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開源大會

Open Source這個詞在1998年初次被提出來,至今開源已經被提出20年 。
2018年中國開源大會於10.20~21日在深圳舉行,這是一次開源的盛會。此次大會由OSI中國成員「開源社」主辦,參會的企業包含國內不少的大廠,還邀請了很多國外積極參與開源的機構。這兩天瞭解了不少開源協做平臺以及各類出色的開源框架。
大會舉行兩天,在上午在主會場大咖上演各類科普,下午分設4個分會場無間斷開展不一樣的主題演講。因爲主題太多了,不能一一到場,只能對參見的場次作個簡單的說明吧。以開源機構屬性和主題內容兩個維度概括一下。數據庫

1、開源協會

開源協會旨在促進全球或者地區的軟件開源進程安全

(1)OSI

演講嘉賓是2屆的OSI董事會成員,現任教卡耐基梅隆大學的Tony Wasserman教授,演講開始前有個有意思的小插曲,老爺子堅持不使用閉源的操做系統上操做他的演講稿,認爲在開源大會上,怎麼能使用閉源軟件。這種堅守原則的作法讓我深受感觸。
演講主題是「開源:成功與挑戰」,分析了開源歷史上取得的成就以及遭遇的困境。特地吐槽了前任微軟CEO鮑爾默「開源是一種癌症」的觀點。有一個數據讓我比較驚訝,目前超級計算機100%使用Linux操做系統框架

(2)Apache軟件基金會,簡稱ASF

ASF執行副總裁,介紹了ASF在跨組織協做方面的貢獻。在後面的一些主題中,介紹瞭如何進入Apache的孵化器。百度,騰訊、阿里等大廠都有貢獻Apache的項目,期間有一些這些項目的一些專題介紹,例如阿里巴巴的RocketMQ。微服務

(3)開源社

做爲本次開源年會的主辦發,應當感謝它對這次大會的貢獻。讓中國的開源愛好者有直接對話和與世界其餘開源機構對話的機會。
開源社所主持的專題中,我以爲有兩個亮點。一個是與微軟「開放黑客鬆」的捐贈儀式,讓咱們知道了開放黑客鬆這種對話和交流的方案,第二個就是開源社本身的開源項目KCoin,一種激勵貢獻社區的方式,對貢獻者獎勵的是KCoin幣,這種幣不能換錢,但能夠用到購買服務,好比課程,利用區塊鏈的安全性保證開發者的貢獻不會被抹掉,這個點子對於運營開源項目應該有必定的好處。
另外,開源社的執行長關於軟件工程與政治的對比仍是很精彩的,提到咱們的測試環境的應用,聯想到政策或法律的執行能夠找一塊試驗的地方區塊鏈

2、開源協做平臺

(1)GitHub

GitHub的新任CEO Nat Friedman與開源社理事長劉天棟的「爐邊對話」仍是很精彩的,Nat提到微軟收購GitHub後仍然獨立運營,不會影響開源策略。有個現場提問頗有意思,GitHub的項目的Star數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如何防止Star數做假,遺憾的是Nat沒有給出使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測試

(2)GitLab

嘉賓是GitLab的CTO,2011啓動的GitLab相對於GitHub稍顯年輕。GitLab的開發程度讓人深入,他們的CTO說起處處理財務相關的數據,其餘的事務幾乎是透明的,包括內部的規範制度,絕不避諱的說起了2017年1月的那一次數據庫誤刪事件。雲計算

(3)DevCloud

華爲雲DevCloud,他們的總經理徐峯對軟件工程的理解是很獨到的,輕描淡寫的解析了硬件、軟件和人工智能在交互上的區別。DevCloud是一站式的DevOps平臺,提供整套DevOps服務,對於CI、CD我有興趣試一下。人工智能

3、開源項目

大會上的開源項目幾乎都是大廠在站臺,介紹一下各大公司本次的開源項目操作系統

(1)百度

百度提供了對內開源和對外開源的區分,對內開源針對的是基礎平臺和技術協做,相似阿里的技術中臺。百度開源仍是挺多的,咱們比較熟悉的Echart(2013年開源)、Apollo(2016年開源)隊列

(2)騰訊

騰訊方面,簡述了內部的開源歷程。主要的開源項目有微服務框架Tars,藍鯨

(3)阿里巴巴

阿里本次參會的開源項目是比較多的,包括微服務管理組件Nacos、介紹了微服務配置中心相關實踐,在Apache Flink基礎上定製阿里的雲計算計算服務Blink,並貢獻Flink社區,消息隊列RocketMQ

(4)微軟

微軟在今年收購GitHub,而且成爲GitHub最大的開源機構,可見它在開源方面的決心。容器化部署系統Kubernetes on Azure。實際上,微軟的開源項目很是多,好比咱們熟知的Kafka,Xamarin,Bash for Windows

(5)其餘

優麒麟UKUI,是一款Ubuntu輕量桌面系統,這款開源產品是個驚喜。對Linux非開發者用戶來講,很是友好,風格比較接近|Windows

本屆開源大會的熱點詞彙基本就是當前比較熱的技術。區塊鏈,其實大會上有很大的篇幅介紹區塊鏈的應用,好比開源社的KCoin項目,Nervos等;雲服務,還有微服務相關應用,雲計算、AI解決方案;還有一個大板塊是開源在教育上案例整體而言,這屆開源大會沒有讓人失望。對於開源,各類開源組織已經給想我同樣的開發者打開了一個窗口,咱們大能夠參與到咱們感興趣的開源項目中去;對於國內開源社區,正變得愈來愈好。另外,在開源社編寫的「2018中國開源調查報告」能夠窺探一二開源的將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
本站公眾號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