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進步要點20161023(含李笑來第二場live筆記要點)

本週主要忙於去武漢參加iDOF2016智能數字油田會議,會上作了題爲「油田SOA及雲平臺的系統思考與實踐」的報告,爲了準備這篇報告,用到了一些之前學過的知識,具體內容見「參加iDOF2016會議的收穫」。web

 

出差前完成了信息中心組織的BizTalk培訓,無論哪家的ESB產品,看來知足油田的應用應該問題都不大,最後培訓老師用"金數據"作的問卷調查之後能夠一試。這種雲應用能夠支持問卷調查在線報名、申請預約、登記註冊等等,實際上這類與表單有關的雲應用如今很是多,能夠省去主辦者的大量繁瑣工做。微信

 

這周公衆號訂閱數超過365人,開始建羣,出差的路上、開會的空隙中,一個個手工加人,忙得不亦樂乎,當前羣成員已經達到47人。羣建好了,想把它辦好並不容易,須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app

 

10月19日晚參加了李笑來的第二場直播,簡單記錄一下要點:學習

  • 這裏李笑來用的是「閱讀的操做系統」,與計算機術語來類比,主要說明輸入、處理、輸出。測試

  • 閱讀的內容重點是知識類,而不是小說娛樂類的操作系統

  • 隻字不差地閱讀很重要,要讀就認真讀、使勁讀。我在發建羣通知的時候,發現有些朋友就沒有認真看,各類操做都有:發消息的、寫留言的、不留ID的、也不轉發也不打賞就要進羣的,幸好僅40多個。3d

  • 處理系統很差,也影響閱讀理解能力。遊戲

  • 輸出更重要,輸出會倒逼輸入的質量,可見踐行的重要性ci

  • 這裏舉了TOEFL計分的例子,確實挺複雜的,感興趣的自行百度吧,只是說明了隻字不差地閱讀的重要性。實際上我以爲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看看你的理解是否正確,而後不斷糾正之前的認知。還有不計分的題目、每題都是1分、答對12題纔會從0分突變爲31分......只要不斷總結,慢慢都會明白,就像玩一種棋類遊戲,知道了基本規則,立刻找對手過招就行,不斷總結和提升,規則就會不斷完善,策略就會不斷豐富。get

  • 全部的課本教材都是在講「概念」,定義、是什麼、不是什麼、怎麼用、特別注意的地方、作練習題去糾正概念。一本書中實際上就是翻來覆去的幾個概念。

  • 關於課前做業web2web,我認真試了,最後看到了這個畫面,還用在了個人會議PPT中。若是這個項目全面應用,成爲一種標準,比特幣絕對升值,大大地升值。

  • 要學學「邏輯」,李笑來概括爲四種:定義、分類、比較、因果

  • 未來補補這幾個:形式邏輯、非形式邏輯、認知誤差糾正,說去看看「新生大學」中的「如何判斷本身的文章好壞」這篇文章

  • 科學方法論:雙盲測試、樣本誤差、可證僞性,這些在《七年就是一生》好像都有介紹

  • 如何像做者同樣的閱讀?從新定義這些元素: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還不太理解,看來真要報他的新生大學的寫做班?

  • 閱讀操做系統中也有病毒,不少人分不清楚「事實」與「見解」的區別。

 

 

本週忙着建羣、寫論文,獲得中的幾個欄目沒有好好讀,李笑來本週的主題是「堅持」,大意是想作一件事,必定要給予這件事更重大的意義,心裏並不存在堅持的痛苦,而是轉化爲一種完成它的快感。把「堅持」2個字從平常的用語中抹掉。

 

對我來講,我天天發文的意義在哪?每整理一篇文章,實際上就是把學過的東西複習一遍,未來纔會轉變爲行動;增長1個粉絲;增長1元的讚揚;多了一份別人購買個人產品或服務的機會。是否是有點太功利了?

 

建羣和組織羣活動的意義在哪?多了一個思惟碰撞的機會;多了一次向別人學習的機會;多了1次自我提高的機會。羣成員們也一塊兒想想,給予參加這個羣活動的重大意義吧。歡迎在羣裏討論。

 

萬維剛在「週末小議」中回答「爲何要成爲高手」這個問題,刻意練習的確很辛苦,付出努力,還並不必定成功。但一個更深層次的緣由是使命召喚,不肯在臨死前躺在病牀上由於未曾作過某件事而遺憾的離去,找到本身的使命,在某個領域選擇作個高手,哪怕最後結局是個炮灰,最起碼也是參與了。

 

萬維剛談「智慧」,1)知道本身認識的侷限性,本身的決策可能並不正確,未來還有不肯定性;2)知道本身可能當局者迷,若是能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也許更好;3)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再考慮一下問題。

 

「分享可繁殖知識,相信複利的力量」羣成員已達47人,名額很少了,抓緊點擊「正式開始建微信羣,只限69人」。

 

本週文章:

 

--- END ---

 

 

(公衆號圖標由東營九川協助製做)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