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如今就任的公司到如今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由於一直據說這2年互聯網的大經濟形勢很差,因此中秋先後萌生了出去看看機會,若是有合適機會能夠考慮一下的想法。從月初準備到月末決定暫時不離職,打算分享一下本身的心路歷程。php
面試前,寫了一份本身的簡歷。大體按照本身的基本信息、職業經歷、項目經歷、技能來寫。重點突出本身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手段。 接下來,是準備了一些知識點,大類上分爲java
Java重點準備了一些多線程、concurrent package以及JVM相關的內容,Android主要根據四大組件,UI,質量,性能,工程化幾個角度複習。基礎知識的話複習了一些常見的數據結構、算法和網絡知識。畫了腦圖,而後進行了整理。android
關於項目,總結和準備了幾個比較熟悉和拿手的東西。我我的的話是ios
而後就出去面試了,一開始個人思路是挑幾個規模不大,數百人的公司進行練手。而後再面試一些規模比較大或者告訴發展期技術氛圍比較好的公司。c++
目前接觸過的有:阿里icbu,阿里大文娛,塗鴉智能,個推,哈囉出行,快手,學海教育面試
先是脈脈上遇到了學海教育的 hrd 要了個人簡歷,我以爲行業和規模都和我如今公司差很少,就去嘗試試了一下。面試一共三輪,2輪技術+一輪hr,最後個人預期薪資太高匹配不了他們能給的2年經驗的工程師的薪資。就沒有繼續聊了。技術面是一輪隨機的基礎題目加上和技術leader的各類瞎聊。算法
一面的基礎問題基本是安全
面試題比較基礎,基本平時認真複習背背題就能答出來。性能優化
二面主要是聊了項目,平時研究和工做的方向,方式,思考。微信
面完這個公司以後感受小公司的面試題仍是表現不出什麼人的真實能力,因而準備多準備一下。可是在 Boss 直聘上遇到了 塗鴉智能 要簡歷,而後很巧的是發現找我要簡歷的是在 yz 同組的一個 Android 同事,想着機會不錯就直接給了簡歷。這裏說一下塗鴉的公司背景,塗鴉的創始人是浙大的畢業生,早年搞了一個國內很大的php社區,被阿里所有收了,成了阿里雲的第一個業務團隊。創始人的背景仍是很厲害的。IOT的海外業務也擴展的不錯,前段時間還看到新聞給美國的部分挖來了一個有16年通用電氣 CEO 經驗的部門主管。仍是頗有前景的一個公司。面試和內部的氛圍感受和杭州多個阿里出身的創業公司比較符合。
塗鴉我只面試了一輪,可能由於是內推就直接現場面了,公司在浙商財富,如今應該搬到了三墩,總體的面試仍是很使人溫馨。前面花了很大的時間介紹本身的項目。時間最多的是路由庫的設計,實現和整個路由中後臺的想法。對我apt怎麼設計的,什麼優點,他本身看獲得的一些功能上的可擴展點會拿出來問我怎麼思考去解決。也穿插了一些ARouter的原理的提問。聊的仍是很是舒服的。感受本身能拿出手說的事情也能夠一直說出來。最後隨便問了我幾個基礎知識,可能由於那時候還準備的不是很充分,在回答的時候仍是有1-2點回答的有點很差。 整體感受面試體驗還能夠。可是沒有被繼續第二面。最後從內推人那裏瞭解到的理由是雖然本身的想法有落地,技術上有成果。可是身上的優點不能抵消本身在學歷背景和工做經歷頻繁跳槽的劣勢。就沒有被繼續面試了。仍是有點惋惜的。
第三家面試的是 個推 。相信移動端開發的同窗對這個公司不會很陌生。這是一家靠推送出名,如今靠大數據生存的業績還不錯的上市公司。地點在西湖區福地創業園,網上看到的消息是在三墩雲谷買了一塊地,在造本身的新大樓。
個推面試了三輪技術+一輪hr面。總體的面試體驗也很是的舒服。感受本身也獲得了不少發揮的空間。
第一輪主要是我本身介紹本身的項目。面試官中間評價了一句以爲我仍是比較有想法的。結合我寫過比較多的SDK的經歷問了一些寫SDK的體會。而後問了一些基礎知識
第二輪是移動端的部門主管面試的,由於個推是一個作SDK轉大數據的公司,因此人思惟不限於一端的方式在個推仍是比較受歡迎的。這個和我在公司思考的一些事情和實踐也比較吻合,因此聊的仍是比較舒服的。後面用很是快的語速提問和讓我回答了一些基礎知識:
