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務器開發二(系統編程)--線程相關

線程概念

什麼是線程

  • LWP:Light Weight Process,輕量級的進程,本質還是進程(在Linux環境下)。
  • 進程:獨立地址空間,擁有PCB。
  • 線程:也有PCB,但沒有獨立的地址空間(共享)。
  • 進程與線程的區別:在因而否共享地址空間。
    • 獨居(進程)。
    • 合租(線程)。
  • Linux下:
    • 線程:最小的執行單位。
    • 進程:最小分配資源單位,可當作是一個線程的進程。

線程

  • 安裝man文檔linux

    sudo apt-get install glibc-doc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posix-dev

Linux內核線程實現原理

  • 類Unix系統中,早期是沒有「線程」概念的,80年代才引入,藉助進程機制實現出了線程的概念。所以在這類系統中,進程和線程關係密切。
  • 一、輕量級進程(light-weight process),也有PCB,建立線程使用的底層函數和進程同樣,都是clone。
  • 二、從內核裏看進程和線程是同樣的,都有各自不一樣的PCB,可是PCB中指向內存資源的三級頁表是相同的。
  • 三、進程能夠蛻變成線程。
  • 四、線程可看作寄存器和棧的集合。
  • 五、在Linux下,線程是最小的執行單位;進程是最小的分配資源單位。
  • 察看LWP號:ps -Lf pid,查看指定線程的LWP號。

三級映射

  • 三級映射:進程PCB --> 頁目錄(可當作數組,首地址位於PCB中) --> 頁表 --> 物理頁面 --> 內存單元
    • 參考《Linux內核源代碼情景分析》 -- 毛德操

進程與線程

  • 對於進程來講,相同的地址(同一個虛擬址)在不一樣的進程中,反覆使用而不衝突。緣由是他們雖虛擬址同樣,但頁目錄、頁表、物理頁面各不相同。相同的虛擬址,映射到不一樣的物理頁面內存單元,最終訪問不一樣的物理頁面。
  • 但線程不一樣!兩個線程具備各自獨立的PCB,但共享同一個頁目錄,也就共享同一個頁表和物理頁面。因此兩個PCB共享一個地址空間。
  • 實際上,不管是建立的fork,仍是建立線程的pthread_create,底層實現都是調用同一個內核函數clone。
  • 若是複製對方的地址空間,那麼就產生一個「進程」;若是共享對方的地址空間,就產生一個「線程」。
  • 所以:Linux內核是不區分進程和線程的。只有用戶層面上進行區分。因此,線程全部操做函數pthread_*是庫函數,而非系統調用。

線程共享資源

  • 一、文件描述符表
  • 二、每種信號的處理方式。
  • 三、當前工做目錄。
  • 四、用戶ID和組ID。
  • 五、內存地址空間(.text/.data/.bss/heap/共享庫)

線程非共享資源

  • 一、線程ID。
  • 二、處理器現場和棧指針。
  • 三、獨立的棧空間(用戶空間棧)。
  • 四、errno變量.
  • 五、信號屏蔽字。
  • 六、調度優先級。

線程優勢、缺點

  • 優勢
    • 一、提升程序併發性。
    • 二、開銷小。
    • 三、數據通訊、共享數據方便。
  • 缺點
    • 一、庫函數,不穩定。
    • 二、調試、編寫困難、gdb不支持。
    • 三、對信號支持很差。
  • 優勢相對突出,缺點均不是硬傷。Linux下因爲實現方法致使進程、線程差異不是很大。

線程控制原語

pthread_self函數

  • 獲取線程ID。其做用對應進程中getpid()函數。
  •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 返回值:成功:0;失敗:無!
  • 線程ID:pthread_t類型,本質:在Linux下爲無符號整數(%lu),其餘系統中多是結構體實現。
  • 線程ID是進程內部,識別標誌。(兩個進程間,線程ID容許相同)。
  • 注意:不該使用全局變量pthread_t tid,在子線程中經過pthread_create傳出參數來獲取線程ID,而應使用pthread_self。

pthread_create函數

  • 建立一個新線程。其做用,對應進程中fork()函數。
  •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 返回值:成功:0;失敗:錯誤號。Linux環境下,全部線程特色,失敗均直接返回錯誤號。
  • 參數
    • pthread_t:當前Linux中可理解爲: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pthread_t;
    • 參數1:傳出參數,保存系統爲咱們分配好的線程ID。
    • 參數2:一般傳NULL,表示使用線程默認屬性。若想使用具體屬性也能夠修改該參數。
    • 參數3:函數指針,指向線程主函數(線程體),該函數運行結束,則線程結束。
    • 參數4:線程主函數執行期間所使用的參數。
  • 在一個線程中調用pthread_create()建立新的線程後,當前線程從pthread_create()返回繼續往下執行,而新的線程所執行的代碼由咱們傳給pthread_create的函數指針start_routine決定。start_routine函數接收一個參數,是經過pthread_create的arg參數傳遞給它的,該參數的類型爲void *,這個指針按什麼類型解釋由調用者本身定義。start_routine返回時,這個線程就退出了,其它線程能夠調用pthread_join獲得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相似於父進程調用wait(2)獲得子進程的退出狀態,稍後詳細介紹pthread_join。
  • pthread_create成功返回後,新建立的線程ID被填寫到thread參數指向的內存單元。咱們知道進程ID的類型是pid_t,每一個進程的ID在整個系統中是惟一的,調用getpid(2)能夠得到當前進程ID,是一個正整數值。線程ID的類型是thread_t,它只是當前進程中保證是惟一的,不一樣的系統中thread_t這個類型有不一樣的實現,這多是一個整數值,也多是一個結構體,也多是一個地址,因此不能簡單地當成整數用printf打印,調用pthread_self(3)能夠得到當前線程的ID。
  • attr參數表示線程屬性,本節不深刻討論線程屬性,全部代碼例子都傳NULL給attr參數,表示線程屬性取缺省值,感興趣的讀者能夠參考APUE。
  • 【練習】:建立一個新線程,打印線程ID。注意:連接線程庫-lpthread
    • 因爲pthread_create的錯誤碼不保存在errno中,所以不能直接用perror(3)打印錯誤信息,能夠先用strerror(3)把錯誤碼轉換成錯誤信息再打印。若是任意一個線程調用了exit或_exit,則整個進程的全部線程都會終止,因爲從main函數return也至關於調用exit,爲了防止新建立的線程尚未獲得執行就終止,咱們在main函數return以前延時1秒,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即便主線程等待1秒,內核也不必定會調度新建立的線程執行,下一節咱們會看到更好的方法。
  • 示例數據庫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rintf("In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printf("In main1: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sleep(1);
          printf("In main2: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0;
      }
  • 【練習】:循環建立多個線程,每一個線程打印本身是第幾個被建立的線程。(相似於進程循環建立子進程)
  • 拓展思考:將pthread_create函數參數4修改成(void *)&i,將線程主函數內改成i = *((int *)arg)是否能夠?不能夠。
  • 示例編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i = (int)arg;
          sleep(i);
          printf("%dth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i+1,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
    
