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客戶端性能測試點總結

1、內存android

測試範圍
1. 空閒狀態下的應用內存消耗狀況
2. 中等規格狀態下的應用內存消耗狀況
3. 滿規格狀態下的應用內存消耗狀況
4. 應用內存峯值狀況
5. 應用內存泄露狀況
6. 應用是否常駐內存
7. 壓力測試後的內存使用狀況shell

測試方法
1. 第三方工具emmage,GT,itest,wetest
2. 使用 android 提供的 adb shell dumpsys meminfo |grep packagename >/address/mem.txt 來獲取
3. 使用 android 提供的 procrank
4. 使用 android 提供的ActivityManager.MemoryInfo()tcp

2、cpuide

測試範圍:
1. 空閒狀態下的應用CPU消耗狀況
2. 中等規格狀態下的應用CPU消耗狀況
3. 滿規格狀態下的應用CPU消耗狀況
4. 應用CPU峯值狀況
測試方法:
1. 第三方工具emmage,GT,itest,wetest
2. 使用android提供的adb shell dumpsys cpuinfo |grep packagename >/address/cpu.txt來獲取
3. 使用top命令 adb shell top |grep packagename>/address/cpu.txt 來獲取工具

3、啓動時間測試

測試範圍:
1. 首次啓動 --應用首次啓動所花費的時間
2. 非首次啓動 --應用非首次啓動所花費的時間
3. 應用界面切換--應用界面內切換所花費的時間
測試方法:
1. am start的開始時間和displayed的完成時間
2. android 提供的 DisplayManager 來獲取 activity 的啓動時間ui

4、耗電量spa

測試範圍:
1. 測試手機安裝目標APK先後待機功耗無明顯差別
2. 常見使用場景中可以正常進入待機,待機電流在正常範圍內.
3. 長時間連續使用應用無異常耗電現象
測試方法:
1. 基於android提供的PowerManager.WakeLock來進行
2. 功耗的計算=CPU消耗+Wake lock消耗+數據傳輸消耗+GPS消耗+Wi-Fi鏈接消耗
3. adb shell dumpsys battery
4. 耗電管家,電池管家進程

5、流量內存

測試範圍:
1. 應用首次啓動流量提示
2. 應用後臺連續運行 2 小時的流量值
3. 應用高負荷運行的流量峯值
4. 應用中等負荷運行時的流量均值
測試方法:
1. 第三方工具emmage,GT,itest,wetest
2. 經過 tcpdump 抓包,再經過 wireshake 直接讀取包信息來得到流量
3. 查看 adb shell cat /proc/uid_stat/uid/tcp_rcv adb shell cat /proc/uid_stat/uid/tcp_snd

6、補充adb命令

1. 顯示android模擬器上全部在執行的進程:adb shell ps

2. adb shell 獲取手機設備信息:1)設備基本信息:cat /system/build.prop | grep "product"2)CPU信息:/proc/cpuinfo和/proc/stat 3)內存:/proc/meminfo和adb shell dumpsys meminfoTermsVSS - Virtual Set Size 虛擬耗用內存(包含共享庫佔用的內存)RSS - Resident Set Size 實際使用物理內存(包含共享庫佔用的內存)PSS - Proportional Set Size 實際使用的物理內存(比例分配共享庫佔用的內存)USS - Unique Set Size 進程獨自佔用的物理內存(不包含共享庫佔用的內存)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