專一於端上的同窗可能會疑惑最後一個問題,可是我很是能理解這個問題。在如今這個公司參與過一些端上日誌收集的工做。對不少事情客戶端一端出發思考出來的方案是不全不合理一廂情願是有很大的感覺的。咱們須要專一端上的細節和疑難雜症,可是不要忘記去關注具體業務和其餘端的視角,知道的越多,咱們能作的決策會更準。 第三輪是研發總監的面試,主要就是聊了項目經歷、職業規劃等
整體個推給個人感受仍是對技術比較有追求,技術思惟比較開放的一家公司。技術理念也很是合我意。後面雖然offer的薪資達不到個人預期。可是把季度獎平攤,結合公積金比例,確實比我如今強了不少。可是手上沒有其餘公司的offer,個推也沒有讓我強烈中意的點,加上最後有對本身的一些工做上的反思。最後我仍是選擇了不離職婉拒了offer。期間個推的 HR小姐姐和移動端負責人也很熱心的幫我分析,給我建議。也很理解個人選擇。仍是很是感謝面試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一家公司和人的。
第四家接觸的就是讓我有很大執念的阿里了。此次阿里我面了2個部門,都是慘敗收場。可是也收穫了很多,也有了下一步的準備方向。
第一個部門是朋友招人幫忙內推的阿里國際,傳說中阿里最奇特的不加班部門。icbu面了2輪。第一輪問的問題主要是:
而後問了一些基礎問題
基礎知識問的感受比較簡單。本身設想的view原理,binder什麼的都沒問。可是前面幾個對於工做中的思考仍是有點直擊靈魂的。對作一件事的思考能力仍是頗有要求的。
二面就比較尷尬了,後面一個偶然的緣由瞭解到那時候招聘級改爲了 P7,因此被用來走了招聘流程。問了幾個很簡單的問題就草草結束了。比較惋惜。
從icbu的流程出來以後,找以前yz同組在大文娛的同事,確認了他們招p6,可是也被告知2年面p6很難。抱着試試看的態度面了一輪電話。電話是面試官在高鐵上打給個人。簡單聊了下簡歷,就開始了一堆基礎知識的提問
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面基礎題。感受本身被面試官帶了節奏,沒有發揮出本身的一丁點優點。雖然大部分題也答上來了,可是仍是掛了。反饋是沒有突出優點。
後面還接觸了 快手 和 哈囉出行
快手是北京的部門視頻面試的。由於提早被給了牛客的連接,就總以爲必定要手寫算法掛定了,因此很是緊張。加上本身是第一次視頻面試,感受很是不習慣和緊張。面試官問了比較簡單的題目,結果sb了同樣大腦空白寫不出來。很是的尷尬和惋惜。大概的面試套路也分享一下,可能頭條相似的公司如今也是這個套路?
給了一段Handler# postDelay 的代碼,問GC root的引用鏈。我一會兒腦子短路竟然沒想起來Handler是被匿名內部類引用了Activity致使的泄漏。期間面試官還引導我問我Activity被誰引用了我也沒反應過來。真的是尷尬至極。中途也問了哪些對象能夠做爲gc root,handler怎麼處理delay的時間等問題,仍是比較全的。並且很從實際出發的面試套路。 後面是一個算法題。遞歸反轉鏈表。其實本身知道遞歸是怎麼反轉的。。。可是太緊張了就是寫不出代碼,就差反轉的指針關係沒寫出來。也是尷尬至極。 全程面試表現的很sb。。。浪費了一次大好的機會。
哈囉出行是面試了杭州成立的新部門。全程面試官在拉高本身的姿態。幾乎我說什麼都試圖用我以爲你根本不理解其中原理的態度跟我說話。面試體驗極差,我隨便舉例說幾個 例如:
由於本身感受在杭州須要去一次阿里的情節。因此後面就沒有怎麼繼續投遞簡歷了。感受面試阿里仍是頗有收穫的。 對人和技術的要求都很是的高。
經過這些面試,我總結了一些我的的體會做爲觀點。也決定再繼續沉澱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再出去試試大廠。
大部分人可能和我同樣沒有1和2。那麼若是你作不到3和4的其中一點,只是會跟網上的面經同樣幹扯源碼扯原理,仍是很難收穫滿意的offer的。
請關注個人微信公衆號 【半行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