          for (i = 0; i<5; i++){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void *)i);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   
    
          sleep(i);
          return 0;
      }
  • 線程與共享
    • 線程間共享全局變量
    • 【牢記】:線程默認共享數據段、代碼段等地址空間,經常使用的是全局變量。而進程不共享全局變量,只能藉助mmap。
    • 【練習】:設計程序,驗證線程之間共享全局數據。數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var = 100;
      
        void *tfn(void *arg)
        {
            var = 200;
            printf("thread\n");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rintf("At first var = %d\n", var);
      
            pthread_t tid;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sleep(1);
      
            printf("After pthread_create, var = %d\n", var);                                                  
            return 0;
        }

pthread_exit函數

  • 將單個線程退出。
  •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 參數:retval表示線程退出狀態,一般傳NULL。
  • 思考:使用exit將指定線程退出,能夠嗎?
  • 結論:線程中,禁止使用exit函數,會致使進程內全部線程所有退出。
  • 在不添加sleep控制輸出順序的狀況下,pthread_create在循環中,幾乎瞬間建立5個線程,但只有第1個線程有機會輸出(或者第2個也有,也可能沒有,取決於內核調度),若是第3個線程執行了exit,將整個進程退出了,因此所有線程退出了。
  • 因此,多線程環境中,應儘可能少用,或者不使用exit函數,取而代之使用pthread_exit函數,將單個線程退出。任何線程裏exit致使進程退出,其餘線程未工做結束,主控線程退出時不能return或exit。
  • 另注意:pthread_exit或者return返回的指針所指向的內存單元必須是全局的或者是用malloc分配的,不能在線程函數的棧上分配,由於當其它線程獲得這個返回指針時線程函數已經退出了。
  • 【練習】:編寫多線程程序,總結exit、return、pthread_exit各自退出效果。
    • return:返回到調用者那裏去。
    • pthread_exit:將調用該函數的線程退出。
    • exit:將進程退出。
  • 示例服務器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i = (int)arg;
          printf("%dth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i+1,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
    
          for (i = 0; i<5; i++){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void *)i);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                                                                                                 
    
          pthread_exit(NULL);
      }

pthread_join函數

  • 阻塞等待線程退出,獲取線程退出狀態。其做用,對應進程中waitpid()函數。
  •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成功:0;失敗:錯誤號。
  • 參數:thread:線程ID(【注意】不是指針); retval:存儲線程結束狀態。
  • 對比記憶:
    • 進程中:main返回值、exit參數-->int;等待子進程結束, wait函數參數-->int *
    • 線程中:線程主函數返回值、pthread_exit-->void *;等待線程結束 pthread_join函數參數-->void **
  • 【練習】:參數retval非空用法。網絡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typedef struct{
          int a;
          int b;
      } exit_t;
    
      void *tfn(void *arg)                                                                                  
      {
          exit_t * ret;
          ret = malloc(sizeof(exit_t));
    
          ret->a = 100;
          ret->b = 300;
    
          pthread_exit((void *)ret);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exit_t * retva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調用pthread_join能夠獲取線程的退出狀態
          pthread_join(tid, (void **)&retval);
          printf("a = %d, b = %d\n", retval->a, retval->b);
    
          free(retval);
          return 0;
      }
  • 調用該函數的線程將掛起等待,直到ID爲thread的線程終止。thread線程以不一樣的方法終止,經過pthread_join獲得的終止狀態是不一樣的,總結以下:
    • 一、若是不thread線程經過return返回,retval所指向的單元裏存放的是thread線程函數的返回值。
    • 二、若是thread線程被別的線程調用pthread_cancel異常終止掉,retval所指向的單元裏存放的是常數PTHREAD_CALCELED。
    • 三、若是thread線程是本身調用pthread_exit終止的,retval所指向的單元存放的是傳給pthread_exit的參數。
    • 四、若是對thread線程的終止狀態不感興趣,能夠傳NULL給retval參數。
  • 【練習】:使用pthread_join函數將循環建立的多個子線程回收。數據結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t var = 100;
    
      void * tfn(void * arg)
      {
          int i;
          i = (int)arg;
    
          sleep(i);
          if(i == 1){ 
              var = 333;
              printf("var = %d\n", var);
              return var;
          } else if (i == 3)
          {   
              var = 777;
              printf("I'm %dth pthread, pthread_id = %lu\n  var = %d\n", i+1, pthread_self(), var);
              pthread_exit((void *)var);
          } else {
              printf("I'm %dth pthread, pthread_id = %lu\n  var = %d\n", i+1, pthread_self(), var);
              pthread_exit((void *)var);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5];
          int i;
          int *ret[5];
    
          for(i = 0; i < 5; i++)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tfn, (void *)i);
    
          for(i = 0; i < 5; i++){
              pthread_join(tid[i], (void **)&ret[i]);
              printf("-------%d 's ret = %d\n'", i, (int)ret[i]);
          }
    
          printf("I'm main pthread tid = %lu\t var = %d\n", pthread_self(), var);
    
          sleep(i);
          return 0;
      }

pthread_detach函數

  • 實現線程分隔
  •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成功:0;失敗:錯誤號。
  • 線程分離狀態:指定該狀態,線程主動與主控線程斷開關係。線程結束後,其退出狀態不禁其餘線程獲取,而直接本身自動釋放。網絡、多線程服務器經常使用。
  • 進程如有該機制,將不會產生殭屍進程。殭屍進程的產生主要因爲進程死後,大部分資源被釋放,一點殘留資源存於系統中,致使內核認爲該進程仍存在。
  • 也可使用pthread_create函數參2(線程屬性)來設置線程分離。
  • 【練習】:使用pthread_detach函數實現線程分離。
  • 通常狀況下,線程終止後,其終止狀態一直保留到其它線程調用pthread_join獲取它的狀態爲止。可是線程也能夠被置爲detach狀態,這樣的線程一旦終止就馬上回收它佔用的全部資源,而不保留終止狀態。不能對一個已經處於detach狀態的線程調用pthread_join,這樣的調用將返回EINVAL錯誤。也就是說,若是已經對一個線程調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調用pthread_join了。多線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pthread.h>
    
      void *tfn(void *arg)
      {
          int n = 3;
          while(n--){
              printf("thread count %d\n", n); 
              sleep(1);
          }   
    
          return (void *)1;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void *tret;
          int err;
    
