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者: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 劉雲新html
今年的MobiCom大會在著名的浪漫之都巴黎舉行。一般於歐洲舉辦的會議的參會人數會相對少一些,但今年的MobiCom大會吸引了近400人蔘加,毫不少於往年。浪漫之都的魅力可見一斑。而大會的組織者爲了鼓勵更多人蔘會也費盡心機,特地把歡迎酒會安排在了世界聞名的埃菲爾鐵塔上進行,給你們留下了很是深入的印象。web
MobiCom是ACM SIGMOBILE (the 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Mobility of Systems, Users, Data, and Computing) 的旗艦會議,也是網絡通訊和移動計算的頂級會議,已有21年的歷史。和其它ACM的頂級會議同樣,MobiCom有着很是嚴格的審稿過程,一般一年只錄用30篇左右的論文。每一篇被錄用的論文都要通過技術程序委員會(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成員的討論經過,並安排專人對論文最終版本的修改進行指導,以保證審稿意見的採納和全部被錄用論文的質量。近年來,論文的錄用數量和錄用率都有所上升,但歷史平均論文錄用率仍然只有13%。瀏覽器
傳統上,MobiCom重點關注的是無線通訊,大會收錄論文中有不少與無線網絡相關的文章,也包括很多理論分析的文章。但隨着各類移動設備的不斷涌現,移動計算的研究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而這一變化也充分地表如今MobiCom所錄用的文章類型上。最近幾年的MobiCom愈來愈偏向於移動計算而不是網絡通訊,且更加關注實際系統和應用。不只已經基本上看不到理論分析的文章,並且純粹的網絡通訊文章也屈指可數。更多的則是系統(好比系統安全和功耗等)和應用(好比感知和定位等)方面的文章。今年的最佳論文也與系統方面的工做相關。這使得MobiCom的風格愈來愈像SIGMOBILE的另一個頂級會議MobiSys。相比MobiSys,MobiCom的歷史更悠久(於是在中國的知名度也更高),但MobiSys在系統和應用方面的積累更多。觀察這兩個會議如何進一步發展將會是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安全
近年來中國高校的學術研究水平快速提高,在移動計算和網絡領域固然也不例外。今年MobiCom共有6篇論文的第一做者來自國內高校,其中清華大學3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篇,南京大學1篇,浙江大學1篇,該數據創造了MobiCom歷史上的新紀錄,並充分反映了中國高校在移動計算方面的學術水平已經成爲世界一流。微信
另外,今年MobiCom全部論文中有超過70%的第一做者是華人做者,處於絕對壟斷地位。這也是近些年來中國不斷輸出大量學生和愈來愈多的華人在世界各高校得到教職的結果,充分顯示了華人在學術研究上的天分和潛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論文的第一做者賀松濤是個人實習生,該工做由他在本科期間完成,且該工做的演示還得到了MobiCom 2015的最佳演示獎(Best Demo Award)。賀松濤也是2014級微軟創新人才學院的成員,做爲一名本科生可以在MobiCom上發表第一做者的論文並得到最佳演示獎,實屬罕見。網絡
和其它國際會議同樣,MobiCom也設立了多種獎項來表彰和鼓勵你們進行相關領域的研究工做。除了常見的最佳論文獎和最佳演示獎之外,今年的MobiCom還設立了另外兩個獎項:最佳社區貢獻獎(Best Community Paper Award)和最佳視頻短片獎(Best Video Award)。前者用於獎勵在公開數據或者開放源代碼和硬件設計方面作出最大貢獻的文章。後者是今年大會組織者要求每一篇被錄用的論文都提交一個不超過一分鐘的視頻短片來介紹論文的內容,最終選取一個視頻短片授予最佳視頻短片獎。這些獎項分別頒發給瞭如下的論文和做者。架構
最佳論文獎和最佳社區貢獻獎:less
CAreDroid: Adaptation Framework for Android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side
Salma Elmalak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性能
Lucas Wann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ManiSrivastav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
最佳演示獎:
Optimizing Smartphone Power Consumption through Dynamic Resolution Scaling
Songtao He (Microsoft Research an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Yunxin Liu (Microsoft Research)
HuchengZhou (Microsoft Research)
最佳視頻短片獎:
Human Sensing Using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Tianxing Li (Dartmouth College)
Chuankai An (Dartmouth College)
Zhao Tian (Dartmouth College)
Andrew T. Campbell (Dartmouth College)
XiaZhou (Dartmouth College)
同時,SIGMOBILE的最高榮譽,SIGMOBILE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也被稱爲傑出貢獻獎(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也在MobiCom大會上頒佈。該獎用於表彰在移動計算和通訊以及無線網絡方面作出重大和持久貢獻的傑出學者,從1996年至今共頒發給了16位學者,個個大名鼎鼎。今年的SIGMOBILE終身成就獎頒發給了美國UCLA大學的Mario Geria教授,用以褒獎他在Medium access, Routing,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ongestion control等多個領域的傑出貢獻。MarioGeria教授在大會晚宴上作了題爲「Cars and Mobile Networks: a 50 year love affair」的特別報告,講述了車聯網的歷史和發展趨勢。下圖爲Mario Geria教授。
