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嵌入式技術大有可爲-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你還在猶豫什麼安全
嵌入式技術和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嵌入式技術在鞏固傳統的應用基礎上,也在探索新興市場的應用,物聯網(IoT)無疑是其中最具備普遍性的應用目標。華南地區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基地, 深圳更有「中國硅谷」的美譽。「2017年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期間,在北航出版社的協助下,嵌入式系統聯誼會與中電器材總公司和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華南地區嵌入式技術和物聯網產業發展研討會」。此次會議由嵌入式系統聯誼會祕書長、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理事長何小慶擔任主持,邀請到了多位專家學者和產業表明分享其對嵌入式技術和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理解以及實踐的心得體會,與60餘位業內人士共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創新發展新機遇。架構
深圳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助理 李堅強副教授運維
目前,我國母嬰健康問題突出,特別是出生缺陷問題日益凸顯。針對這一主題,李堅強副教授分享了題爲 「基於物聯網的婦幼健康與基礎醫療管理平臺」的報告。他帶領團隊設計了「母嬰健康管理與胎兒動態監護系統」,經過雲診箱多功能檢查儀和健康管理軟件,將母嬰用戶、醫生和醫院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該產品去年得到了全國創客大賽的冠軍。分佈式
李堅強副教授強調,物聯網要真正發揮做用,須要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進一步使用。他們的產品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對孕婦而言,它能夠提供婦幼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務;對醫生而言,至關於開闢了網上我的診所,便於與病患、同行進行交流;對醫院而言,它提供了院內外健康監測平臺,便於實現遠程的病患監護。學習
李堅強副教授帶領團隊設計的這款產品雖然外形小巧,但其準確率與傳統設備十分接近,目前已有六七十家醫院在使用,其測量結果能夠直接用於醫生診斷。2015年3月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也上線使用,現在平臺用戶數達到30多萬。此外,經過與中興等開展緊密的合做,極大地促進了產品推廣。目前,團隊正在研究根據病情推薦適合的醫院進行分級診療以及無創血糖檢測,但願在更多層面令病患受益。測試
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徐成教授大數據
短短10年時間,中國高鐵經過「引進、吸取與消化,創新與超越,應用」之路,掌握了高鐵技術,擁有了高標準自主品牌。現在我國進入了後高鐵時代,如何用好現有的高鐵,保證其安全、可靠、高效率、高服務質量運行成爲主要任務,運維工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徐成教授經過題爲「高鐵接觸網智能檢測及後高鐵時代的若干問題」的報告,帶領咱們走進高鐵的運維世界。優化
高鐵無小事,相比於普通鐵路,高鐵的安全性要求更爲嚴苛,而目前運維工做主要依靠有限的人力,運維設備落後,亟待經過科技來減輕運維工做的壓力,縮短實施運維工做的天窗期,在保證高鐵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挑戰與機遇並存,進入後高鐵時代,將有更多的技術大有可爲。雲計算
徐教授2012年起與公司合做接觸網的項目,他利用5年的時間設計了一種接觸網檢測設備,去年在鐵道部第一次招標時,他設計的基於雷達的智能檢測設備中標。這款智能檢測小車輕輕鬆鬆跑一趟,就能夠快速、精準地蒐集到所需的各種參數,大大提高了運維人員的檢測效率。 會上他細緻地介紹了近年來所作的具體工做,並分析了技術難點。操作系統
目前,鐵道運維部門有不少實際應用需求,迫切須要經過嵌入式技術來改善現狀。徐教授分享了一些將來能夠重點關注的方向,好比高鐵接觸網點雲大數據及其應用、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接觸網運維繫統、鐵路電務職業智能穿戴裝備等。他但願更多的嵌入式從業者能關注高鐵領域,利用嵌入式技術改善我國高鐵運維工做的方方面面。
廣州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廣州創客協會會長 黃文愷
在今天大衆創新的時代,創客已然成爲一面耀眼的旗幟。那麼創新能力到底是天生的,仍是能夠後天培養呢?黃文愷老師在「創客教育2.0-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最後一千米」的報告中給出了答案:創新能力,是能夠後天且大批量培養的!
2008年,黃老師組建了廣州大學創客教研團隊,嘗試在大學生中開展創客教育。生源主要是來自各個專業、零基礎的大一新生,每一個項目團隊均是跨學科組成。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現在取得了不少可喜成果:設計了12款青少年教育機器人平臺、12款交互式創意機器人;爲特殊兒童開發導盲杖、智能水杯、盲人穿衣小助手等共12件;創客精英班學生培訓了來自全市1200名中小學科技教師……
目前, 廣州大學創客教研課題組又提出了創客教育2.0的新概念,重在實現從「作出來」到「作好」的轉變。「作出來」指的是產品快速原型開發,而「作好」則指的是產品的測試與優化設計,以及根據用戶的反饋意見改進。創客教育2.0是真正把創意變爲產品的關鍵性一步,是國內外創客教育缺失的重要一環,也是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最後一千米。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學院,深圳市半導體行業協會副會長 王新安教授
隨着環境污染問題、老齡化問題、就醫難問題的加重,生命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如何瞭解身體健康情況、及時治療身體疾病、提高我的生活質量成爲廣泛關注的焦點。王新安教授帶來的報告是「生命過程連續監測與治療的技術挑戰」,他真切地呼籲更多的年輕人關注生命監測領域,聚焦人體模型、傳感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等問題,從而造福大衆。
不管採用中醫體系仍是西醫體系,要進行生命監測,首先要創建一個適合的模型。王教授結合連續監測與治療系統架構,對有關生命監測的主要因素進行了重點分析。他強調,手機做爲最貼近人體的信息終端和傳輸通道是不可替代的,而嵌入式技術與傳感器的融合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
江蘇矽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吳薇博士
做爲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吳博士擁有豐富的創業經歷,對所在行業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感悟。這次會議,吳博士作了題爲「互聯網+:從嵌入式到物聯網(智慧醫療和智慧公交行業解決方案)」的報告,引起不少年輕人的深思。
以大數據爲特徵的互聯網+時代,須要利用互聯網思惟和互聯網新技術從新再造整個行業,將整個產業重構到「最優結構」。我國先於國外進入物聯網時代,物聯網是嵌入式系統發展的天然延伸。在物聯網時代,嵌入式天然地升級爲智能系統。上到雲計算,下到傳感器,嵌入式系統都是堅實的基礎。
吳博士認爲,在互聯網+時代,嵌入式的架構包含五大要素:智能傳感、智能終端、APP、 雲端以及數據挖掘。他結合嵌入式系統在智慧醫療和智慧公交的實際成功案例,具體分析了
這五大要素如何有機結合,使基於嵌入式技術的產品應用到各個細分行業。
物聯網時代,離不開雲端,但云端的數據存儲空間沒法知足快速增長的數據需求,所以終端的處理顯得尤其重要,而這也正是嵌入式技術的用武之地。正如吳博士所言:除了仰望天空,更要腳踏實地!嵌入式技術就是物聯網時代的奠定石。
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謝國琪博士
謝國琪博士所在湖南大學計算機工程系2009年開始研究汽車嵌入式系統,與日本名古屋大學Toppers操做系統研究中心有長期深刻的合做。謝博士的報告題目是「汽車嵌入式系統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他詳細地介紹了汽車嵌入式系統的結構與標準,以及基於這種結構與標準所作的研究工做。
隨着汽車電子系統功能增長、複雜性驟增,線束的體積和重量、線束的成本和功耗也快速增長,給汽車嵌入式系統的設計帶來了難題。從計算的視角看,汽車嵌入式系統是一個「異構分佈式嵌入式系統」 。
汽車安全是你們最關心的問題,謝博士重點分析了汽車功能安全標準、汽車信息安全標準和AUTOSAR自適應平臺標準,以及汽車中存在的失效和信息安全風險。
嵌入式產業前景無限
與會者紛紛就物聯網時代嵌入式技術發展的話題發表了看法, 川楚科技的朱天成談了產業升級和快速迭代對高端嵌入式人才的需求,賽寶實驗室謝克強與你們交流了對物聯網時代嵌入式安全的理解,電子創新網的張國斌與王新安教授交流了中醫體系醫療檢測的問題。最後,《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主編何立民教授作出了精闢總結:物聯網時代,嵌入式產業進入了轉型時代,傳統嵌入式方式存在諸多侷限,但嵌入式從業者的機遇愈來愈多,只不過須要用新的方式來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