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inotify實時推送草稿版

  1. 安裝rsync算法

yum install rsync xinetd -yshell

2.配置rsyncd.confvim

vim /etc/rsyncd/rsyncd.confbash

uid = root
pid = root
port = 873
use chroot = no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log format = %t %a %f %b
max connections = 200
timeout = 300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lock file = /var/run/rsyncd.lock
read only = false
list = false
ignore errors

[image]
comment = test_img
path = /data/
hosts allow = 192.168.0.12
auth users = test
secrets file = /etc/rsyncd/test.pass

3.修改xinetd配置
服務器

vi /etc/xinetd.d/rsyncssh

service rsync
{
	disable	= no
	flags		= IPv6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rsync
	server_args     =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log_on_failure  += USERID
}

4.啓動xintedsocket

/etc/init.d/xinetd startide

測試推送:測試

/usr/bin/rsync -vzrtopg --progress /data/ user@host:/db/
服務器之間作好SSH信任,本次沒用--password-file

5.安裝inotify
優化

wget  
tar -xzvf inotify-tools-3.14.tar.gz && cd inotify-tools-3.14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inotify && make && make install

inotify優化

# 添加環境變量
export PATH=/usr/local/inotify/bin/:$PATH
# 能夠在內核處先優化好
echo 50000000 >/proc/sys/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echo 327679 >/proc/sys/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

6.inotify監控測試:添加刪除文件

[root@test]# /usr/local/inotify/bin/inotifywait -mrq  --timefmt '%d/%m/%y %H:%M' --format '%T %w%f%e' -e close_write,modify,delete,create,attrib,move /data
21/04/21 17:04 /data/a.jpgCREATE
21/04/21 17:04 /data/a.jpgMODIFY
21/04/21 17:04 /data/a.jpgATTRIB
21/04/21 17:04 /data/a.jpgCLOSE_WRITE,CLOSE
21/04/21 17:04 /data/a.jpgDELETE

7.inotify+rsync測試

#!/bin/bash
src="/data/"
dst="/db/"
host="192.168.0.12"
/usr/local/inotify/bin/inotifywait -mrq  --timefmt '%d/%m/%y %H:%M' --format '%T %w%f%e' -e close_write,modify,delete,create,attrib,move $src | while read file
do
  /usr/bin/rsync -vzrtopg --progress $src $user@$host:$dst
done
[root@test bin]$ ./rsync_inotify.sh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
20200330/
20200330/20200330_ActivityLevel.bytes
           6 100%    0.00kB/s    0:00:00 (xfer#1, to-check=1/4)
20200330/a.jpg
           4 100%    3.91kB/s    0:00:00 (xfer#2, to-check=0/4)

sent 201 bytes  received 57 bytes  172.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0  speedup is 0.04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ent 105 bytes  received 13 bytes  78.67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0  speedup is 0.08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sent 105 bytes  received 13 bytes  236.00 bytes/sec
total size is 10  speedup is 0.08
send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
20200330/

8.inotify參數

inotifywait
語法:
inotifywait [-hcmrq] [-e ] [-t ] [--format ] [--timefmt ] [ ... ]
參數:
-h,–help
輸出幫助信息
@
排除不須要監視的文件,能夠是相對路徑,也能夠是絕對路徑。
–fromfile
從文件讀取須要監視的文件或排除的文件,一個文件一行,排除的文件以@開頭。
-m, –monitor
接收到一個事情而不退出,無限期地執行。默認的行爲是接收到一個事情後當即退出。
-d, –daemon
跟–monitor同樣,除了是在後臺運行,須要指定–outfile把事情輸出到一個文件。也意味着使用了–syslog。
-o, –outfile
輸出事情到一個文件而不是標準輸出。
-s, –syslog
輸出錯誤信息到系統日誌
-r, –recursive
監視一個目錄下的全部子目錄。
-q, –quiet
指定一次,不會輸出詳細信息,指定二次,除了致命錯誤,不會輸出任何信息。
–exclude
正則匹配須要排除的文件,大小寫敏感。
–excludei
正則匹配須要排除的文件,忽略大小寫。
-t , –timeout
設置超時時間,若是爲0,則無限期地執行下去。
-e , –event
指定監視的事件。
-c, –csv
輸出csv格式。
–timefmt
指定時間格式,用於–format選項中的%T格式。
–format
指定輸出格式。
%w 表示發生事件的目錄
%f 表示發生事件的文件
%e 表示發生的事件
%Xe 事件以「X」分隔
%T 使用由–timefmt定義的時間格式

