼎提供的就是IaaS層爲主的雲計算服務。IaaS層的雲服務配置 靈活,但使用起來更爲複雜,適合大型的、後臺處理業務複雜的項目選用。IaaS層的服務目前基本已全面收費。阿里雲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臺即服務,常見形式是提供Web託管的應用引擎(App Engine)。我估計PaaS層是你們最不熟悉的一類服務,但剛好,PaaS層是最適合多數開發者選用的雲計算服務。PaaS層能夠被理解爲在IaaS 層提供的硬件服務之上,還額外搭建好了服務器環境、中間件、數據庫等。開發者用戶只須要將網頁代碼上傳部署,網站就能夠運行起來了,既下降了IT運維成 本,還省去了大量的開發與運維工做量。PaaS平臺目標的產品包括:京東雲擎(JAE)、BAE、SAE,目前京東JAE是全免費,BAE、SAE是收費的,BAE根據每日收費,SAE是根據使用服務來收費。穩定性都存在一些問題,JAE、SAE相比而言較爲穩定。雲計算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件即服務,常見的形式是提供Web端應用,按需購買使用,著名的CRM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就是此類表明。國內提供 SaaS服務的包括阿里雲、京東電商雲、新浪雲商店等。SaaS層服務目前收費與免費模式勢均力敵,還暫無定論。orm
我的雲服務,其實談不上真正的「雲計算」,由於它只有「雲」,沒有「計算」。再退一步講,所謂「雲」,其實也就是一個移動網絡而已,沒有任何可值得神祕的地方。典型案例即是網易(有道)旗下多款產品:網易雲相冊、雲音樂、雲閱讀、雲閱讀等等。
甚至有人稱,QQ早年與ICQ競爭的時代,ICQ只能將聯繫人保存在計算機本地,而QQ能夠將聯繫人保存到服務器上,所以QQ是最先的雲計算廠商。 諸如此類的說法, 都是因爲對雲計算知識的極度貧乏而衍生出來的誤讀。真正的雲計算是技術門檻、資金投入、回報週期、現金流等問題都很突出的行業,只有土豪玩家敢全面佈局。 稍有實力的玩家能夠作一兩個點,多數玩家被排除在門檻以外。
本文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cloud_china/p/383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