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錯聲明:函數
①爲了加強可讀性,本文使用盡量短的文字描述,刪去了原文中不易產生歧義的一切修飾語blog
【消費者】資源
需求:必定時期內,對必定價格願意且可以購買的商品數量產品
需求曲線:$P=\alpha -\beta Q_{d}$lambda
需求規律:需求量與價格負相關im
需求價格彈性:$E_{d}=\frac{\frac{\Delta Q}{Q}}{\frac{\Delta P}{P}}=\frac{\Delta Q}{\Delta P}\centerdot\frac{P}{Q}$,反映需求量對價格變更的敏感程度技術
需求交叉價格彈性:$E_{XY}=\frac{\frac{\Delta Q_{X}}{Q_{X}}}{\frac{\Delta P_{Y}}{P_{Y}}}=\frac{\Delta Q_{X}}{\Delta P_{Y}}\centerdot\frac{P_{Y}}{Q_{X}}$,反映X需求量對Y價格變更的敏感程度支付
ps: $E_{XY}>0$表互爲替代商品,$E_{XY}=0$表互爲無關商品,$E_{XY}<0$表互爲互補商品d3
需求收入彈性:$E_{M}=\frac{\frac{\Delta Q}{Q}}{\frac{\Delta M}{M}}=\frac{\Delta Q}{\Delta M}\centerdot\frac{M}{Q}$,反映需求量對收入變更的敏感程度img
ps: $E_{M}>0$表正常商品(其中$E_{M}>1$表奢侈品,$0<E_{M}<1$表必需品),$E_{M}<0$表低檔商品
恩格爾定律:對家庭、我的、國家而言,隨着收入的增長,總支出中食物支出佔比趨於降低
恩格爾係數:師食物支出佔總支出的比重
效用:從消費商品或服務中感覺到的知足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餘條件不變時,商品的邊際效用隨消費數量的增長而遞減,即$\frac{\partial MU_{X}}{\partial Q_{X}}<0$
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價格下購買商品而得到最大總效用的狀態
(命題1)邊際效用均等規則: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購買個各類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成比例,即$\frac{MU_{X}}{P_{X}}=\frac{MU_{Y}}{P_{Y}}=\frac{MU_{Z}}{P_{Z}}=\cdots$
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對一種商品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的差
無差別曲線:表示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總效用的兩種商品各類數量組合的軌跡
邊際替代率:總效用不變時,增長某一商品一個單位消費量所必須放棄的另外一商品的消費量,數值上等於無差別曲線斜率的絕對值
預算線:既定收入和價格下,消費者能夠購買的兩種商品各類最大數量組合的軌跡
消費者均衡的另外一條件:既定預算線與儘量高的無差別曲線相切
替代效應:消費者偏好不變(即無差別曲線的具體形態不變)時,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使消費者增長降價商品購買量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漲價商品購買量而總效用不變的現象
收入效應:消費者偏好不變(即無差別曲線的具體形態不變)時,收入變化致使商品購買量變化的現象
吉芬商品:需求量和價格正相關、不符合需求規律的商品
ps: 吉芬商品必定是低檔商品,低檔商品不必定是吉芬商品
收入-消費曲線(ICC曲線):價格不變時,不一樣收入對應消費者均衡點的軌跡
恩格爾曲線(EC曲線):價格不變時,不一樣需求量與收入組合的軌跡
對命題1的證實:
設有n種商品價格分別爲$P_{1},P_{2},\cdots,P_{n}$,效用函數分別爲$TU_{1},TU_{2},\cdots,TU_{n}$,需求量分別爲$Q_{1},Q_{2},\cdots,Q_{n}$,收入爲$M$
則總效用$TU=\sum_{i=1}^{n}Q_{i}TU_{i}$
構造拉格朗日函數$L(Q_{i},\lambda)=\sum_{i=1}^{n}TU_{i}+\lambda(\sum_{i=1}^{n}P_{i}Q_{i}-M)$
