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cala 的內建控制結構java
Scala 有幾個內建的控制結構,包括:編程
Scala 的全部控制結構都返回某種值做爲結果,這是函數式編程採起的策略:ide
程序是被用來計算出某個值,因此程序的各個組成部分也應該計算出某個值。函數式編程
以上的5個控制結構中,有一個被稱之爲循環,而不是表達式,由於它不會返回一個有意義的值。函數
while 和 do-while 的返回值的類型永遠都是 Unit,即單元值,寫做 ()。Scala 的賦值語句的結果也是 ()。spa
2. if 表達式blog
if 表達式的使用方法,大體與 Java 相同。排序
有一個區別於 Java 的使用方法,就是因爲 if 表達式有返回值,因此在某些場景下能夠用來賦值:資源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fileName = if (args.isEmpty) args(0) else "default" }
3. while 和 do-while 循環字符串
while 和 do-while 循環的使用方法,也大體與 Java 相同。
可是這裏須要注意的是,因爲循環的結果永遠都是 Unit,因此從函數式編程的角度,不建議使用循環,由於這麼作純粹是爲了程序的反作用。
while 循環一般用來更新一個 var 的值,因此二者不少時候都是成對出現。
4. for 表達式
for 表達式主要用於迭代。
4.1 遍歷集合
for 表達式最多見的場景就是遍歷一個集合(包括 List,Set,Map,Array)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list = List(1, 2, 3) for (i <- list) println(i) val map = Map(1 -> "1.1", 2 -> "2.2") for ((k, v) <- map) println(k + "," + v) }
4.2 遍歷區間
for 表達式還能夠用來遍歷區間 Range,這是一種對於 Int 類的富包裝。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for (i <- 1 to 3) print(i) // 輸出123 for (i <- 1 until 3) print(i) // 輸出12 }
其中 until 和 to 的區別在於:until 不包含上界,to 包含上界。
也可使用區間來遍歷集合,但這種用法在 Scala 中不推薦: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list = List(1, 2, 3) for (i <- 0 until list.length) println(list(i)) // 不推薦 }
4.3 過濾
遍歷集合時,能夠給 for 表達式增長 filter,具體的作法是在 for 表達式的圓括號中加一個 if 子句: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list = List(1, 2, 3) for (i <- list if i > 1) println(i) // 輸出23 }
支持同時使用多個 filter: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list = List(1, 2, 3) for (i <- list if i > 1 if i % 2 == 0) println(i) // 輸出2 }
4.4 嵌套迭代
for 表達式內部能夠寫多個 <- 子句,表示嵌套迭代。
這裏寫一個典型的嵌套迭代:冒泡排序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array = Array(4, 2, 5, 1, 3) bubble(array) for (i <- array) print(i) } def bubble(array: Array[Int]) = { for (i <- 0 until array.length - 1; // 注意,嵌套迭代之間的分號是不能省略的 j <- 0 until array.length - i - 1 if array(j) > array(j + 1)) swap(array, j, j + 1) } def swap(array: Array[Int], i: Int, j: Int) = { val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emp }
須要注意的是:
所謂中途變量綁定,就是用 = 在 for 表達式內部進行臨時的變量綁定(使用這個技巧能夠在循環之間增長額外的操做)
def bubble(array: Array[Int]) = { for {i <- 0 until array.length - 1 // println() 編譯出錯 a = println() // 編譯成功 j <- 0 until array.length - i - 1 if array(j) > array(j + 1)} swap(array, j, j + 1) }
4.5 yield
for 表達式在每次迭代中,均可以生成一個能夠被記住的值,具體的作法實在 for 表達式的代碼體以前使用 yield 關鍵字。
交出的值,被統一存儲在一個集合裏面,這個集合的類型取決於迭代子句中處理的集合種類: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array = Array(1, 2, 3) val a = for (i <- array if i % 2 == 0) yield i // a是Array val list = List(1, 2, 3) val b = for (i <- array if i % 2 == 0) yield i // b是List }
5. try 表達式
try 表達式用來處理異常狀況,與 Java 基本相同,是 try-catch-finally 結構。
try 表達式在 catch 模塊與 Java 的語法不相同:
def myDivide(a: Int, b: Int): Int = { try { if (a < 0 || b < 0) throw new Exception else a / b } catch { case ex: ArithmeticException => -1 case ex: Exception => -2 // 這行註釋掉編譯也不會出現問題 } finally { println("Go to finally")
-3 } }
try-catch-finally 結構也會交出一個值,可是 finally 中的語句雖然始終被執行,可是卻和交出值沒有關係。
例如: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println(myDivide(2, -1)) // 結果是 -2 }
所以咱們能夠作一個初步的總結:
6. match 表達式
Scala 的 match 表達式,從控制結構的角度上講,對應的是 Java 的 switch-case 結構。
固然 match 表達式的做用不只限於此,它屬於 Scala 的模式匹配的其中一種用法,此處不展開。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val str = if (args.length > 0) args(0) else "default" val firstArg = str match { case "1" => "one" case "default" => "zero" case _ => "nothing" // 和 Java 中的 default 關鍵字起相同的做用 } println(firstArg) }
Scala 的 match 表達式和 Java 的 switch-case 結構有三處區別:
7. break & continue
Scala 語言裏,沒有 break 和 continue 關鍵字。
因此若是須要相似的語義,在使用 while 或 do-while 循環,或是 for 表達式的時候,須要對程序作必定的修改。
最簡單的解決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