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搭建過 github 博客,可是後來沒怎麼弄了。感受有點折騰,就沒有繼續維護了,今天再來從新搭建一個博客。本文記錄搭建操做。css
環境要求:node
個人環境:git
$ git version git version 2.15.1.windows.2 $ node -v v8.11.1 $ npm -v 6.4.0
npm i -g hexo-cli
在某個文件夾內初始化 hexo 博客所須要的文件github
mkdir myBlog # /e/HexoPages 新建一個文件夾 cd myBlog npm i # 安裝npm 依賴
獲得以下目錄:npm
├── _config.yml # 網站的配置信息,您能夠在此配置大部分的參數。 ├── package.json ├── scaffolds # 模版文件夾 ├── source # 資源文件夾,除 _posts 文件,其餘如下劃線_開頭的文件或者文件夾不會被編譯打包到public文件夾 | ├── _drafts # 草稿文件 | └── _posts # 文章Markdowm文件 └── themes # 主題文件夾
本地預覽博客:json
hexo s
打開http://localhost:4000
便可看到效果。windows
倉庫名字必須用用戶名.github.io
,須要公開。緩存
_config.yml
打開 _config.yml ,將 deploy 修改以下注意空格安全
deploy: type: git # 版本管理工具 repo: # 倉庫信息 github: https://github.com/JackZhouMine/jackzhoumine.github.io branch: master # 使用分支
其餘配置也能夠修改,好比我將站點信息修改以下:bash
# Site title:jackzhoumine subtitle: description: keywords: author: jackzhoumine language: timezone:
npm i -S hexo-deployer-git
hexo g -d
打開個人主頁連接 https://jackzhoumine.github.io
,看到頁面就部署成功了。
執行hexo new '文章標題'
,會在source/_posts文件夾內新建一個md文件,就可在裏面寫文章了,固然也能夠手動建立。
$ hexo new first-note INFO Created: E:\HexoPages\myBlog\source\_posts\first-note.md
建立完成,執行如下命令,在本地預覽效果:
hexo g hexo s
hexo clean # 清除緩存文件(db.json)和靜態文件。更改後不生效,就須要運行該命令。 hexo g -d # 部署到線上
可先建立草稿,想發佈時,在發佈。
hexo new draft "文章標題" # 會在 /source/-drafts 裏生成草稿 hexo publish filename
使用本地圖片,markdown 筆記移動後,圖片路徑失效,免費的圖牀可能到倒閉,畢竟都是小公司。解決辦法是將全部圖片在一個git倉庫裏管理起來,託管在 github (沒有巨硬這個財大氣粗的土豪作後臺,也倒不了)上,安全放心。
須要用到圖片時,打開圖片,而後在代碼塊左上方點 Download
按鈕,打開的新標籤裏只有圖片了,複製地址欄圖片連接,相似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xxxx
到文章裏,就可放心飲用了。
能夠爲博客增長評論功能,方便與他人交流。增長訪客統計等。
yilia 主題配置開啓就可。
疑問:爲什麼disqus評論底部會顯示其餘博客的評論內容呢?
使用不蒜子統計功能,免費好用。
打開 themes/yilia/layout/_partial/footer.ejs
,
在id爲footer-info
的div後面增長如下內容:
<div calss="count-span"> <span id="busuanzi_container_site_pv"> 總訪問量: <span id="busuanzi_value_site_pv"></span>| </span> <span id="busuanzi_container_site_uv"> 總訪客: <span id="busuanzi_value_site_uv"></span> </span> </div>
在footer頂部增長統計腳本:
<script async src="//busuanzi.ibruce.info/busuanzi/2.3/busuanzi.pure.mini.js"></script>
部署便可看到效果了,可增長一些好看的樣式。
yilia 主題沒有引入 stackoverflow ,可執行增長。
Acfun已經涼了,在 themes\yilia\source\main.0cf68a.css
中搜索acfun,替換成stackoverflow,圖標就不換了。
發現一些網站,專門爬取別人寫的文章,也不註明出處,該從此發表文章,都增長不限於打賞碼、微信公衆號等信息。
若有幫助,謝謝您請我喝可樂: