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ON是由10gen開發的一個數據格式,目前主要用於MongoDB中,是MongoDB的數據存儲格式。BSON基於JSON格式,選擇JSON進行改造的緣由主要是JSON的通用性及JSON的schemaless的特性。數據結構
BSON主要會實現如下三點目標:less
對JSON格式來講,太大的JSON結構會致使數據遍歷很是慢。在JSON中,要跳過一個文檔進行數據讀取,須要對此文檔進行掃描才行,須要進行麻煩的數據結構匹配,好比括號的匹配,而BSON對JSON的一大改進就是,它會將JSON的每個元素的長度存在元素的頭部,這樣你只須要讀取到元素長度就能直接seek到指定的點上進行讀取了。編碼
對JSON來講,數據存儲是無類型的,好比你要修改基本一個值,從9到10,因爲從一個字符變成了兩個,因此可能其後面的全部內容都須要日後移一位才能夠。而使用BSON,你能夠指定這個列爲數字列,那麼不管數字從9長到10仍是100,咱們都只是在存儲數字的那一位上進行修改,不會致使數據總長變大。固然,在MongoDB中,若是數字從整形增大到長整型,仍是會致使數據總長變大的。開發
JSON是一個很方便的數據交換格式,可是其類型比較有限。BSON在其基礎上增長了「byte array」數據類型。這使得二進制的存儲再也不須要先base64轉換後再存成JSON。大大減小了計算開銷和數據大小。文檔
固然,在有的時候,BSON相對JSON來講也並無空間上的優點,好比對{「field」:7},在JSON的存儲上7只使用了一個字節,而若是用BSON,那就是至少4個字節(32位)get
目前在10gen的努力下,BSON已經有了針對多種語言的編碼解碼包。而且都是Apache 2 license下開源的。而且還在隨着MongoDB進一步地發展。base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