      #if 0                                                                                                 
          //經過線程屬性來設置遊離態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fn, NULL);
      #else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讓線程分離-----自動退出,無系統殘留資源
          pthread_detach(tid);
      #endif
    
          while(1){
              err =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err = %d\n", err);
              if(err != 0)
                  fprintf(stderr, "thread_join error : %s\n", strerror(err));
              else
                  fprintf(stderr, "thread exit code %d\n", (int)tret);
          }   
      }

pthread_cancel函數

  • 殺死(取消)線程。其做用,對應進程中kill()函數。
  •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成功:0;失敗:錯誤號。
  • 【注意】:線程的取消並非實時的,而有必定的延時。須要等待線程到達某個取消點(檢查點)。
  • 相似於玩遊戲存檔,必須到達指定的場所(存檔點,如:客棧、倉庫、城裏等)才能存儲進度。殺死線程也不是馬上就能完成,必需要到達取消點。
  • 取消點:是線程檢查是否被取消,並按請求進行動做的一個位置。一般是一些系統調用create、open、pause、close、read、write...執行命令man 7 pthreads能夠查看具有這些取消點的系統調用列表。也可參閱APUE.12.7取消選項小節。
  • 可粗略認爲一個系統調用(進入內核)即爲一個取消點。如線程中沒有取消點,能夠經過調用pthread_testcancel函數自行設置一個取消點。
  • 被取消的線程,退出值定義在Linux的pthread庫中。常數PTHREAD_CANCELED的值是-1。能夠頭文件pthread.h中找到它的定義:#define PTHREAD_CANCELED((void *)-1)。所以當咱們對一個已經被取消的線程使用pthread_join回收時,獲得的返回值爲-1。
  • 【練習】:終止線程的三種方法。注意「取消點」的概念。併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void *tfn1(void *arg)
      {
          printf("thread 1 returning\n");
          return (void *)111;
      }
    
      void *tfn2(void *arg)
      {
          printf("thread 2 exiting\n");
          pthread_exit((void *)222);
      }
    
      void *tfn3(void *arg)
      {
          while(1){
              //printf("thread 3: I'm going to die in 3 seconds ... \n");
              //sleep(1);
              pthread_testcancel(); //本身添加取消點
          }   
    
          return (void *)666;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void *tret = NUL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1, NULL);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1 exit code = %d\n\n", (int)t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2, NULL);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2 exit code = %d\n\n", (int)t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3, NULL);
          sleep(3);
          pthread_cancel(tid);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3 exit code = %d\n", (int)tret);
      }

pthread_equal函數

  • 比較兩個線程ID是否相等。
  •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
  • 有可能Linux在將來線程ID pthread_t類型被修改成結構體實現。

控制原語對比

進程              線程
    fork            pthread_create      建立
    exit            pthread_exit        退出
    wait            pthread_join        等待
    kill            pthread_cancel      殺死
    getpid          pthread_self        取得ID
                    pthread_detach      分離

線程屬性

  • 本節做爲指引性介紹,Linux下線程的屬性是能夠根據實際項目須要進行設置,以前咱們討論的線程都是採用線程的默認屬性,默認屬性已經能夠解決絕大多數開發時遇到的問題。如咱們對程序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那麼須要設置線程屬性,好比能夠經過設置線程棧的大小來下降內存的使用,增長最大線程個數。
    typedef struct{
    int etachstate; //線程的分離狀態
    int schedpolicy; //線程調度策略
    struct sched_param schedparam; //線程的調度參數
    int inheritsched; //線程的繼承性
    int scope; //線程的做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線程棧末尾的警惕緩衝區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線程的棧設置
    void* stackaddr; //線程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線程的大小
    } pthread_attr_t;函數

  • 主要結構體成員
    • 一、線程分離狀態
    • 二、線程棧大小(默認平均分配)
    • 三、線程棧警惕緩衝區大小(位於棧末尾)
  • 屬性值不能直接設置,須使用相關函數進行操做,初始化的函數爲pthread_attr_init,這個函數必須在pthread_create函數以前調用。以後須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數來釋放資源。
  • 線程屬性主要包括以下屬性:做用域(scope)、棧尺寸(stack size)、棧地址(stack address)、優先級(priority)、分離的狀態(detached state)、調度策略和參數(scheduling policy and parameters)。默認的屬性爲非綁定、非分離、缺省的堆棧、與父進程一樣級別的優先級。

線程屬性初始化

  • 注意:應先初始化線程屬性,再pthread_create建立線程。
  • 初始化線程屬性。
    • 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 *attr);,成功:0; 失敗:錯誤號。
  • 銷燬線程屬性所佔用的資源。
    •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 *attr);,成功:0;失敗:錯誤號。

線程的分離狀態

  • 線程的分離狀態決定一個線程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終止本身。
  • 非分離狀態:線程的默認屬性是非分離狀態,這種狀況下,原有的線程等待建立的線程結束。只有當pthread_join()函數返回時,建立的線程纔算終止,才能釋放本身佔用的系統資源。
  • 分離狀態:分離線程沒有被其餘的線程等待,本身運行結束了,線程也就終止了,立刻釋放系統資源。應該根據本身的須要,選擇適當的分離狀態。
  • 線程分離狀態的函數:
  • 設置線程屬性,分離or非分離。
    •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 獲取線程屬性,分離or非分離
    • 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 參數:
      • attr:已經初始化的線程屬性
      •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離線程)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非分離線程)
  • 這裏要注意的一點是,若是設置一個線程爲分離線程,而這個線程運行又很是快,它極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數返回以前就終止了,它終止之後就可能將線程號和系統資源移交給其餘的線程使用,這樣調用pthread_create的線程就獲得了錯誤的線程號。要避免這種狀況能夠採起必定的同步措施,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能夠在被建立的線程裏調用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數,讓這個線程等待一下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函數pthread_create返回。設置一段等待時間,是在多線程編程裏經常使用的方法。可是注意不要使用諸如wait()之類的函數,它們是使整個進程睡眠,並不能解決同步的問題。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thread_exit((void *)11);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pthread_attr_t attr;
    
          ret = pthread_attr_init(&attr);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attr_init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ret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ret = pthread_join(tid,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join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pthread_exit((void *)1);                                                                          
          return 0;
      }

