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我閱讀《電商產品經理寶典:電商後臺系統產品邏輯全解析》一書的學習筆記,爲後續我司作家居電商後臺系統儲備相關領域的業務知識。html
「前端用戶的一小步,後臺系統的一大步」,平時常見的功能如購物車、優惠券等,看似簡單,實則在後臺要通過不少條件的校驗、多系統間的信息流轉。下圖是前端的一個簡單的下單操做在後臺系統多系統模塊之間的配置的流程。前端
電商後臺系統,其實也不能叫作一個系統,能夠稱爲後端支撐產品線,一些公司將其拆分爲不少子系統(好比阿里將其發展爲了中臺事業羣,像商品中心、搜索事業部、共享業務平臺等等),其做用主要是業務支撐、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還能夠提供數據分析參考,進而爲業務調整提供參考。算法
電商行業的許多業務與傳統零售業相似,構建後臺系統的過程實際是在作信息化供應鏈,馬士華老師《供應鏈管理》中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整體模型,電商後臺產品的許多業務都在這張圖中有所體現。後端
好的產品架構對於一個企業來講很是重要,電商業務支撐系統必須具有穩定性、可擴展、操做便捷、安全性強等特色,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架構時,應充分考慮到業務發展須要,儘可能將各模塊隔離(好比以商品模塊創建商品中心,以訂單模塊創建訂單中心等),模塊化思想+具備前瞻性。下圖是一個簡化版的電商後臺產品架構圖:安全
這裏的WMS是指倉庫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入庫、出庫、盤點等模塊,主要和調度中心進行數據交互,反饋入庫狀態和庫存變更。而風控中心則主要利用大數據進行用戶信用建設、反欺詐,避免惡意評價、刷單退款等操做,構建安全的電商購物環境。微信
對於電商公司來說,最核心最難作的有三部分:商品、訂單和庫存,系統之間業務邏輯和交互異常複雜,規則多樣。架構
對於電商後臺系統,也是從簡單到複雜,隨着業務慢慢迭代發展的,最開始的時候商品只是一個模塊,在業務量逐步增加時,會慢慢拆分紅多個模塊,後期會獨立爲子系統,而後庫存模塊又會從商品中心獨立出來... 而對於業務進行拆分,定義產品架構,支撐中長期業務的發展,不只極其考驗產品經理的能力,也考驗架構師的能力。在《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中瞭解到,阿里中臺體系中衍生出了一個業務架構師的角色,那是一羣既懂業務(這裏看來就是偏向產品經理的角色能力)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是突破傳統互聯網產品經理和傳統信息系統架構師的新角色。框架
商品詳情頁的促銷信息案例(From 京東)模塊化
頁面動態配置的主要業務過程-搭積木的過程性能
定量定貨控制模型圖
在這一部分的結尾處,很喜歡做者說的這句「庫存管理不是簡單的需求預測與補給,而是要經過庫存管理得到用戶服務和利潤的優化」。
採購流程示例
一個WMS系統界面展現
一個訂單下單的詳細流程示例
想要查看大圖?=>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ce63da6e4b0ecdd20495484#map
接下來我會下載和學習開源的成熟的電商解決方案NopCommerce,結合本次的電商後臺產品邏輯去看當作熟的解決方案是怎麼實現的。NopCommerce目前已經出了4.2版本,基於ASP.NET Core 2.2和EF Core開發(之前是.NET Framework版本,4.1開始升級到了.NET Core 2.1),適合.NET Core開發者借鑑和改造。
劉志遠,《電商後臺系統產品邏輯全解析》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劉志遠的專欄
Runable,《基於NopCommerce的開發框架》
向坤,《NopCommerce從無到有-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