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文件或目錄的屬性主要包括:文件或目錄的節點、種類、權限模式、連接數量、所歸屬的用戶和用戶組、最近訪問或修改的時間等內容。具體狀況以下:node
ls -lih
[root@localhost test]# ls -lih total 0 51621141 drwxr-xr-x. 4 root root 159 Nov 20 19:24 dir1 33980025 -rw-r--r--. 1 root root 0 Nov 22 03:54 log1 3398002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Nov 22 03:54 log1.link -> log1 [root@localhost test]# ln log1 log1.hard_link [root@localhost test]# ls -lih total 0 51621141 drwxr-xr-x. 4 root root 159 Nov 20 19:24 dir1 33980025 -rw-r--r--. 2 root root 0 Nov 22 03:54 log1 33980025 -rw-r--r--. 2 root root 0 Nov 22 03:54 log1.hard_link 3398002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4 Nov 22 03:54 log1.link -> log1 [root@localhost test]#
忘記ls 命令參數的,能夠參考:linux每日命令(1):ls命令linux
第一列:inode
第二列:文件種類和權限;
第三列: 硬連接個數;
第四列: 屬主;
第五列:所歸屬的組;
第六列:文件或目錄的大小;
第七列和第八列:最後訪問或修改時間;
第九列:文件名或目錄名
咱們以log1爲例:
33980025 -rw-r--r--. 1 root root 0 Nov 22 03:54 log1
inode 的值是:33980025 文件類型:文件類型是-,表示這是一個普通文件; 關於文件的類型,請參考:linux每日命令(25):Linux文件類型與擴展名 文件權限:文件權限是rw-r--r-- ,表示文件屬主可讀、可寫、不可執行,文件所歸屬的用戶組不可寫,可讀,不可執行,其它用戶不可寫,可讀,不可執行; 硬連接個數: log1這個文件沒有硬連接;由於數值是1,就是他自己;(後面咱們給他建立了一個硬連接log1.hard_link後,變爲了2) 文件屬主:也就是這個文件歸哪於哪一個用戶 ,它歸於root,也就是第一個root; 文件屬組:也就是說,對於這個文件,它歸屬於哪一個用戶組,在這裏是root用戶組; 文件大小:文件大小是0個字節; 訪問可修改時間 :這裏的時間是最後訪問的時間,最後訪問和文件被修改或建立的時間,有時並非一致的; 固然文檔的屬性不單單包括這些,這些是咱們最經常使用的一些屬性。
inode 譯成中文就是索引節點。每一個存儲設備或存儲設備的分區(存儲設備是硬盤、軟盤、U盤等等)被格式化爲文件系統後,應該有兩部份,一部份是inode,另外一部份是Block,Block是用來存儲數據用的。而inode呢,就是用來存儲這些數 據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文件大小、屬主、歸屬的用戶組、讀寫權限等。inode爲每一個文件進行信息索引,因此就有了inode的數值。操做系統根據指令, 能經過inode值最快的找到相對應的文件。
作個比喻,好比一本書,存儲設備或分區就至關於這本書,Block至關於書中的每一頁,inode 就至關於這本書前面的目錄,一本書有不少的內容,若是想查找某部份的內容,咱們能夠先查目錄,經過目錄能最快的找到咱們想要看的內容。雖然不太恰當,但仍是比較形象。
當咱們用ls 查看某個目錄或文件時,若是加上-i 參數,就能夠看到inode節點了;好比咱們前面所說的例子:
[root@localhost test]# ls -li log1 33980025 -rw-r--r--. 2 root root 0 Nov 22 03:54 log1
log1 的inode值是 log1 ; 查看一個文件或目錄的inode,要經過ls 命令的的 -i參數。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