此外,爲了鼓勵年輕學者,從2013年起SIGMOBILE新設立了新星獎(RockStar Award),用於嘉勉在學術生涯初期就作出卓越成果的傑出年輕學者。除了學術影響力之外,該獎項對得到者還有兩個要求:1.在被提名時年齡要小於40歲;2. 得到最高學位的時間要在10年之內。獲獎者能夠選擇在MobiCom或者MobiSys上領獎。今年的RockStar獎頒發給了美國UIUC大學的Romit Roy Choudhury副教授,用以感謝他在Cross layer wireless protocols, Mobile sensing and localization等領域的貢獻。大會上,Romit作了題爲「Backstage Stories of Accepts, Rejects, Deliberations and Inspirations」的報告,與你們分享了他作研究的體會和心路歷程。有意思的是,Romit小時候曾是一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由於被另一位更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戰勝了才選擇了繼續讀書深造。下圖爲Romit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RockStar Award得到者是美國Rice大學的華人教授鍾林副教授。
MobiCom的論文涵蓋了移動計算和通訊方面的各個研究方向,從傳統的Wi-Fi無線通訊、功耗管理、系統安全和室內定位等,到新出現的60GHz無線技術、無線感知、可見光通訊以及各類新型應用等。其中,無線感知能夠說是最近的研究熱點之一,今年有一個專題,共5篇文章研究如何利用Wi-Fi信號或者60GHz頻段信號來感知物體的移動和人的行爲,以及人的肢體甚至手指的運動。雖然目前的技術離實用還有不小的距離,並且實驗結果也大都是在理想環境下取得的,但爲未來基於感知的應用開闢了新的思路。
微軟亞洲研究院今年有兩篇論文被錄用,都是關於功耗優化方面的。其中一篇是優化超高分辨率屏幕的功耗。隨着智能手機產業中愈來愈激烈的競爭,手機的屏幕分辨率變得愈來愈高,好比2K(2560x1440像素)甚至4K (3840x2160像素)。因爲手機的屏幕尺寸小,這些超高分辨率的屏幕沒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可是卻致使很高的功耗,特別是GPU的功耗。這篇文章提出手機的分辨率應該隨用戶的視距(即用戶眼睛到屏幕的距離)而變化,設計實現了一種基於超聲波的方法來測量用戶的視距,並根據測量的視距自動調整所須要的屏幕分辨率,從而能夠在保證用戶體驗的狀況下(好比保證視網膜分辨率)下降手機的功耗,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
咱們的另一篇文章是優化手機瀏覽器的功耗。手機瀏覽器一般是從桌面瀏覽器移植而來,主要是爲性能而優化,並無特別爲功耗進行優化。在這篇文章中, 咱們從新考量瀏覽器性能和功耗之間的平衡,力求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狀況降低低瀏覽器在網頁加載時的功耗。經過仔細分析瀏覽器的代碼和研究瀏覽器的行爲,咱們提出並實現了三項新技術。一是減小網頁獲取和處理中的系統開銷,二是避免沒必要要的顯示更新,三是更好地利用異構處理器(ARMbig.LITTLE架構)。實驗結果代表在不增長網頁加載時間的狀況下,咱們的技術能夠下降約20%的系統功耗。這三種技術看似簡單,但如何在龐大複雜的瀏覽器代碼中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很是不容易。這份工做通過了無數次的討論,數千次實驗,先後歷時約1年半才完成。而咱們的努力和成果也收到了很好的回報,這篇文章不只獲得了評審人的充分承認,並且是少數沒有通過TPC會議現場討論就直接錄用的文章之一。
移動設備的電池管理一直是人們密切關注的問題。對於電池供電的移動設備來講,功耗管理將繼續是一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方向。除了優化系統和應用的功耗以外,如何改進充電方法,特別是無線充電,也是解決功耗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今年MIT的一篇文章就是研究如何用一臺無線充電器同時爲多臺移動設備進行充電,從而大大改善充電的用戶體驗。
而關於下一個研究熱點,一個可能就是IoT(Internet of Things)。今年的主題演講者都重點關注了IoT,且今年的專家討論主題也是IoT。做爲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IoT面臨着在性能、安全、應用、隱私保護等方面的諸多挑戰,值得行業技術研究人員深刻探索。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做者全部。
瞭解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生項目,歡迎關注「明日之星」實習生項目介紹。更多實習機會請見: http://www.msra.cn/zh-cn/jobs/interns/internopenings.aspx
接軌國際,碰撞更多科研火花——第八屆ChinaSys大會專訪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張霖濤
Can smartphones use less energy to browse the web?
微軟亞洲研究院官方網站:http://www.msra.cn
微軟亞洲研究院人人網主頁:http://page.renren.com/600674137
微軟亞洲研究院微博:http://t.sina.com.cn/msra
微軟亞洲研究院微信:搜索「微軟研究院「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