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迷茫的學員討論學習方法

本文寫做的原由
今天凌晨一點,踢完球回到實驗室,下午要講MPLS,雖然已經很熟悉,但仍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思路,因此又做了一下課程準備,兩點的時候準備回去休息了,去CCNP課室巡查了一下,發現Movie-Time(ITAA實驗室週末例行活動)還沒結束,最後排有個學員正看得津津有味,他剛纔跟咱們一塊兒踢得很累,本應該早早休息,準備明天的實驗,爲何這個時候還在看電影呢,我就把他喊到了電梯間,跟他聊起來。
這個學員來了好幾個月,實驗也在敲,作完了一遍,可是回過頭也忘得差很少了,他跟我說很迷茫,不知道怎麼學習,我跟他說你的根本問題是沒有學習的壓力和解決問題的決心。
學習壓力是怎麼來的
什麼是學習壓力,我沒辦法用言語向你們傳遞這種壓力,由於你們沒切身感覺到,多是沒有工做經驗,沒有在社會中歷練過,也多是所處的境況一直很順利,所以一直認爲學習是個很輕鬆的過程。有些學員在考完ie後投入了工做崗位,開始時把本身想得很高,認爲是CCIE了,能夠享受更高的報酬,等真正碰到實際問題了又一籌莫展,誰問都不懂,一會兒心理落差就出來了,不敢面對這樣的局面,不敢去面對各類各樣的挑戰,指望像學校同樣,有人跟你耐心講解,有人給你一步一步做教導,總而言之,對本身能力的認同又降到了最低。 
 我真的很想給全部學員制造出學習壓力,昨天一個朋友告訴我一間很牛的集成公司的老總這樣看待實驗室裏走出來的CCIE,他們是敲版本的CCIE,他們是PaperIE,不過反正便宜,他們能接受,只是不做CCIE看待而已。我當時爲了挽回面子,這樣回覆他,學員們也付出了數以百計的實驗時間,也曾在實驗室裏通宵達旦,他們有着對技術的狂熱和憧憬,若是沒有這個證書,他們一直碰不到他們渴望着的工做機會和項目機會,我倒以爲咱們交出來的是有意志品格的ie,至因而不是Paper,那要過兩年才知道。
回過頭來想想,咱們的學員真的能作到有數以百計數以噸計的實驗量嗎,真的有通宵達旦去解決一個問題嗎,真的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和考試費用嗎。誰能把考ie看成一個工程項目來看待,版本需求就是客戶的需求,你要發揮出你的才能去知足他,考官就是客戶,你要用你的語言和行動去打動他,說服他,而且把這樣的能力應用到將來的工做中。
安全實驗室流行一句話,CCIE is nothing but shit,借鑑過來,CCIE自己不能意味着你有什麼價值,一次pass和一次fail也不是你能力的評估標準,你的價值是體如今你能承擔多大的責任,你的能力是體如今你有多少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辦法。
沒有學習壓力,就不會有心裏中強烈的對知識的渴望,就不會有持續不懈的學習激情,而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就不會有碰到任何外界阻撓仍然堅決不移地砍下CCIE的信念,更不可能有在碰到困難的時候迎難而上的實際行動。不從實驗室階段就不斷地折磨本身,鍛鍊本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哪怕考完CCIE出來,仍是隻能長期停留在技術的最低層。
從個人經歷談起
ITAA須要給學員一個什麼樣的學習環境呢,須要給學員創造如何的磨練條件呢?我想從個人經歷談起。
 個人大學本科學的是化學,作了四年的瓶瓶罐罐實驗,畢業後抱着一種找賺錢捷徑的心態進入市場,作地產經紀,作期貨經紀,作食品銷售,本身開電腦公司,老是沒辦法賺大把的錢,有時一個月的收入只是600元,後來還長時間的沒有收入,那時特別怕別人請吃飯,並且是好朋友請吃飯,一是很差意思買單的時候一聲不哼,二是本身要是掏錢回請,那這個月怕要餓肚子了。
解決生活問題成了第一頭條,我選擇了老老實實走技術路線,畢竟還有一份愛好在。當時的消息渠道也不順暢通,就找招聘廣告看看什麼職位須要什麼技能,2000年初的時候MCSE還未爛,我花了兩個月時間全日在家看書,找了臺舊pc作實驗,硬是把MCSE的6門考試啃了下來,每門考下來的分數是70-80分,並且時間常常不夠用,奇怪旁邊的一個小夥子半個小時就交卷,並且老是90多分,開始知道了有Bible這個東西。個人付出有了回報,開始有了第一份IT工做,4k以上,幸好沒有找Bible,才能應付工做中的各類複雜局面,當時對MCSE的迷信就是公司裏的網絡問題有了MCSE就都能搞掂。