inotifywatch
語法:
inotifywatch [-hvzrqf] [-e ] [-t ] [-a ] [-d ] [ ... ]
參數:
-h, –help
輸出幫助信息
-v, –verbose
輸出詳細信息
@
排除不須要監視的文件,能夠是相對路徑,也能夠是絕對路徑。
–fromfile
從文件讀取須要監視的文件或排除的文件,一個文件一行,排除的文件以@開頭。
-z, –zero
輸出表格的行和列,即便元素爲空
–exclude
正則匹配須要排除的文件,大小寫敏感。
–excludei
正則匹配須要排除的文件,忽略大小寫。
-r, –recursive
監視一個目錄下的全部子目錄。
-t , –timeout
設置超時時間
-e , –event
只監聽指定的事件。
-a , –ascending
以指定事件升序排列。
-d , –descending
以指定事件降序排列。
 
可監聽事件
access  文件讀取
modify  文件更改。
attrib  文件屬性更改,如權限,時間戳等。
close_write 以可寫模式打開的文件被關閉,不表明此文件必定已經寫入數據。
close_nowrite   以只讀模式打開的文件被關閉。
close   文件被關閉,無論它是如何打開的。
open    文件打開。
moved_to    一個文件或目錄移動到監聽的目錄,即便是在同一目錄內移動,此事件也觸發。
moved_from  一個文件或目錄移出監聽的目錄,即便是在同一目錄內移動,此事件也觸發。
move    包括moved_to和 moved_from
move_self   文件或目錄被移除,以後再也不監聽此文件或目錄。
create  文件或目錄建立
delete  文件或目錄刪除
delete_self 文件或目錄移除,以後再也不監聽此文件或目錄
unmount 文件系統取消掛載,以後再也不監聽此文件系統。

9.rsync參數

-v, --verbose 詳細模式輸出
-q, --quiet 精簡輸出模式
-c, --checksum 打開校驗開關,強制對文件傳輸進行校驗
-a, --archive 歸檔模式,表示以遞歸方式傳輸文件,並保持全部文件屬性,等於-rlptgoD
-r, --recursive 對子目錄以遞歸模式處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對路徑信息
-b, --backup 建立備份,也就是對於目的已經存在有一樣的文件名時,將老的文件從新命名爲~filename。可使用--suffix選項來指定不一樣的備份文件前綴。
--backup-dir 將備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錄下。
-suffix=SUFFIX 定義備份文件前綴
-u, --update 僅僅進行更新,也就是跳過全部已經存在於DST,而且文件時間晚於要備份的文件。(不覆蓋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軟鏈結
-L, --copy-links 想對待常規文件同樣處理軟鏈結
--copy-unsafe-links 僅僅拷貝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之外的鏈結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徑目錄樹之外的鏈結
-H, --hard-links 保留硬鏈結
-p, --perms 保持文件權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屬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屬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時間信息
-S, --sparse 對稀疏文件進行特殊處理以節省DST的空間
-n, --dry-run現實哪些文件將被傳輸
-W, --whole-file 拷貝文件,不進行增量檢測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統邊界
-B, --block-size=SIZE 檢驗算法使用的塊尺寸,默認是700字節
-e, --rsh=COMMAND 指定使用rsh、ssh方式進行數據同步
--rsync-path=PATH 指定遠程服務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徑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同樣的方法自動忽略文件,用來排除那些不但願傳輸的文件
--existing 僅僅更新那些已經存在於DST的文件,而不備份那些新建立的文件
--delete 刪除那些DST中SRC沒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一樣刪除接收端那些被該選項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傳輸結束之後再刪除
--ignore-errors 及時出現IO錯誤也進行刪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刪除NUM個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沒有徹底傳輸的文件,以是加快隨後的再次傳輸
--force 強制刪除目錄,即便不爲空
--numeric-ids 不將數字的用戶和組ID匹配爲用戶名和組名
--timeout=TIME IP超時時間,單位爲秒
-I, --ignore-times 不跳過那些有一樣的時間和長度的文件
--size-only 當決定是否要備份文件時,僅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慮文件時間
--modify-window=NUM 決定文件是否時間相同時使用的時間戳窗口,默認爲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建立臨時文件
--compare-dest=DIR 一樣比較DIR中的文件來決定是否須要備份
-P 等同於 --partial
--progress 顯示備份過程
-z, --compress 對備份的文件在傳輸時進行壓縮處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須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須要傳輸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綁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餘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認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餘的rsync服務端口
--blocking-io 對遠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給出某些文件的傳輸狀態
--progress 在傳輸時現實傳輸過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誌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從FILE中獲得密碼
--bwlimit=KBPS 限制I/O帶寬,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顯示幫助信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