線程的棧地址

  • POSIX.1 定義了兩個常量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和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
  • 檢測系統是否支持棧屬性。也能夠給sysconf函數傳遞_SC_THREAD_ATTR_STACKADDR或_SC_THREAD_ATTR_STACKSIZE來進行檢測。
  • 當進程棧地址空間不夠用時,指定新建線程使用由malloc分配的空間做爲本身的棧空間。經過pthread_attr_setstack和pthread_attr_getstack兩個函數分別設置和獲取線程的棧地址。
  •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敗:錯誤號
  •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敗:錯誤號
  • 參數
    • attr:指向一個線程屬性的指針。
    • stackaddr:返回獲取的棧地址。
    • stacksize:返回獲取的棧大小。

線程的棧大小

  • 當系統中有不少線程時,可能須要減少每一個線程棧的默認大小,防止進程的地址空間不夠用,當線程調用的函數會分配很大的局部變量或函數調用層次很深時,可能須要增大線程棧的默認大小。
  • 函數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和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提供設置。
  •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敗:錯誤號
  •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敗:錯誤號
  • 參數
    • attr:指向一個線程屬性的指針。
    • stacksize:返回線程的棧大小。

線程屬性控制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IZE 0X10000

void *th_fun(void *arg)
{
    while(1)
        sleep(1);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err, detachstate, i = 1;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void *stackadd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g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attr, &detachstate);

    //默認是分離態
    if(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rintf("thread detached\n");
    //默認是非分離
    else 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
        printf("thread join\n");
    else
        printf("thread un known\n");

    //設置線程分離屬性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while(1){
        //在堆上申請內存,指定線程棧的起始地址和大小
        stackaddr = malloc(SIZE);
        if(stackaddr == NULL){
            perror("malloc");
            exit(1);
        }
        stacksize = SIZE;
        //藉助線程的屬性,修改線程棧空間大小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err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_fun, NULL);
        if(err != 0){
            printf("%s\n", strerror(err));
            exit(1);
        }

        printf("%d\n", i++);
    }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

NPTL

  • 一、察看當前pthread庫版本getconf GNU_LIBPTHREAD_VERSION
  • 二、NPTL實現機制(POSIX),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
  • 三、使用線程庫時gcc指定-lpthread

線程使用注意事項

  • 一、主線程退出其餘線程不退出,主線程退出應調用pthread_exit
  • 二、避免殭屍線程
    • pthread_join
    • pthread_detach
    • pthread_create,指定分離屬性
    • 被join線程可能在join函數返回前就釋放完本身的全部內存資源,因此不該當返回被回收線程棧中的值。
  • 三、malloc和mmap申請的內存能夠被其餘線程釋放。
  • 四、應避免在多線程模型中調用fork,除非立刻exec,子進程中只有調用fork的線程存在,其餘線程在子進程中均pthread_exit。
  • 五、信號的複雜語義很難和多線程共存,應避免在多線程引入信號機制。

同步

  • 所謂同步,即同時起步,協調一致。不一樣的對象,對「同步」的理解方式略有不一樣。如,設備同步,是指在兩個設備之間規定一個共同的時間參考;數據庫同步,是指讓兩個或多個數據庫內容保持一致,或者按須要部分保持一致;文件同步,是指讓兩個或多個文件夾裏的文件保持一致。等等
  • 而,編程中、通訊中所說的同步與生活中你們印象中的同步概念略有差別。「同」字應是指協同、協助、互相配合。主旨在協同步調,按預約的前後次序運行。

    線程同步

  • 同步即協同步調,按預約的前後次序運行。
  • 線程同步,指一個線程發出某一功能調用時,在沒有獲得結果以前,該調用不返回。同時其它線程爲保證數據一致性,不能調用該功能。
  • 舉例1:銀行存款5000。櫃檯,折:取3000;提款機,卡:取3000。剩餘:2000
  • 舉例2:內存中100字節,線程T1欲填入全1,線程T2欲填入全0。但若是T1執行了50個字節失去CPU,T2執行,會將T1寫過的內容覆蓋。當T1兩次得到CPU繼續從失去CPU的位置向後寫入1,當執行結束,內存中的100字節,既不是全1,也不是全0。
  • 產生的現象叫作「與時間有關的錯誤」(time related)。爲了不這種數據混亂,線程須要同步。
  • 「同步」的目的,是爲了不數據混亂,解決與時間有關的錯誤。實際上,不只線程間須要同步,進程間、信號間等等都須要同步機制。
  • 所以,全部「多個控制流,共同操做一個共享資源」的狀況,都須要同步。

    數據混亂緣由

  • 一、資源共享(獨享資源則不會)。
  • 二、調度隨機(意味着數據訪問會出現競爭)。
  • 三、線程間缺少必要的同步機制。
  • 以上3點中,前兩點不能改變,欲提升效率,傳遞數據,資源必須共享。只要共享資源,就必定會出現競爭。只要存在競爭關係,數據就很容易出現混亂。
  • 全部只能從第三點着手解決。使多個線程在訪問共享資源的時候,出現互斥。

    互斥mutex

  • Linux中提供一把互斥鎖mutex(也稱之爲互斥量)。
  • 每一個線程在對資源操做前都嘗試先加鎖,成功加鎖才能操做,操做結束解鎖。
  • 資源仍是共享的,線程間也仍是競爭的,但經過「鎖」就將資源的訪問變成互斥操做,然後與時間有關的錯誤也不會再產生了。
    鎖
  • 但,應注意: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線程持有該鎖。
  • 當A線程對某個全局變量加鎖訪問,B在訪問前嘗試加鎖,拿不到鎖,B阻塞。C線程不去加鎖,而直接訪問該全局變量,依然可以訪問,但會出現數據混亂。
  • 因此,互斥鎖實質上是操做系統提供的一把「建議鎖」(又稱「協同鎖」),建議程序中有多線程訪問共享資源的時候使用該機制。但並無強制限定。
  • 所以,即便有了mutex,若是有線程不按規則來訪問數據,依然會形成數據混亂。