 工做期間據說CCNA一個小時的價值是1500元,只是在一臺Cisco路由器上配靜態路由,我就絕不猶豫報了CCNA,幾個月的學習,接觸到傳說中的路由器交換機,熟悉了各類接口命令,知道了CCIE是網絡界的最高認證,也懷着極其崇拜的心態參加了幾個由CCIE演講的產品專題會議。CCNA考試順利經過,我也開始了個人通訊工程專業的研究生班課程,我以爲本身回到了一種技術狂熱狀態,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擋我對知識的渴求。
2001年公司轉營其餘項目,我又被投入了求職大軍,此次招聘廣告對一些職位要求的描述是CCNP優先,因而把人郵版的幾本教材買回來,再給本身兩個月的時間,關在家裏沒日沒夜地看。閉門造車就是這個味道,由於沒有設備,只能死記硬背,卻是鍛鍊了本身的記憶力,另外就是Boson,不斷地作,找出問題又從新看書,而後就一門一門地考,每次都是深吸一口氣,發抖地點了提交,看到成績經過,很欣慰地以爲對得起這每門的1000大元。最差的是CIT,我都不敢相信真能過,全部關於設備操做的現象分析我都是從書本得到,交換機和路由器又是兩套指令,除了死記硬背仍是死記硬背。
 考完了CCNP,求職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面試,這個公司有一個聯通的項目,其中一個節點的設備已經發到現場,但沒有工程師去調試,問我有沒有碰過36xx,72xx,工做機會就在手邊,我只能硬着頭皮說碰過,能夠搞定。我想兩個星期能夠搞定一門CCNP,難道兩個晚上搞不定一臺36?能力是逼出來的,就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決心,我把Cisco document CD的相關內容翻了幾遍,現場操練起來,只是在E1線路上碰到一點麻煩,也算是認識了真正的Cisco工程項目。設備調試完成,就順利進入了這家公司。由於公司是Cisco的partner,技術資源得以更豐富起來。  CCIE是我心目中的珠峯,神聖,崇高,高不可攀,爲了準備筆試,我把boson的題又作了個底朝天,論壇上流傳Boson題作了超過60分,經過筆試沒問題,2002年初的時候,TK還沒出來,或者是我沒找到,整個筆試準備過程就是翻各類各樣的CCIE書籍,工做中找各類各樣的機會去練設備,考出來85分的成績讓我自豪了好一段日子。工做經驗愈來愈豐富,就以爲對CCIE愈來愈渴望,必定程度上,那就是一種技術地位,技術資本的代名詞。
2003年中,一年半的筆試有效期立刻要到,位置已經不能drop掉了,在職的情況沒法讓我保證學習狀態,我選擇了辭去原來工做,來ITAA備考CCIE。7月15日離開公司,到了太太昆明的家,我要先自修一個月,以此證實本身在Cisco實驗方面的能力。這個月,天天有8小時是在網吧度過,我帶着筆記本,成了網吧中的異類,在「傳奇」的火熱氣氛包圍下,老闆好奇地看着我獨自一角聯上cisco的e-learning,從ospf到bgp的一個一個實驗地作,e-learning的實驗基本上是兩小時爲單位,過了兩小時就斷線必須續連,我對本身的要求是花四小時解決一個實驗,而且把全部實驗現象實驗配置都保存起來,而後再不斷消化。
8月15日到了ITAA,考試在一個月後,爲了讓本身最大程度地投入,減小其餘因素的干擾,我選擇了白天睡覺,晚上聽老師講解和***,深夜作實驗,深夜的時候聽着本身的鍵盤聲,很能陶醉在本身選擇的這個環境之中,同宿舍的一個學員開玩笑說,咱們能夠共租一張牀,你白天睡,我晚上睡。臨考前接受了一次加錯***,體無完膚地敗下陣來,哪裏出了問題?我感受是整個體系化的東西沒有理順,原來一直忙於實驗實驗,而沒有好好從老師及以前的學員身上吸取他們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特別是排障思路,後來的***課,我都很積極地走到臺前,將本身的理解說出來,以此來發現本身的問題。
學習須要什麼樣的環境