令$\frac{\partial L(Q_{i},\lambda)}{\partial Q_{i}}=MU_{i}+\lambda P_{i}=0,i=1,2,\cdots,n$
得$\frac{MU_{i}}{P_{i}}=-\lambda$爲常數
【生產者】
短時間(廠商來不及調整所有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和時間週期):
生產函數:$Q=f(\overline{K},L)$
平均產量:$AP=\frac{Q}{L}$
邊際產量:$MP=\frac{dQ}{dL}$
邊際生產力遞減規律:生產技術不變條件下,不斷增長一種投入最終會使該投入的邊際產量減小,即$\frac{\partial^{2}Q(K,L)}{\partial L^{2}}<0$
長期(廠商能夠調整所有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和時間週期):
等產量線:某種生產技術水平下生產同一產量的某種商品$K,L$的不一樣投入組合的軌跡
勞動的邊際產量:$MP_{L}=\frac{dQ}{dL}$
資本的邊際產量:$MP_{K}=\frac{dQ}{dK}$
邊際技術替代率:產量不變時,增長一單位某種投入所必須減小的另外一種投入的量,即$MRTS_{LK}=\frac{dK}{dL},MRTS_{KL}=\frac{dL}{dK}$
(命題2)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於兩種投入的邊際產量之比,即$MRTS_{LK}=\frac{MP_{L}}{MP_{K}}$
固定比例生產函數等產量線:兩種投入間徹底缺少替代性狀況下的等產量線
生產經濟區:
等成本線:既定總投資額下,生產者能夠購買的兩種投入各類最大數量組合的軌跡
生產者均衡:生產者在既定總投資額和產量目標下選擇投入組合而得到最低總成本的狀態
生產擴張線:要素價格不變時,不一樣產量對應生產者均衡點的軌跡
規模收益(規模報酬):技術水平和要素價格不變時,全部生產要素按同一比例變更引發的產量變更狀態
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Q=AL^{\alpha}K^{\beta}$
規模經濟:因爲規模收益遞增,生產規模的擴大引發的平均成本下降
規模不經濟:因爲規模收益遞減,生產規模的擴大而引發的平均成本升高
範圍經濟:生產者生產具備必定共同性的多種產品引發的平均成本下降
機會成本:因爲使用某些資源所放棄的該資源其餘用途的最高代價
顯性成本:廠商支付給各生產要素全部者的報酬所構成的成本,即會計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資、借入資本的利息、原材料和固定資產的費用)
隱性成本:應計爲成本卻未在形式上做貨幣支出的廠商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報酬(屬機會成本範疇,如夫妻店店主工做應該領取而未形式上領取的貨幣工資)
固定成本:不隨產量變更而調整的成本(包括機器設備支出、長期借款利息)
可變成本:隨着產量變更而調整的成本(包括員工工資、電費、原料費)
沉沒成本:已經發生和支出且沒法收回的成本(屬固定成本範疇)
短時間成本:短時間內生產經營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長期成本:就長期而言的生產經營成本(全爲可變成本,不含固定成本)
經濟利潤:即超額利潤
正常利潤:即隱性成本(包括廠商投入資金應得利息、投入資產應得租金、付出勞務應得薪金)
對命題2的證實:
爲保持產出不變,對減小某種投入致使的產量減小須要用增長另外一種投入來彌補,即$MP_{L}dL=MP_{K}dK$
而$MRTS_{LK}=\frac{dK}{dL}$,故$MRTS_{LK}=\frac{MP_{L}}{MP_{K}}$
【市場】
均衡價格: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交點對應的價格
均衡產量: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交點對應的產量
價格機制(市場機制):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需求和供給共同決訂價格,價格反過來又自動影響和調節供給與需求,使市場趨於均衡
【政府行爲】
支持價格(保護價格):政府爲扶持和保護某一產品或某一行業,對商品規定高於均衡價格的價格
限制價格:政府在特殊時期(如嚴重天然災害時期)爲維護社會穩定、保護消費者利益,對商品規定低於均衡價格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