    主要應用函數

  • 基本操做
    • pthread_mutex_init函數
    •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數
    • pthread_mutex_lock函數
    •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數
    •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數
    • 以上5個函數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敗返回錯誤號。
    • pthread_mutex_t 類型,其本質是一個結構體。爲簡化理解,應用時可忽略其實現細節,簡單當成整數看待。
    • pthread_mutex_t mutex; 變量mutex只有兩種取值一、0。
  • pthread_mutex_init函數
    • 初始化一個互斥鎖(互斥量) --> 初值可看做1。
    •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 restrict attr);
    • 參1:傳出參數,調用時應傳&mutex。
    • restrict關鍵字:只用於限制指針,告訴編譯器,全部修改該指針指向內存中內容的操做,只能經過本指針完成。不能經過除本指針之外的其餘變量或指針修改。
    • 參2:互斥量屬性。是一個傳入參數,一般傳NULL,選用默認屬性(線程間共享)。參APUE.12.4同步屬性
      • 靜態初始化:若是互斥鎖mutex是靜態分配的(定義在全局,或加了static關鍵字修飾),能夠直接使用宏進行初始化。e.g.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 動態初始化:局部變量應採用動態初始化。e.g.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數
    • 銷燬一個互斥鎖。
    •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lock函數
    • 加鎖。可理解爲將mutex--(或1)
    •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數
    • 解鎖。可理解爲將mutex++(或+1)
    •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數
    • 嘗試加鎖。
    •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加鎖與解鎖

  • lock與unlock
    • lock嘗試加鎖,若是加鎖不成功,線程阻塞,阻塞到持有該互斥量的其餘線程鎖爲止。
    • unlock主動解鎖函數,同時將阻塞在該鎖上的全部線程所有喚醒,至於哪一個線程先被喚醒,取決於優先級、調度。默認:先阻塞、先喚醒。
    • 例如:T一、T二、T三、T4使用一把mutex鎖。T1加鎖成功,其餘線程均阻塞,直至T1解鎖。T1解鎖後,T二、T三、T4均被喚醒,並自動再次嘗試加鎖。
    • 可假想mutex鎖init成功初值爲1。lock功能是將mutex--,unlock將mutex++。
  • lock與trylock
    • lock加鎖失敗會阻塞,等待鎖釋放。
    • trylock加鎖失敗直接返回錯誤號(如:EBUSY),不阻塞。

      加鎖步驟測試

  • 看以下程序:該程序是很是典型的,因爲共享、競爭而沒有加任何同步機制,致使產生於時間有關的錯誤,形成數據混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fn(void *arg)
      {
          srand(time(NULL));
          while(1){
              printf("hello "); 
              //模擬長時間操做共享資源,致使CPU易主,產生與時間有關的錯誤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srand(time(NUL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while(1){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return 0;
      }
  • 【練習】:修改該程序,使用mutex互斥鎖進行同步。
    • 一、定義全局互斥鎖,初始化init(&m, NULL)互斥量,添加對應的destroy。
    • 二、兩個線程while中,兩次printf先後,分別加lock和unlock。
    • 三、將unlock挪至第二個sleep後,發現交替現象很難出現。
      • 線程在操做完共享資源後本應該當即解鎖,但修改後,線程抱着鎖睡眠。睡醒解鎖後又當即加鎖,這兩個庫函數自己不會阻塞。
      • 因此在這兩行代碼之間失去CPU的機率很小。所以,另一個線程很可貴到加鎖的機會。
    • 四、main中加flag=5將flag在while中--,這時,主線程輸出5次後試圖銷燬鎖,但子線程未將鎖釋放,沒法完成。
    • 五、main中加pthread_cancel()將子線程取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定義鎖
        pthread_mutex_t mutex;
      
        void *tfn(void *arg)
        {
            srand(time(NULL));
            while(1){
                //加鎖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printf("hello "); 
                //模擬長時間操做共享資源,致使CPU易主,產生與時間有關的錯誤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解鎖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sleep(rand() % 3); 
                //添加檢查點
                pthread_testcancel();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int flag = 5;
            pthread_t tid;
            srand(time(NULL));
      
            //鎖初始化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mutex = 1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while(flag--){
                //加鎖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解鎖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sleep(rand() % 3);
            }
            //取消子線程
            pthread_cancel(tid);
            pthread_join(tid, NULL);
            //鎖銷燬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return 0;
        }
  • 結論:在訪問共享資源前加鎖,訪問結束後當即解鎖。鎖的「粒度」應越小越好。

死鎖

  • 一、線程試圖對同一個互斥量A加鎖兩次。
  • 二、線程1擁有A鎖,請求得到B鎖;線程2擁有B鎖,請求得到A鎖。
    死鎖
  • 【做業】:編寫程序,實現上述死鎖現象。

讀寫鎖

  • 與互斥量相似,但讀寫鎖容許更高的並行性。其特性爲:寫獨佔,讀共享。

讀寫鎖狀態

  • 一、讀模式下加鎖狀態(讀鎖)。
  • 二、寫模式下加鎖狀態(寫鎖)。
  • 三、不加鎖狀態。

讀寫鎖特性

  • 一、讀寫鎖是「寫模式加鎖」時,解鎖前,全部對該鎖加鎖的線程都會被阻塞。
  • 二、讀寫鎖是「讀模式加鎖」時,若是線程以讀模式對其加鎖會成功;若是線程以寫模式加鎖會阻塞。
  • 三、讀寫鎖是「讀模式加鎖」時,既有試圖以寫模式加鎖的線程,也有試圖以讀模式加鎖的線程。那麼讀寫鎖會阻塞隨後的讀模式鎖請求。優先知足寫模式鎖。讀鎖、寫鎖並行阻塞,寫鎖優先級高
  • 讀寫鎖也叫共享-獨佔鎖。當讀寫鎖以讀模式鎖住時,它是以共享模式鎖住的;當它以寫模式鎖住時,它是以獨佔模式鎖住的。寫獨佔、讀共享
  • 讀寫鎖很是適合於對數據結構讀的次數遠大於寫的狀況。