學習須要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平心而論,全部外部的條件都是其次的,仍是一句話,你有沒有學習的壓力,學習的激情,學習的決心,學習的毅力。老師更多的時候只能教給你方法,給你更多的經驗,他沒法替代你的思惟,沒法決定你的將來。一個老師若是將學員的全部疑問一一解答,他是害了學員,他會致使學員的盲目相信和盲目依賴。反過來,學員若是迷信版本,迷信資料,迷信老師,他也就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爲這等同於喪失了在技術上繼續提高的能力。沒有這樣的能力,根本談不上在IT界立足,充其量只是打字工人、搬運工人的通常角色。(我將重複重複售前作標書的稱爲打字工人,售後設備上架的稱爲搬運工人)。
  咱們應該培養更多獨立的人,特別的人,咱們要鼓勵學員去接觸更多未知領域,去碰各類各樣的疑難問題,去挑戰全部現成的答案,去發掘出自身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能力,發現問題,就應該作實驗去驗證,找資料去理解。對於那些認爲wolf環境優越了,解法完善了,認爲本身時間過剩,更多困難等到工做的時候再去碰的學員,老師就應該用鞭子抽,用棍子趕。每一個學員每時每刻都應該有一種深深的危機感,感覺到職場中的殘酷,感覺到被淘汰的下場,這樣的環境纔是一個真正磨練人的環境。
 我不相信宿命,但我贊成只有付出纔有回報,我認爲面前每一條都是改變你命運的路徑,只要你肯走下去,只要你不放棄。個人CCIE考試第一次fail掉了,心態調整了一個星期,我想天意不讓我pass,確定是要我付出得更多。因爲工做中有現實的需求,因此我在第一次CCIE考試fail掉後,就回到了昆明的網吧,作起了×××、PIX等安全方面的實驗,後來我在第一次安全ccie考試fail掉後,我就作起了mpls、multicast等sp方面的實驗,我在第一次SP考試Fail掉後,我就作起了voice方面的實驗。天道應該會酬勤吧!我不但願CCIE的價值被毀,我不但願本身會被淘汰。2004年7月份,在ITAA學習了一年以後,我考過了第三個CCIE。
在實驗室裏,我不是最艱苦的人,SP實驗室的一個姓李的戰友,整個SP備考期間,由於腸胃炎發做,天天喝水只能喝熱開水,吃飯只能吃白稀飯,幾個月的煎熬下來,已經不忍心讓他步入考場了。SP實驗室的創建和考試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每個版本都是本身去趟回來的,整個備考的工做量可想可知,每一天定下鐵同樣的任務,完成不了還不敢睡覺,誰都不想本身偷懶,享受成果,誰都但願本身去能碰回新題。
 還有安全實驗室,彭老師零下四度的天氣去到北京考安全,考完就發燒了,帶病坐上火車,還給我打電話說,有個問題如今立刻要跟你探討一下,我怕等會兒我燒得更重頭腦不清晰。
 有這麼多的好兄弟陪在身邊,這就是咱們說的人脈,這就是咱們勇於去直面困難的力量源泉。不少學員考完離開ITAA,參加工做後還會不斷地將知識與ITAA循環更新,帶一些好的東西來,學一些好的東西走。若是有一天ITAA能成爲一個知識庫,能真正成爲技術者的天堂,這裏面必然有着許許多多人的辛勤付出。CCIE是很謙虛,很團結的一羣人。
 以上的話我跟這個學員說了足足三個小時,這個學員總結的一句話也讓我記憶猶新,「千萬不要佔了便宜吃大虧」,若是你畢業進了一個穩定的單位,你是佔了便宜,但也就失去了繼續奮鬥進取的動力;若是你如今不經思考,從老師那裏獲得了全部版本的解法,全部疑問的答案,你是佔了便宜,但也就失去了繼續思考繼續探索知識的能力。。。。。。
凌晨五點回到電腦旁,又花了七個小時把他寫出來,目的只想給全部的學員打上一根預防針,我要告訴你們,若是如今的學習過程當中尚未爲將來的工做做打算,若是如今還持有輕輕鬆鬆,得過且過的學習心態,若是如今還只是指望別人應該如何如何,那麼,你的CCIE夢將會是遙遙無期,你得到的CCIE證書也會是一錢不值,你將沒法承受實際工做給你帶來的打擊。歷來到ITAA的第一天起,你們就應該拋棄全部外界的干擾,帶上必定要考取CCIE和創造真正的CCIE價值的決心,借用一個網友的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寄望你們通過努力,能成爲真正在網絡界有影響力的人。
【ITAA學習組創】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