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o開發填坑記

Taro是一個前端的多端開發框架,寫一套代碼就能夠編譯成H5,RN,微信小程序,支付寶百度小程序等等。
下面記錄一下遇到的坑。
1.要以微信小程序的模式去開發代碼,預覽效果。由於H5的兼容性好,小程序的兼容性差,好比實現一個功能用H5的寫法有10種,小程序的寫法只有2種,那麼在taro裏面就只能用這兩種方法去實現,以保證多端的效果統一。
2.taro編譯成微信小程序代碼後,在微信開發工具裏面預覽,效果可能有問題,但在真機上沒問題,這個注意一下。
3.跳轉第三方的連接H5,用taro的webview去實現以保證H5和微信小程序的效果。
4.元素點擊事件的傳遞攔截,用js的e.stopPropagation()和e.preventDefault()方法在H5裏面效果很好,但在微信小程序不行它只支持catchtap方法。taro也沒有提供誇端的通用方法,目前用邏輯在代碼裏面本身判斷了。
5.頁面組件間傳參,包括跳轉外鏈,參數最好都解碼一下,否則可能會亂碼。encodeURIComponent(url) decodeURIComponent(url)
6.若是明明有某個文件,但編譯以後卻提示Module not found: Can't resolve '../service/carService' in ...,那多是carService這個文件裏面有錯,編譯不成功,檢查應carService這個文件是否有語法錯誤之類的。前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