主要應用函數

  • 基本操做
    • pthread_rwlock_init函數
    • pthread_rwlock_destroy函數
    • pthread_rwlock_rdlock函數
    • pthread_rwlock_wrlock函數
    •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函數
    • pthread_rwlock_trywrlock函數
    • pthread_rwlock_unlock函數
    • 以上7個函數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敗直接返回錯誤號。
    • pthread_rwlock_t類型,用於定義一個讀寫鎖變量。
    •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t counter;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void *th_write(void *arg)
      {
          int t;
          int i = (int)arg;
    
          while(1){
              t = counter;
              usleep(1000);
    
              pthread_rwlock_wrlock(&rwlock);                                                               
              printf("======write %d: %lu: counter=%d ++counter=%d\n", i, pthread_self(), t, ++counter);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usleep(5000);
          }   
    
          return NULL;
      }
    
      void *th_read(void *arg)
      {
          int i = (int)arg;
          while(1){
              pthread_rwlock_rdlock(&rwlock);
              printf("======read %d: %lu: %d\n", i, pthread_self(), counter);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usleep(900);
          }   
    
          return NULL;
      }
    
      //3個線程不定時寫全局資源,5個線程不定時讀同一全局資源
      int main()
      {
          int i;
          pthread_t tid[8];
          //初始讀寫鎖
          pthread_rwlock_init(&rwlock, NULL);
    
          for(i = 0; i < 3; i++)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th_write, (void *)i);
    
          for(i = 0; i < 5; i++)
              pthread_create(&tid[i+3], NULL, th_read, (void *)i);
    
          for(i = 0; i < 8; i++)
              pthread_join(tid[i], NULL);
    
          //釋放讀寫鎖
          pthread_rwlock_destroy(&rwlock);
          return 0;
      }

條件變量

  • 條件變量自己不是鎖!但它也能夠形成阻塞。一般與互斥鎖配合使用。給多線程提供一個會合的場所。

主要應用函數

  • 基本操做
    • pthread_cond_init函數
    • 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數
    • pthread_cond_wait函數
    • 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數
    • pthread_cond_signal函數
    • 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數
    • 以上6個函數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敗直接返回錯誤號。
    • pthread_cond_t類型,用於定義條件變量。
    •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函數
    • 初始化一個條件變量
    • 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 restrict attr);
    • 參2:attr表條件變量屬性,一般爲默認值,傳NULL便可。
    • 也可使用靜態初始化的方法,初始化條件變量: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D;
  • 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數
    • 銷燬一個條件變量
    •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wait函數
    • 阻塞等待一個條件變量
    •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 函數做用:
      • 一、阻塞等待條件變動cond(參1)知足
      • 二、釋放已掌握的互斥鎖(解鎖互斥量)至關於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1和2兩步爲同一個原子操做。
      • 三、當被喚醒,pthread_cond_wait函數返回時,解除阻塞並從新申請獲取互斥鎖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數
    • 限時等待一個條件變量
    •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const struct timespec * restrict abstime);
    • 參3:參看man sem_timedwait函數,查看struct timespec結構體。

      struct timespec{
            time_t tv_sec;  /*seconds*/ 秒
            long tv_nsec;  /*nanoseconds*/ 納秒
        };
    • 形參abstime:絕對時間。
      • 如:time(NULL)返回的就是絕對時間。而alarm(1)是相對時間,相對當前時間定時1秒鐘。

        struct timespec t = {1,0};
          pthread_cond_timedwait(&cond, &mutex, &t);
          只能定時到1970年1月1日 00:00:01秒(早已通過去)
      • 正確用法:
        • time_t cur = time(NULL); 獲取當前時間。
        • struct timespec t; 定義tiemspec結構體變量t
        • t.tv_sec = cur + 1; 定時1秒
        • pthread_cond_timedwait(&cond, &mutex, &t); 傳參
      • 在講解setitimer函數時咱們還提到另外一種時間類型

        struct timeval{
              time_t tv_sec;  /*seconds*/ 秒
              suseconds_t tv_usec;  /*microseconds*/ 微秒
          };
  • pthread_cond_signal函數
    • 喚醒至少一個阻塞在條件變量上的線程。
    •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數
    • 喚醒所有阻塞在條件變量上的線程。
    •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生產消費者條件變量模型

  • 線程同步典型的案例即爲生產消費者模型,而藉助條件變量來實現這一模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假定有兩個線程,一個模擬生產者行爲,一個模擬消費者行爲。兩個線程同時操做一個共享資源(通常稱之爲匯聚),生產向其中添加產品,消費者從中消費掉產品。
    生產者消費者模型
  • 看以下示例,使用條件變量模擬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藉助條件變量模擬,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鏈表做爲共享數據,需被互斥量保護*/
      struct msg {
          struct msg *next;
          int num;
      };
    
      struct msg *head;
      struct msg *mp;
    
      /*靜態初始化一個條件變量和一個互斥量*/
      pthread_cond_t has_product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pthread_mutex_t lock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void *consumer(void *p)
      {
          for(;;){
              pthread_mutex_lock(&lock);
              while(head == NULL){ //頭指針爲空,說明沒有節點
                  pthread_cond_wait(&has_product, &lock);
              }
              mp = head;
              head = mp->next; //模擬消費掉一個產品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printf("-Consume ---%d\n", mp->num);
              free(mp);
              sleep(rand() % 5);
          }
      }
    
      void *producer(void *p)
      {
          for(;;){
              mp = malloc(sizeof(struct msg));
              //模擬生產一個產品
              mp->num = rand() % 1000 + 1;
              printf("-Produce ---%d\n", mp->num);
    
              pthread_mutex_lock(&lock);
              mp->next = head;
              head = mp;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將等待在該條件變量上的一個線程喚醒
              pthread_cond_signal(&has_product);
              sleep(rand() % 5);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pthread_t pid, cid;
          srand(time(NULL));
    
          pthread_create(&pid, NULL, producer, NULL);
          pthread_create(&cid, NULL, consumer, NULL);
    
          pthread_join(pid, NULL);
          pthread_join(cid, NULL);
    
          return 0;
      }

條件變量的優勢:

  • 相較於mutex而言,條件變量能夠減小競爭。
  • 如直接使用mutex,除了生產者、消費者之間要競爭互斥量之外,消費者之間也要競爭互斥量,但若是匯聚(鏈表)中沒有數據,消費者之間競爭互斥鎖是無心義的。有了條件變量機制之後,只有生產者完成生產,纔會引發消費者之間競爭。提升了程序效率。

信號量

  • 進化版的互斥鎖(1-->N)。
  • 因爲互斥鎖的粒度比較大,若是咱們但願在多個線程間對某一對象的部分數據進行共享,使用互斥鎖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只能將整個數據對象鎖住。這樣雖然達到了多線程操做共享數據時保證正確性的目的,卻無形中致使線程的併發性降低。線程從並行執行,變成了串行執行。與直接使用單進程無異。
  • 信號量,是相對摺中的一種處理方式,既能保證同步,數據不混亂,又能提升線程併發。

    主要應用函數

  • 函數列表
    • sem_init函數
    • sem_destroy函數
    • sem_wait函數
    • sem_post函數
    • sem_trywait函數
    • sem_timedwait函數
    • 以上6個函數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敗返回-1,同時設置errno。(注意,它們沒有pthread前綴)。
    • sem_t類型,本質還是結構體。但應用期間可簡單看做爲整數,忽略實現細節(相似於使用文件描述符)。
    • sem_t sem; 規定信號量sem不能<0。頭文件<semaphore.h>
  • 信號量基本操做:
    • sem_wait:
      • 一、信號量大於0,則信號量--。(類比pthread_mutex_lock)
      • 二、信號量等於0,形成線程阻塞
    • sem_post:
      • 將信號量++,同時喚醒阻塞在信號量上的線程。(類比pthread_mutex_unlock)
    • 但,因爲sem_t的實現對用戶隱藏,全部所謂的++、--操做只能經過函數來實現,而不能直接++、--符號。
    • 信號量的初值,決定了佔用信號量的線程的個數
  • sem_init函數
    • 初始化一個信號量。
    • 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 參1:sem信號量。
    • 參2:pshared取0用於線程間;取非0(通常爲1)用於進程間。
    • 參3:value指定信號量初值。
  • sem_destroy函數
    • 銷燬一個信號量。
    •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 sem_wait函數
    • 給信號量加鎖 --
    • int sem_wait(sem_t *sem);
  • sem_post函數
    • 給信號量解鎖 ++
    • int sem_post(sem_t *sem);
  • sem_trywait函數
    • 嘗試對信號量加鎖 --。(與sem_wait的區別類比lock和trylock)
    • int sem_trywait(sem_t *sem);
  • sem_timedwait函數
    • 限時嘗試對信號量加鎖--
    • int sem_timedwait(sem_t *sem, const struct timespec *abs_timeout);
    • 參2:abs_timeout採用的是絕對時間。

      生產者消費者信號量模型

  • 【練習】:使用信號量完成線程間同步,模擬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信號量實現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emaphore.h>
    
      #define NUM 5
    
      int queue[NUM]; //全局數組實現環形隊列
      sem_t blank_number, product_number; //空格子信號量,產品信號量
    
      void *producer(void *arg)
      {
          int i = 0;
          while(1) {
              sem_wait(&blank_number); //生產者將空格子數--,爲0則阻塞等待
              queue[i] = rand() % 1000 + 1; //生產一個產品
              printf("----Produce----%d\n", queue[i]);
              sem_post(&product_number); //將產品數++
    
              i = (i+1) % NUM; //藉助下標實現環形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void *consumer(void *arg)
      {
          int i = 0;
          while(1){
              sem_wait(&product_number); //消費者將產品數--,爲0則阻塞等待
              printf("--Consume---%d\n", queue[i]);
              queue[i] = 0; //消費一個產品
              sem_post(&blank_number); //消費掉之後,將空格子數++
    
              i = (i+1) % NUM; //藉助下標實現環形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pid, cid;
    
          sem_init(&blank_number, 0, NUM); //初始化空格子信號量爲5
          sem_init(&product_number, 0, 0); //產品數爲0
    
          pthread_create(&pid, NULL, producer, NULL);
          pthread_create(&cid, NULL, consumer, NULL);
    
          pthread_join(pid, NULL);
          pthread_join(cid, NULL);
    
          sem_destroy(&blank_number);
          sem_destroy(&product_number);
          return 0;
      }
  • 分析
    • 規定
      • 若是隊列中有數據,生產者不能生產,只能阻塞。
      • 若是隊列中沒有數據,消費者不能消費,只能等待數據。
    • 定義兩個信號量:S滿 = 0, S空 = 1(S滿表明滿格的信號量,S空表示空格的信號量,程序起始,格子必定爲空)。
    • 因此有:

      T生產者主函數 {
            sem_wait(S空);
            生產...
            sem_post(S滿)
        }
      
        T消費者主函數 {
            sem_wait(S滿);
            消費...
            sem_post(S空)
        }
    • 假設:線程到達的順序是:T生、T生、T消。
    • 那麼:
      • T生1到達,將S空-1,生產,將S滿+1
      • T生2到達,S空已經爲0,阻塞
      • T消到達,將S滿-1,消費,將S空+1
    • 三個線程到達的順序是:T生一、T生二、T消。而執行的順序是T生一、T消、T生2
    • 這裏,【S空】表示空格子的總數,表明可佔用信號量的線程總數-->1。其實這樣的話,信號量就等同於互斥鎖。
    • 但,若是S空=二、三、4……就不同了,該信號量同時能夠由多個線程佔用,再也不是互斥的形狀。所以咱們說信號量是互斥鎖的增強版。
    • 【推演練習】:理解上述模型,推演,若是是兩個消費者,一個生產者,是怎麼樣的狀況。
    • 【做業】:結合生產者消費者信號量模型,揣摩sem_timedwait函數做用。編程實現,一個線程讀用戶輸入,另外一個線程打印「hello world」。若是用戶無輸入,則每隔5秒向屏幕打印一個「hello world」;若是用戶有輸入,馬上打印「hello world」到屏幕。

進程間同步

  • 進程間也可使用互斥鎖,來達到同步的目的。但應在pthread_mutex_init初始化以前,修改其屬性爲進程間共享。mutex的屬性修改函數主要有如下幾個。

    互斥量mutex

  • 主要應用函數
    • pthread_mutexattr_t mattr類型:用於定義mutex鎖的【屬性】。
    • pthread_mutexattr_init函數:初始化一個mutex屬性對象。
      • int pthread_mutexattr_init(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函數:銷燬mutex屬性對象(而非銷燬鎖)。
      • int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函數:修改mutex屬性。
      • int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int pshared);
      • 參2:pshared取值
        • 線程鎖:PTHREAD_PROCESS_PRIVATE(mutex的默認屬性即爲線程鎖,進程間私有)
        • 進程鎖:PTHREAD_PROCESS_SHARED
  • 進程間mutex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sys/wait.h>
    
      struct mt {
          int num;
          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mutexattr_t mutexattr;
      };
    
      int main()
      {
          int i;
          struct mt *mm;
          pid_t pid;
    
          mm = mmap(NULL, sizeof(*mm),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 -1, 0);
          memset(mm, 0, sizeof(*mm));
    
          pthread_mutexattr_init(&mm->mutexattr); //初始化mutex屬性對象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mm->mutexattr, PTHREAD_PROCESS_SHARED); //修改屬性爲進程間共享
    
          pthread_mutex_init(&mm->mutex, &mm->mutexattr); //初始化一把mutex鎖
    
          pid = fork();
          if(pid == 0){
              for(i = 0; i < 10; i++){
                  pthread_mutex_lock(&mm->mutex);
                  (mm->num)++;
                  printf("-Child------------num++   %d\n", mm->num);
                  pthread_mutex_unlock(&mm->mutex);
                  sleep(1);
              }
          } else if(pid > 0){
              for(i = 0; i < 10; i++){
                  sleep(1);
                  pthread_mutex_lock(&mm->mutex);
                  mm->num+=2;
                  printf("-------parent-----num+=2  %d\n", mm->num);
                  pthread_mutex_unlock(&mm->mutex);
              }
              wait(NULL);
          }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mm->mutexattr); //銷燬mutex屬性對象
          pthread_mutex_destroy(&mm->mutex); //銷燬mutex
          munmap(mm,sizeof(*mm)); //釋放映射區
          return 0;
      }

文件鎖

  • 藉助fcntl函數來實現鎖機制。操做文件的進程沒有得到鎖時,能夠打開,但沒法執行read、write操做。
  • fcntl函數:獲取、設置文件訪問控制屬性。
  •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 /* arg */ );
    • 參2:
      • F_SETLK(struct flock *),設置文件鎖(trylock)。
      • F_SETLKW(struct flock *),設置文件鎖(lock)W --> wait
      • F_GETLK(struct flock *),獲取文件鎖
    • 參3:

      struct flock {
           ...
           short l_type;    /* 鎖的類型: F_RDLCK, F_WRLCK, F_UNLCK */
           short l_whence;  /* 偏移位置: SEEK_SET, SEEK_CUR, SEEK_END */
           off_t l_start;   /* 起始偏移:1000*/
           off_t l_len;     /* 長度:0表示整個文件加鎖 */
           pid_t l_pid;     /* 持有該鎖的進程ID:F_GETLK, F_OFD_GETLK */
           ...
        };
  • 進程間文件鎖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void sys_err(char *str){
          perror(str);
          exit(1);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struct flock f_lock;
    
          if(argc < 2){
              printf("./a.out filename\n");
              exit(1);
          }
    
          if((fd = open(argv[1], O_RDWR)) < 0)
              sys_err("open");
    
          f_lock.l_type = F_WRLCK; //選用寫鎖
          //f_lock.l_type = F_RDLCK; //選用讀鎖
    
          f_lock.l_whence = SEEK_SET;
          f_lock.l_start = 0;
          f_lock.l_len = 0; //0表示整個文件加鎖
    
          fcntl(fd, F_SETLKW, &f_lock);
          printf("get flock\n");
    
          sleep(10);
    
          f_lock.l_type = F_UNLCK;
          fcntl(fd, F_SETLKW, &f_lock);
          printf("un flock\n");
    
          close(fd);
          return 0;
      }
    • 依然遵循」讀共享、寫獨佔「特性。但!如若進程不加鎖直接操做文件,依然可訪問成功,但數據勢必出現混亂。
    • 【思考】:多線程中,可使用文件鎖嗎?
      • 多線程間共享文件夾描述符,而給文件加鎖,是經過修改文件描述符所指向的文件結構體中的成員變量來實現的。所以,多線程中沒法使用文件鎖

哲學家用餐模型分析

哲學家吃飯問題圖示

多線程版

  • 選用互斥鎖mutex,如建立5個,pthread_mutex_t m[5];
  • 模型抽象:
    • 5個哲學家 --> 5個線程; 5支筷子 --> 5把互斥鎖; int left(左手), right(右手)。
    • 5個哲學家使用相同的邏輯,可通用一個線程主函數,void *tfn(void *arg),使用參數來表示線程編號:int i = (int)arg;
    • 哲學家線程根據編號知道本身第幾個哲學家,然後選定鎖,鎖住,吃飯。不然哲學家thinking。
    • 5支筷子,在邏輯上造成環,分別對應5個哲學家。

      A       B       C       D       E
        0       1       2       3       4

      哲學家吃飯問題

    • 因此有:

      if(i == 4)
            left = i, right = 0;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 振盪:若是每一個人都攥着本身左手的鎖,嘗試去拿右手鎖,拿不到則將鎖釋放。過會兒五我的又同時再攥着左手鎖嘗試拿右手鎖,依然拿不到。如此往復造成另一種極端死鎖的現象--振盪。
    • 避免振盪現象:只需5我的中,任意一我的,拿鎖的方向與其餘人相逆便可(如:E,原來:左:4,右:0;如今:左:0,右:4)。
    • 因此以上if else語句應改成

      if(i == 4)
            left = 0, right = i;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 然後,首先讓哲學家嘗試加左手鎖:

      while(1){
            pthread_mutex_lock(&m[left]); 若是加鎖成功,函數返回再加右手鎖,若是失敗,應當即釋放左手鎖,等待。
            若左右手都加鎖成功 --> 吃 --> 吃完 --> 釋放鎖(應先釋放右手、再釋放左手,是加鎖順序的逆序)
        }
    • 主線程(main)中,初始化5把鎖,銷燬5把鎖,建立5個線程(並將i傳遞給線程主函數),回收5個線程。
    • 避免死鎖的方法
      • 一、當得不到全部所需資源時,放棄已經得到的資源,等待。
      • 二、保證資源的獲取順序,要求每一個線程獲取資源的順序一致。如:A獲取順序一、二、3;B順序應也是一、二、3。若B爲三、二、1則易出現死鎖現象。

多進程版

  • 相較於多線程需注意問題:
    • 需注意如何共享信號量(注意:堅定不能使用全局變量sem_t s[5])
  • 實現:
    • main函數中:
      • 循環sem_init(&s[i], 0, 1); 將信號量初始值設爲1,信號量變爲互斥鎖。
      • 循環sem_destroy(&s[i]);
      • 循環建立5個進程。if(i<5)中完成子進程的代碼邏輯。
      • 循環回收5個子進程。
    • 子進程中:

      if(i == 4)
            left = 0, right = 4;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while(1){
            使用sem_wait(&s[left])鎖左手,嘗試鎖右手,若成功 --> 吃;若不成功 --> 將左手鎖釋放。
            吃完後,先釋放右手鎖,再釋放左手鎖。
        }
    • 【重點注意】
      • 直接將sem_t s[5]放在全局位置,試圖用於子進程間共享是錯誤的!應將其定義放置與mmap共享映射區中。
      • main中:
        • sem_t s = mmap(NULL, sizeof(sem_t)5,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 -1, 0);
        • 使用方式:將s當成數組首地址看待,與使用數組s[5]沒有差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